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華學院 盛琦雯
高校引進SYB模式的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SYB模式),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對緩解就業壓力、推動社會經濟增長、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目前高校引入SYB教育的模式尚不成熟,未形成一個系統化的體系,同時面臨一系列問題。
本文在檢視SYB模式現存問題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問題的成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般性的完善方案,以求教于方家。
高校在進行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時,通常存在這樣的誤解,即SYB模式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提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大學生在畢業季找工作增添勝算的砝碼,所以在實踐中,通常會看到高校職能部門將SYB模式與注冊公司、創辦企業等同,由此導致在該模式下的重點教育內容是“技”的引導而非“理”的循序漸進。實際上,教育的一般規律表明,通過短時間的培育而創造一大批企業家的想法是十分不現實的,這樣的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無法符合預期。美國著名學者蒂蒙斯教授曾言,“通過拔苗助長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創業者,無法滿足創業革命最根本的需求”。
當前的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目的十分功利,其期望的“企業家速成”理念亦很難達到。
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正常運作離不開管理部門的有效配合,只有把管理部門這一基礎責任主體落實,才能推進SYB模式的有效開展和探索。但目前許多高校的情況是創新創業教育無專門部門管理,而多部門的管理又造成部門職能重疊、事務多頭管理、處理效率低下等問題,且部門間缺乏聯動機制,從而使得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組織難、管理難。
課程是教育活動的載體,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的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尚未融合,亦未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從多數高校的實施情況來看,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未被擴展至全校范圍,一般僅被認作是業余教育,缺乏系統性與嚴謹性。也正是由于以上實際情況,當前多數高校在SYB模式的探索上并未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并且因為沒有視作專業教育,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主要還是以第二課堂的形式為主,不能對創業所需的知識架構進行完整地構建。
雖然SYB模式在增長學生技能、提升就業砝碼層面具有較大優勢,但令人不解的是,無論教師、學生還是管理部門在面對SYB模式教育時都表現出不了解或沒有充分認識該模式優勢的“迷幻狀態”。部分老師、學生認為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課業任務中的一部分,習慣性地以“完成任務”的態度對待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往往忽視了該教育模式增強學生創業技能、提高社會競爭力的初衷。實際上,正是由于對該教育模式重視程度,導致承擔該項教學、引導任務的部分老師沒有對教學方法進行專研,沒有與時俱進、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實踐一再證明,沒有支持力度的探索通常會無疾而終,實際上,當前SYB模式發展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即資金投入不足。由于高校投入資金的疲軟,教育推進、項目探索面臨“斷糧”的窘境,這就直接使得承擔SYB模式教育任務的教師不愿花費精力去投入教學研究,忽視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改革完善的地方,從而導致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難以提升。至于那些想在SYB模式探索上一展拳腳的部分高校而言,也許管理制度已初步搭建、相關配套體系已初步確立、人員安排已初步就位,但由于缺少相應的配套資金或者資金預算支持,只能空留一聲悲嘆。
由于我國高校對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不足,使得目前高校中的創業文化氛圍并不濃厚。校園文化是學生在學校時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它的作用廣而隱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作出決定。從大環境來看,我國整體缺乏濃厚的創業氛圍,因而高校亦難以營造具有濃厚創業氛圍的校園文化,較少對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宣傳。
對SYB教育模式應有全局視角,從頂層思維出發對教育體系進行設計。高校在開展相關SYB模式教育時,教育的目的并不應僅僅停留在緩解就業壓力上。而是應著眼大處,以為社會培養具備創業意識和創業水平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就要求高校把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從短暫培育型教育轉變為終身教育型教育。高校應更深入地理解“終身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作為一種更為廣泛的教育形勢”,讓學生明確無論在人生何種階段都可以進行創業學習的觀念。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并未設置專門管理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直接責任機構,由此可能導致在引導、培養上的管理錯位,而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跨學科、專業、部門的特性也促使高校應設立獨立的管理部門,對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管理。從國外相關探索經驗觀察發現,設置相對獨立且專業性的管理部門對涉及SYB模式教育的所有人財物事項進行統一管理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在英國,“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至關重要,這個中心是作為聯系各方的紐帶,它既是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單位,又是創業的實踐基地,為推動高校研發成果的發展而服務”。
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除高校外,政府與企業也有責任推動。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應結合高校所在地的固有特點,對SYB模式教育的具體授課、訓練內容加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同時,亦可與當地的政府、企業聯合形成共建機制,聯手為SYB模式教育的推動創造有利的實踐條件。顯然,高校開展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以政府和企業為后盾,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與指導,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的支持與合作。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易流于形式,沒有企業的場地、資金支持,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無法真正落到實處。
SYB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是否有效,需要進行科學、嚴格的評估。有效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幫助高校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還可以獲得學生的意見反饋,從而調整SYB模式實踐教育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認為,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其一,高校自身的評價。實踐證明,高校自身對所開展的SYB模式教育進行自我評價是進行該模式優化的前提。結合現有探索經驗,筆者認為高校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應首先構建一個指標體系,體系中的子項目應當包括教育資金投入、師資配備、學生培養質量、就業能力、政企合作成效等一系列指標。根據實際情況,依據各個指標的賦值分數進行自我打分。通過這種自我評價的方式,顯然能夠達到自查自糾的目的。
其二,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合作。實踐中可能存在高校不愿自我評價的情形,或者礙于對自我否定的面子心理,或者限于人員的緊缺而無法對學生的培養成效進行長時間的跟蹤。因此,另一種可行的辦法是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該機構可根據學校要求設定相應的跟蹤、評價體系和指標要求,相關評價體系及指標要求可參照上述自我評價的指標設計。
相關鏈接
SYB的 全 稱 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為“創辦你的企業”,它是“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系列培訓教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為有愿望開辦自己中小企業的朋友量身定制的培訓項目。創業培訓是國際勞工組織針對培養微小型企業經營者而開發的培訓項目。
經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引入我國后,部分省市進行試點運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創業培訓不僅使學員的就業觀念發生轉變,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能,增強微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使學員在短時間內成為微型企業的老板。為微小企業設計的一門課程。
主要教如何創業,如何創辦自己的企業,如何計劃資金預算。我國從98年開始SYB創業培訓試點工作,隨著SYB創業培訓在全國的全面啟動和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解決了有志創業者創業時遇到的創業知識的欠缺和資金不足問題,探索了以培訓促就業,以創業帶就業的就業促進模式。實踐證明,SYB教材通俗易懂、簡明實用,培訓模式符合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