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生態環境局玉田縣分局 王月秋
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依照明確界定好的程序,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實施環境監測工作的科學化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從環境監測現場調查開始一直到綜合評價監測完成進行全過程質量管理。監測結構的精準性、監測設備的合理運用、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均是判斷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因此監測部門在監測環境質量管理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對監測范圍以及應用的監測技術實施管理,而且應該考察工作人員的監測能力。
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石,能夠為環保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是環境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環境監測數據的精準性以及工作人員是否以客觀角度分析監測結果,均會影響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環境監測數據以及監測信息是研究判斷環境污染問題的基本前提,獲得真實性較高的環境監測數據,能夠增強監測分析結果的精準性[1]。因此環境監測部門應該提升對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應該嚴加監督管理環境監測質量,做好環境監測工作。
環境監測涉及空氣監測、水體監測以及土壤監測,每一個監測項目都需要工作人員依照規范流程開展。為了能夠獲得比較科學的監測結果,不但需要使用監測精準性比較高的設備,而且對于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監測人員作為環境監測過程中的行為主體,其具有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將會直接影響監測數據的精準性以及科學性,因此,在監測環境質量時,需要加強對監測人員的管理。
在監測環境質量的過程中,以科學化的方式管理儀器,能夠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有序開展,有助于確保監測數據的精準性、合理性。在監測不同位置上,工作人員應該運用多種監測設備。在管控監測儀器和監測設備的過程中,需要數量充足的監測儀器,避免出現設備不充足造成監測不全面的問題。在使用監測設備之前,工作人員應該先調試設備,在監測儀器使用后,需要定期進行監測儀器的保養工作和校準工作。
為了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的規范性,工作人員需要對環境監測全過程實施全方位質量管理。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很多先進的新型監測技術已經運用到環境監測中,環境監測技術通常會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將直接影響環境監測數據的精準性、安全可靠性。
在進行環境監測時,標準物質是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否恰當使用標準物質,會影響監測儀器數據測量的精準性。因此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加強對標準物質的管理,有效提升質量管控的效果。在運用標準物質實施環境質量監測時,除了需要考慮到環境監測人員、監測儀器以及標準物質這些影響因素以外,還應該考慮監測設備的使用期限。
環境監測具備方式多樣化的特點,主要包括三種監測方式:生物監測方式、化學監測方式、物理監測方式。在進行環境監測時,工作人員不但可以單一運用一種監測方式,而且可以同時使用多種監測方式。因此環境監測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用適宜性較高的監測技術,有助于確保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事實上,環境污染并非是處于穩定狀態的,一般會跟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出現變化,因此環境監測是一個持續時間比較長、連續性較強的監測過程。在實際環境監測工作中,通常需要對同一區域開展連續監測工作,在研究環境污染情況時,不應該僅使用一組測量數據,應該對環境監測區域展開實時監控,獲得多組數據方可深入研究環境污染情況,便于工作人員結合有關數據分析環境污染變化趨勢。
環境監測數據一般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實際上是指環境監測機構依照國家界定的標準以及技術規范創建的現場調查活動,首先,工作人員應先制定一個監測方案,通過統籌布點安排方式,在現場進行監測采樣、研究測試、編制評價數據處理的綜合報告和審核監測數據,從而進一步優化監測機構的內部管控制度[2]。工作人員通過完善的記錄以及標識,可以完成對監測現場情況的問題再現。環境監測數據的可追溯性,能夠使監測數據具備一定的可比性和完全性,有助于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現如今,部分環境監測部門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監測環境質量時會出現工作落實不到位、環境監測不嚴格的問題。若是領導者不重視環境質量監測,將會造成環境監測體系缺乏完善性,甚至會直接影響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果環境監測人員對于自身職責認知不清晰或是認知出現片面,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環境監測管理的順利進行。如若工作人員不夠了解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要性,可能會使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和實際監測工作出現脫軌問題。
正常情況下,環境監測管理團隊需要涵蓋技術人員以及質量管理人員。通過分析環境監測人員的當前情況可知,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由于專業能力不足,正規的環境監測培訓數量比較少,使得環境監測機構經常出現難以及時更新監測理念以及新監測技術的問題。
環境監測人員分析環境監測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將會限制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由于專業的環境監測人員數量不足,一些環境監測機構的工作者是通過轉崗參與到監測工作中,這部分工作人員通常并未系統的學習過環境監測的基礎理論、環境監測專業知識,將會限制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3]。
