濱州市濱城區融媒體中心 賈志芳
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在廣播媒體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專業素養高的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可以為廣播迎來更多受眾群體,因此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現在很多播音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進行了能力提升。但是在實際中,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存在,使得這方面工作并沒有達到預期中效果,遇到了許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素養提升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所以,為了廣播媒體發展,加強這方面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傳播的媒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出現了許多信息傳播渠道,而且在這種背景下,大眾傳媒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新聞已逐漸地向媒體方向發展。跟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傳播速度上變得更加快捷,在傳播內容上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對于社會輿論的影響也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其中具體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新媒體的理解,是新媒體在數字信息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手機、計算機等平臺,將新聞內容以一種媒體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主要依托的還是數字信息技術,在傳播途徑上具有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實現信息快速傳播,這樣就滿足了新聞時效性要求,可以第一時間為廣大受眾群體帶去相關的新聞信息。而在新媒體還未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對于信息的傳播都是單向的,而且在投放媒介和傳播方向上都是固定的,無法實現多媒介、多方向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范圍上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無法實現大范圍傳播。另外,在信息反饋方面,傳統媒體跟新媒體也是無法相比的,傳統媒體不具備相應反饋功能,或者說反饋時間要非常長。這樣就會導致媒體與受眾群體割裂的情況,無法實現兩者的互動。
在傳播信息量方面,新媒體將會更大,這是因為新媒體在傳播方式上是多向傳播的,它打破了傳統的限制,實現了多方面的傳播,給廣大受眾群體帶來了豐富的新聞內容。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應用,使得新媒體在信息內容上變得更加豐富,而且伴隨著自媒體出現,也讓信息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這跟過去媒體傳播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傳統媒體主要代表有電視、報紙和廣播,在信息傳播中,由于時間、篇幅等方面原因限制,使得只有一些關鍵信息才會被傳播。另外,由于傳統媒體管理主要集中在一些少數人手里,這也給信息傳播帶來了很大限制,導致其無法進行大量信息傳播。
廣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在新媒體時代到來時,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其中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受眾群體數量減少
在受眾群體數量上,隨著新媒體出現,廣播行業受眾群體呈現出一個銳減的情況。這是因為新媒體在內容上更加豐富,而且能夠更好地與受眾群體進行互動。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廣播行業受眾群體由于收聽時限和收聽工具的限制,紛紛轉投新媒體,而且這種情況隨著智能手機普及變得更加惡劣,導致現在廣播行業受眾群體變得越來越少。
2.信息傳遞的及時性相比變慢
在信息及時性上,傳統媒體也無法跟新媒體相比。在傳統媒體范圍中,廣播跟其他兩種媒體相比會更及時一些,這是因為廣播是通過聲音進行傳播的,因此可以比較及時地對一些突發情況進行傳播,但這種優勢在新媒體出現之后,就變得蕩然無存。因為新媒體對于信息的傳播是即時的,在某一刻發生的事件,就會立刻被傳播開來,而且傳播和反饋途徑上也非常多樣化,并不受限于手機電話。人們通過網絡、視頻等就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整個新聞情況。
3.消息載體相比單一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外,廣播媒體在消息載體上也比較單一。廣播媒體主要是通過文字編輯和人的聲音來進行信息傳播的,在接收工具上也比較單一,而新媒體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同時完成聲音、文字和圖像等多媒體整合,以一種更加豐富的信息形態傳達給受眾群體。另外,在接收工具上也不存在那么大的限制,受眾群體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在這方面沒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廣播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為了保證自身的發展,廣播媒體需要從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身上入手,通過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專業的播音來為廣播行業贏得更多受眾群體。但現在廣播主持人在能力方面卻呈現出一個良莠不齊的情況,尤其是地區和國家級的相比,差距非常大。當下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能力欠缺的主要表現有言語表達技巧性不強、臨場應變能力比較弱、心理素質不高等。因此,為了保證廣播行業良好發展,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能力進行提升就變得非常關鍵,其中具體的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為了更好地提升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培養,電臺部門需要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專業培訓。通過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來提高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水平,在培訓過程中,除了對播音發聲進行訓練外,電臺負責人還需要將視頻剪輯、節目采編等方面知識融入培訓內容中。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全面提升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能力,讓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更加了解廣播節目的制作流程。這樣對于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控制上、節奏掌握上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提升播音節目的質量。
作為一種基本專業技能,語言表達是每一個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在傳統播音行業,有許多以語言為主的播音節目,比如評說節目等。這些節目都要求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員具備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播音節目中,語言準確、幽默的表達,也能夠為廣播媒體帶來更多的受眾群體。因此重視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中,要求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節目播放,在播音過程中,需要注意詞語運用,避免出現語病或者語言運用不合理等情況。另外,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在進行播音時,不能使用一些過激的語言。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讓廣播行業贏得更多受眾群體,電臺負責人需要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進行訓練。當下廣播電臺為應對新媒體的沖擊,會開設一些直播類節目。在這些節目中,對于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但這些能力都無法從書本中學來,需要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在現場中多加訓練才能獲得。這就要求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應多參加這類節目,鍛煉自身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另外,在一些訪談節目中,也需要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具備較強的控場能力,能夠對場面氣氛進行有效調節,這些都離不開主持人自身良好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
電臺廣播在最早的時候,是對國家一些政治時事進行宣傳的。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職能雖然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其本身還是存在的。現在在播音節目中,也有很多關于國家時事、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和解說的。因此,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具備相應的政治敏感度。在進行播音節目上,嚴格按照新聞的真實性特點進行播報,不能出現一些杜撰、夸大等情況。同時在節目中,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注意自身公眾形象,不能發表一些不正當的言論,避免給受眾群體帶來誤導。另外在政治素養方面,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加強培養,以此來保證播音節目的質量。
在新媒體出現之后,新聞行業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在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電臺廣播要想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位,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形成獨特的播音風格。在這過程中,播音人員在打造自身獨特播音風格時,需要將其與節目定位進行有機融合。通過兩者有機融合來形成自身獨特的播音風格,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受眾群體。在實際中,節目效果與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個性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培養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個性化播音風格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中,電臺負責人可以鼓勵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展現自身的個性特點,并將其融入節目中來,同時也要摒棄一些不良的個人習慣,以此來提升播音節目的質量。總的來說,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自身個性特點融入節目主持中,然后打造一個特色的節目。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廣播媒體要想實現自身良好發展,提升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中,一個優秀的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除了要有專業的知識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因此在實際中,需要對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專項培訓,同時鼓勵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積極參與到各種直播節目或者訪談節目中,以此來提升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另外,對于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的政治敏感度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培養,避免一些不正當言論出現,給播音節目帶來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