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市生態環境局 金鑫,李穎,文先銘
從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可以看出,環境污染問題極為嚴峻,如果不能采用更加科學的辦法進行管控與防治,就會增加自然災害的發生頻次,給民眾的生活造成困擾,甚至會影響民眾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所以,需要重視對環境的維護,強化對環境的監測,能夠讓環境污染問題控制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從現階段環境管控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漏洞,若想更好地完成環境監測與管控目標,就需要明晰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現實意義,并且以此為基準,通過科學的環境監測辦法,提升監測水平,確保監測結果的精準性,充分將其優勢出來,而且必須要擺在優先位置,助推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想要更好地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就需要先找到污染源,明晰真實的污染狀況,通過監測和調研,預測環境污染未來的變化趨勢,可以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正確的方向,也有助于制定科學的治理方案,所有的工作內容都需要借助環境監測的力量,讓生態環境保護與環境監測有機融合到一起,為工作人員提供更準確的數據信息,方便確定工作重點,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長久開展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將環境治理的優勢充分凸顯出來,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在環境監測的進程中,工作人員首先需要掌握該區域的所有污染情況,包括水源污染、空氣污染以及土地污染等多項內容,然后將所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整合,傳送到環境保護單位,為接下來的環境保護工作奠定基礎,共同研討出高效的治理手段,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效性。
如未將產生的廢氣廢水進行處理,而直接排放,導致水源受到污染,當周圍的居民飲用了受到污染的水,就會引發各類疾病,給身體健康不利的影響。環境保護部門若想明確環境污染的程度,就需要環境監測獲取各類數據信息,當污染即將超出指標時,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預留出充足的解決時間,采用最佳的應急方案,可以要求沒有達到環保標準的企業停工改進,要求企業必須安裝相應的環保設施,加強監測力度,從污染的源頭進行治理,為民眾創建更加健康和優美的生活環境。
隨著時代的變革,城市的現代化推進愈發明顯,而在此項工作中,環境保護工作是核心組成要素。高效地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有益于城市的設計規劃,為規劃提供更加清晰的方向,可以通過環境監測一定范圍內的環境污染情況,根據所獲得的數據安排規劃方案,防止污染給城市的科學設計規劃造成阻礙。現階段,環境監測與環境保護的融合,已經成為城市設計規劃的重要路徑,占據不容忽視的主導地位,可以降低城市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也是推動環境保護與城市健康發展的有效前提。
由于污染源頭多樣化,對于一些污染問題并不能進行及時的排查,很有可能出現突發性的污染問題,而這種污染對于環境來說有巨大危害。
通過環境監測能夠實時有效地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并對一些常見的突發性污染作出相應的處理預案,便于突發性污染出現時及時采取措施來處理這些問題,同時環境監測工作的不斷開展還會促進環境監測方法的不斷完善和改進,使其能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充分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離不開優良的環境,而優良的環境需要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處理,開展環境保護行動。而在此過程中,環境監測品質與環境保護行動存在緊密的關聯性。任何區域發生污染,監測不力是導致環境出現問題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強實時監測工作時必要的。依據相關環境監測數據對其進行綜合分類,并依據這些戰略指標進行精確的環境保護工作。其中,高效的科學環境管理工具有益于當地環境管控體系設定可靠的環境治理戰略。在某種程度上,環境監測有助于預防環境污染問題,并在問題發生之前加以預防。
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技術指導,而且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能水準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監測結果以及后續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同時,環境監測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需要對新的一些污染物進行檢驗檢測,這就要求操作人員的技術需要與時俱進,有必要接受動態培訓。但目前來看,環境監測方面的技術人員較為缺乏,導致現有的工作人員工作壓力較大,還面臨著污染物傷害問題。補充技術人才、改善工作環境,成為當前環境監測部門的關鍵工作之一。
環境監測并不是針對某個固定范圍或者某一項環境污染情況的監測,其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所獲得的監測結果也會運用在多個方面。環境監測工作是通過對水體、大氣等的監測來綜合評價生產企業的經營行為,是為違規排放的行政處罰、環境保護工作質量評價提供幫助的關鍵工作,但因為環境監測不全面,致使相應的違規排放得不到監控,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不足得不到彌補,不利于環境監測功能作用的發揮。
在一些地區的環境監測工作實施階段,所運用的監測技術存在滯后性,無法突破以往監測技術的禁錮與局限,這會大大降低環境監測的效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污染物增多,專業監測的范圍以及對應的監測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于地方環境監測工作而言,產生了一定的成本壓力,尤其是一些行政執法監測需要全面的數據,詳細分析原因能夠找到污染點,進而形成解決方案。如果動態監測技術是滯后的,直接影響環境監測與環保工作,不利于環保工作的長久性發展。
環境監測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程序,并且對各個程序有著明確的要求與規則,如果不遵從標準化程序,就會導致環境監測過程變得更加混亂,不僅會影響監測結果,而且還不利于環境質量管控,降低環境污染治理效力,讓環境監測工作變得形式主義化。除此之外,如果監測程序科學性較差,會在具體執行時出現各類問題,增加監測難度,相關人員也很難把控好每一個程序的規范性,經常會出現數據丟失、數據亂碼等問題。所以,環境監測的標準化程序的落實,是監測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路徑。
其一,需要對樣品的采集進行有效的管理。在環境監測工作中,樣品采集是首要環節,既是基礎工作又是重點內容,所以,需要加強對樣品采集工作的質量管控,使樣品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一方面,需要依照規則與步驟,對樣品進行精細化劃分,做好采集定位、采樣等工作,同時,對樣品采集所用到的儀器提前進行質量審查,嚴格遵從采集方案的程序來推進。另一方面,對采集內容的登記。根據采集樣品的特性,設定對應的內容登記方式,確保信息的客觀性與全面性,而且,要重視樣品的質量監督工作,對所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正,提高監測信息的時效性。其二,樣品運送與保存方面的質量管理。當結束采集工作后,會將樣品放在指定的容器內,然后運送到實驗室開展更深入的檢測,所以此環節的質量監管非常關鍵。相關人員需要審查樣品的容器、標簽是否有破損以及樣品相關的信息是否準確等。
現階段,一些地方的環境監測技術手段較為單一,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會阻礙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順利推進。所以,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打破以往環境監測技術的局限性,不斷進行革新,提升監測效力與監測客觀性。可以創建信息化的監測站,完成大氣環境的自動化監測,直接記錄大氣的各種數據,并全部保存,經過系統整合和剖析,對大氣中的物質進行拆分,最后對大氣的污染程度實現信息化評測,簡化了工作難度,增強了治理效力。
環境監測單位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依照反饋的監測信息,對該區域的環境對居民的身體健康是否存在威脅進行預測和判定,同時還要評測出危險程度。若想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整體效果,就需要運用合理的方式,對環境污染進行有效的預測,完善預警系統,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在發現異常情況時,能夠及時響應,制定最佳的解決策略,以防污染問題進一步擴大。
總而言之,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開展,不僅可以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效力,還能夠準確地查詢到污染來源,對環境保護工作可起到監督作用。通過精準掌控環境污染的具體分布狀況來確定環境保護工作內容,降低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率,為民眾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