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慧
永安新城位于沈陽市區西北部,規劃范圍東至三環高速、南至京沈高速、西至于洪區界、北至京沈客專及沈山鐵路。總規劃面積151平方公里,集中建設區面積70平方公里。永安新城是沈陽總體規劃確定“一主、四副”空間結構中的四大副城之一,定位為沈阜城際連接帶重點節點,區域性物流商貿基地和裝備制造業配套產業基地。永安新城南鄰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中法生態園,經沈陽出海鐵路連接營口港,向北接軌歐亞鐵路,規劃物流港年吞吐量達千萬噸級。永安新城是于洪區發展建設的重點地區,是沈陽市打造國際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同時是沈陽參與“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2011年9月,于洪區啟動建設沈陽國際物流港。經過多年開發建設,已經集聚了以沈陽鐵路綜合貨場、深國際物流園、唯品會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企業,先后獲批遼寧省重點產業園區、遼寧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國家首批示范物流園區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形成了商貿物流發展的基礎。
區位條件優越:永安新城處于沈陽市中心地帶,與多個區縣接壤,是沈陽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具有亦城亦鄉雙重區域功能,是沈陽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外拓的重要承載區,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體系完善:永安新城內及周邊擁有三環高速、四環快速路、304國道、102國道、京沈高速等聯通城市中心、周邊城市及內外的主干公路網,以永安大道、物流港一號路、中央大街等次干道路為骨架形成方便快捷的物流貨運交通體系,沈陽鐵路綜合貨場通過沈西出海鐵路并入東北鐵路網,與營口港、盤錦港貫通,是東北地區最主要的公鐵交通樞紐。
基礎條件優越:永安新城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綜合貨場——沈陽集裝箱中心站,中心站是鐵路重點打造的現代物流基地,是我國中歐班列開行的主節點。
園區環境有待改善:永安新城入駐企業水壓、電壓不穩的情況時有發生;公共交通尚未覆蓋導致員工走行距離較長,工作效率降低;鐵路綜合貨場內堆場路面硬化程度不足,導致堆場內汽車破損率增加,同時出廠鐵路線路轉彎半徑過小,影響車速并且安全性較差。
產業鏈條不完善:目前于洪區依托永安新城基礎設施優勢大力引進優質商貿物流企業,但由于缺乏引進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導致同質企業增加,競爭嚴重,并且都集中在產業鏈的上層,對于產業鏈下層的拓展延伸較少,各企業物流服務之間的綜合協調能力不足。
“中國制造2025”下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隨著該戰略的實施,我國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中國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有所提高,出口制造業在產業鏈的位置逐漸上升。這對于以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產業的于洪區而言是推動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制造業前進的大好機遇,將有力促進于洪區汽車產業、五金機電產業出口貿易的發展。
振興東北戰略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在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改善東北發展環境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東北地區要建設好投資、營商等軟環境。為覺徹落實這一指示精神,沈陽市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改善,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將大大提高。
發展嚴重滯后帶來的挑戰:于洪區商貿物流產業目前正面臨進退維谷的關鍵時期,沈陽自貿區已于2017年在渾南區創新天地掛牌,沈陽東站中歐班列開行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于洪區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嚴重滯后,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供給側改革下降本增效的挑戰:我國步入供給側改革深化之年,遼寧省正深入實施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快速推進。解決物流領域長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問題,大力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推進物流業轉型升級,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而目前于洪區產業鏈割裂導致物流成本較高,且全程供應鏈服務供給不足,對商貿物流產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的于洪區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構建“中蒙俄”國際物流通道,南起營口、大連,北經二連浩特口岸至蒙古,經滿洲里口岸至俄羅斯,主要依托東北物流大通道、西北能源外運及出海物流大通道東段、二連浩特至北部灣物流大通道北段、沈山鐵路和沈陽鐵路綜合貨場,開辟北向商貿型產品進出口大通道,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加強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的綜合協調,充分利用鐵路路網運能優勢,對接中歐中亞班列,將沈陽鐵路綜合貨場打造為遼寧省乃至國內出關貨物的集結中心,使于洪區永安新城成為中歐班列重要貨物集散地。