環境監測數據需要具備較高的精準性、完整性,但是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直接影響,將會使環境監測數據存在較大的偏差。現如今,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環境監測管理方式。在環境監測時和獲取監測數據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環境采樣工作、樣品運輸工作、研究環境監測數據等一系列環節,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均會直接影響最后結果。我國當前使用的環境監測管理方式,不僅不能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精準性,也難以有效監督管理監測數據的可比性以及完全性。
盡管現在很多環境監測結構已經編制了一些環境監測文件,但是很多有關監測流程的文件存在可操作性比較低的問題。由于質量管理體系在落實上出現不到位的問題,導致部分監測人員不了解如何進行環境監測工作,甚至導致很多重要的崗位管理人員在環境質量監測方面出現責任意識不足的問題,并未依照規范操作方式運用環境監測設備,從而造成環境監測數據出現不夠準確的問題。
在當前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部分監測機構使用的監測模式,依舊依賴過去常使用的規范標準,并未根據新監測技術進行優化創新,出現質量管控技術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在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缺乏健全的質量管控體系,并未實施在線監測以及自動化環境監測體系,出現技術保障體系不健全、質量管理方式比較單一的問題。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境監測工作的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設施已經獲得一定成效,很多監測機構已經將信息技術運用在環境監測工作中。但是一些地處偏遠位置的監測機構,在信息化應用程度上處于不夠健全的狀態,并未發揮出信息化監測管理的價值。在處理監測數據的過程中,部分監測機構并未根據大數據技術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校準處理。再加上環境監測數據通常會牽涉到節能減排任務、企業的經濟效益、工作考核成績等問題,因此在審核后發現有監測數據保密性不佳、數據失真的問題[4]。
首先,環境部門需要強化環境監測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力度,提升工作人員對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創建監督環境質量的體系,通過監督管理體系管控環境監測質量,從而分析、評估質量管控方式,進而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再次,監測機構應該創建完善的環境監測預測管理機制,提前預測環境監測中會出現的問題,便于工作人員提前制定一些有效的問題處理方案,其即可以在出現環境問題時及時處理。最后,工作人員在創建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易出現的問題,進行體系的優化調整,有助于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發展。
為了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順利實施,有關部門需要加大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組建高質量的環境監測團隊,對于提升環境監測數據精準性、真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應該提升環境監測人員對該崗位的認同感,協助其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提高監測團隊的整體凝聚力,提升監測團隊的合作精神,使其充分意識到環境監測工作的應用價值,便于工作人員可以充分了解環境監測的職責目標。其次,應該定期安排工作人員參與培訓,通過專項培訓,使監測人員系統學習一些先進設備的操作方式和新的監測方式,從而不斷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創建監測能力比較強、專業水平比較高的環境監測團隊。
正常情況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一種系統性較強的工作,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第一,應該不斷健全環境監測相關的政策法規,界定明確的環境監測標準、環境監測的規范處理流程。第二,需要進一步健全環境監測監督管理體系,使用現代化的信息監測技術,從監測現場調查、確定監測方案、優化監測布點、監測現場采樣、運輸監測樣品、處理監測數據等環節進行監督管理。第三,通過增加投資資金,配置充足的監測設備,提升環境監測水平。第四,需要引用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例如:運用GPS定位技術進行拍照的方式,能夠為環境監測提供技術支撐。第五,創建環境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深入挖掘環境監測結果。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均需要創建統一的質量管理方式,監測機構應該進一步規范環境監測流程,對監測工作進行考核,創建不定期抽查制度、質量巡檢制度,該加強對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監督管理,并將統計數據上報到有關部門,從而提高環境監測制度的建設速度[5]。環境監測機構應該創建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體系,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并將環境監測職責落實到個人身上,進而提升監測工作的整體效果。
為了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有序進行,需要創建比較完善的技術保障體系,進一步規范管理各種環境監測行為,為環境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準則,確保工作人員可以規范地開展環境監測工作,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各個監測機構應該根據環境監測實施情況,明確界定環境監測的規范流程,在不斷優化更新監測設備的過程中,強化質量管控工作。與此同時,應該創建一個合格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工作人員應該以體系為依據,提升監測工作的實施效果。
結論:現如今,環境污染形勢比較嚴峻,使得環境監測工作面臨很多新的發展機遇以及挑戰,工作人員需要了解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使用多種行之有效的舉措,完善處理環境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監測部門需要創建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強化環境監測管理,不斷提高環境監測能力,開創環境監測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