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周茂春,金印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作為知識分子的聚集區,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和發展高校統戰工作,健全統戰工作機制,開創高校統戰新局面。
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受到了國際,國內和網絡三方面的影響。第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國際高校之間的聯系愈發密切,諸多高校能夠共享教育資源,開展人才交流活動,但政治觀念的差異、網絡文化的影響、文化思想的不同提高了高校統戰工作的難度。第二,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改革的重要時期,矛盾日益凸顯,不同院系、不同學科之間的工資存在著差距,民主政治建設不足,對高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第三,西方霸權主義國家能借助網絡工具將西方價值觀傳輸到高校中,部分敵對勢力還能借此宣揚民族分裂等不良思想。
首先,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既能夠作為教師教書育人、開展學術研究,又能夠兼任人大代表,并且隨著黨外知識分子身份的多元化,高校統戰工作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其次,高校本身具有獨特的辦學模式,囊括了不同學科,使得統戰工作由原本的少學科擴大到多學科,再加上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的出現,統戰工作范圍更是由公立擴大到民辦和獨立院校。最后,在新形勢下,高校與其他高校、企業開展了聯合辦學模式,擴寬了辦學范圍,使高校統戰工作開展更加艱巨。
黨外知識分子作為統戰工作的主體,高校要了解其思想觀念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首先,統戰對象的價值意識增強,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大多是教育、科研、學術等方面的一線人才,能創造出極具價值的精神文化產品和科研成果,因此高校要充分把握黨外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以此來壯大人才隊伍。其次,高校選取人才大多采用競爭機制,通過績效考核機制選拔,并進行一系列考察,以培養其競爭意識,讓他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積極攻克科研難題,實現人才強校的戰略目標。最后,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大多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社會責任感較強,當高校在教學、管理等方面出現問題時能夠提出自己的政治訴求和意見,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因此,高校應該拓寬黨外知識分子民主參與渠道,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高校的改革和發展中去[1]。
按照中央的要求,高校要將統戰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每學期最少要匯報一次,還要將是否了解統戰觀念、政策,能否切實完成統戰工作作為考核評估內容。盡管許多高校都進行了這樣的安排,但與其他部門相比,很少組織開展以統戰工作為主題的相關會議,這表明統戰工作在高校實際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較小,校內影響力不高,部分師生仍對統戰工作的地位、作用缺乏足夠的認知,再加上統戰工作在評估體系中所占分值較小,更容易在客觀上導致不重視統戰工作的現象。
制定制度時要嚴格把握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等特征,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并將其落實下去。很多新成立的高校統戰工作基礎薄弱,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本身基礎就差,統戰工作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老牌院校很早便開展統戰工作,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完善后,愈發符合本校實際情況,但在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部分基層黨組織不重視統戰工作,對統戰工作的本質未進行深入了解,嚴重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為統戰工作由統戰部門負責,學校只需要配合就行,模糊了院系的統戰工作,院系校領導更是很少在該院系進行實地走訪和開會,而黨外知識分子在不同院校參加社會活動的工作量計算存在著不同,落實情況也有一定的差異,降低了他們參加社會活動的積極性[2]。
現階段,高校統戰工作范圍擴大,成員數量增加,工作任務更加繁雜,但仍未健全統戰體制,未形成統戰工作合力。高校的各個部門有著各自的領導,對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不同,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很難將統戰部門的思路和安排落實下去,再加上缺少協調統籌的工作機制,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無法開展工作。此外,高校統戰工作機構和人員是開展統戰工作的基礎,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著工作機構不集中、編制少等問題,在設置工作機構時,往往將統戰部門歸屬于其他部門,并且很多高校統戰部門的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由于能力有限,只能被動地應付統戰工作,而兼職干部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并未深入了解統戰工作。再加上思想文化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新的問題和矛盾不斷出現,這就使得高校統戰工作難以進行。
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利用新媒體開展統戰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途徑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并未將統戰工作與新媒體有效融合起來,部分工作人員仍持觀望態度,認為網絡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盡管建立了統戰工作網站,仍存在著不重視管理和統戰內容不精的問題,并未利用新媒體來達成統戰工作目標,再加上統戰工作隊伍的信息化素質和創新意識不足,嚴重缺乏既熟悉統戰工作又掌握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3]。
首先,高校要建立統戰工作責任制度體系,嚴格根據國家、省、市、本校實際情況,結合已有規章制度,形成制度化體系,還要建立落實、監督、檢查的辦法,將責任制度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其次,高校可以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到基層中去,提高對黨外人士的政治引領,明確黨對統一戰線的政治領導。最后,高校要積極開展統戰工作的理論研究,畢竟統戰工作與人息息相關,既要明確政治立場,又要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思想交流,因此,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統戰工作,創新工作方法,運用政治藝術來實現統戰工作的科學化,進而推動高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新形勢下,高校要從根本出發,深入研究統戰工作任務,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首先,要健全統戰工作體系,將支部納入統戰工作系統,黨委要根據統戰的要求提出任務,各黨總支按照要求將具體工作落實下去。其次,要完善統戰工作機制,由校黨委書記進行統戰工作的研究,要為統戰工作提供一定的資源,對基層統戰干部進行培訓,增強其業務能力,讓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統戰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要形成統戰工作合力,建立由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協調、相關部門負責具體任務的大統戰格局,落實中央下發的各項政策,統戰部門要創新工作平臺,規范組織管理,細化各項工作責任,推動高校統戰工作的縱向深入發展[4]。
高校要正確把握形勢變化,擴大統戰工作對象的覆蓋范圍。首先,要加強政治引領,筑牢思想政治基礎,以尊重、包容、真誠的原則開展思政工作。其次,要加強平臺建設,將其作為開展統戰工作的重要工具,進一步增強高校的黨派基層組織建設,讓黨外知識分子參與其中,將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搭建活動平臺,選出一批精英,以此來帶動所有員工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高校統戰工作要積極探索相關規律,找到切入點,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統戰隊伍要改變以往的思維模式,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其中,突破工作發展的瓶頸,厘清工作思路。在此過程中,要將統一戰線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方針,進一步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夯實思政基礎,將統戰工作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結合起來,讓每一位統戰成員都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新形勢下,高校要積極開展統戰政策的普及宣傳工作,增強統戰工作的影響力,營造一種重視統戰工作的良好氛圍。現階段,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統戰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將統戰工作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線上線下工作兩手抓,利用校報、簡訊、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各種宣傳媒體和手段,打造宣傳亮點,加強統戰成員之間的聯系,拓寬統戰成員思想交流的途徑,不斷提高高校統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學校在制定年度宣傳計劃時也可以將統戰工作納入其中,以此為主題制定宣傳計劃。
綜上所述,高校聚集著大量優秀人才和豐富資源,要想將高校統一戰線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要完善當前統戰工作機制,筑牢統戰基礎,健全責任制度,突出工作重點,厘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加強輿論宣傳,形成合力,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讓中國高等教育從世界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