1.完善空間規劃體系
空間上著力打造北片區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帶和南片區的先進裝備制造配套產業集聚帶。北片區借助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的建設,融合物流、商貿、金融、信息、電子商務等功能于一體,打造東北地區商貿物流基地。沿商貿軸,由內向外,依次規劃建設商貿博覽中心、商業金融服務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南片區依托南部產業基礎,進一步做強、做大裝備制造配套產業,與沈西工業走廊形成產業聯合,打造沈陽西部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基地。沿裝備軸,由內向外,依次發展特種機床產業園、基礎零部件產業園、環保產業園。
2.功能分區設計
在永安新城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和東北地區物流需求進一步明確的基礎上,對永安新城進行功能分區并建設相應功能中心,最終形成“一網、四區、多中心”的總體布局。
“一網”指商貿物流服務網絡,由城鄉配送網絡、多式聯運網絡、物流設施網絡、信息平臺網絡等組成。
“四區”包括物流產業核心區、O2O市場發展區、商貿綜合服務區和臨港工業配套區。
“多中心”包括海關監管中心、多式聯運中心、班列運營中心、公路貨運中心、商用車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物流中心、五金機電交易中心、冷鏈物流中心、城鄉配送中心、物流綜合服務中心。
1.深耕四大商貿物流產業鏈
建立日用消費品東北區域一級分撥中心,滿足城鄉居民日常需求、促進東北區域貿易穩定發展為重點,完善各地商貿業集聚街區和大型批發市場物流服務功能,推進區域物流體系建設,以家樂福東北區域分撥中心、唯品會品駿物流分撥中心為建設重點,強化節點聯系,建設具有展示交易、現代倉儲、加工配送、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日用消費品東北區域分撥中心。快速完成永安電子商務大廈和公共服務平臺規劃,針對大型B2B電子商務企業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構建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費品商貿物流體系。
2.裝備制造及配件物流產業鏈提升
依托沈陽鐵路綜合貨場打造區域內外貿易平臺,在裝備制造經濟區引入鐵路專用線,利用集裝箱運量大、成本低和便捷高效的優勢,拓展交易市場范圍,加快將配件、機電、汽車等產品向全國乃至俄羅斯等歐洲國家銷售。規劃裝備制造及配件物流集散中心,吸引全國有名且信譽卓著的物流公司進駐,利用沈西出海鐵路優勢開展公鐵多式聯運,服務于沈西工業走廊沿線裝備制造企業,為鐵西、于洪、遼中以及鞍山、遼陽的裝備制造企業提供入廠物流以及產成品運輸等物流服務,用全面的物流服務打通沈西工業走廊裝備制造業的全產業鏈,高效實現沈西工業走廊的裝備制造業和物流業的兩業聯動。
1.交通疏解規劃
在推算各個交通發生吸引點之間的客貨運量OD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改造與新建道路基礎設施,補齊區域南北交通能力不足的缺陷,服務區域物流需求;另一方面繼續強化東西方向通道建設,提高區域進出城交通疏散能力;強化路網連通性,減少無效繞行,緩解交通擁堵。
2.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建設一流園區,推進深國際等公路港接卸平臺、零擔專線的建設,暢通公路港內部集疏運微循環系統,利用深國際修建停車場、司機休息室、庫房等基礎設施。結合沈陽市城市主要商貿設施布局,圍繞于洪區永安新城商貿企業打造用地集約的城市配送中心。推進商貿區城市配送車輛的接卸平臺建設,對于新建商場加強交通評價,探索貨車地下停車場的建設。推進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快遞公司的聯合運輸、樓宇小區共同配送新模式。
1.組建工作領導小組
建議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市發改委、交通局、服務業委、規劃局、外經局、海關、于洪區政府以及沈陽鐵路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各部門抽調人員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動政府部門和沈陽鐵路局之間的溝通協作,統籌研究推進沈陽鐵路綜合貨場及沈陽國際物流港建設運營、資源整合、功能完善及產業集聚發展。
2.完善配套設施
梳理分析永安新城地區道路交通設施及未來公路運輸集聚對貨運交通的需求,制定道路交通綜合規劃,并爭取省市資金和項目支持,盡快組織實施,打造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功能完善、運輸服務一體高效的商貿物流綜合交通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