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陳婷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及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同時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必將給中國的社會經濟帶來深刻的影響,也必然會影響到作為基礎設施的交通運輸業。國家把“發展城際鐵路”列入了中長期規劃,這意味著建設和運營以高速便捷為標志的城際鐵路成了鐵路發展的一種新模式。近年來,城際鐵路的建設對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和旅游資源開發,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符合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省級鐵路網規劃、鐵路主要技術政策及國家產業政策。但是,大規模的城際鐵路建設,將對工程沿線范圍內的環境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環境監理作為鐵路施工期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被逐步引入到近年來的城際鐵路建設中。本文以新建安順至六盤水鐵路(以下簡稱“安六鐵路”)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的開展為例,對城際鐵路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要點及方法進行探析。
新建安順至六盤水鐵路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和六盤水市境內。新建正線長度117.857km。線路東接滬昆客運專線安順西站,向西經六盤水市的六枝特區,于六盤水樞紐水城車站接軌后利用既有滬昆鐵路引入六盤水站。項目新建黃桶北、六枝南、長箐、冷壩、六盤水東5個車站,引入既有站為安順西站、六盤水站,改建水城站;新建橋梁80座共35.241km、利用既有滬昆客專橋梁8座共計1.931km;新建隧道62座54.112km。工程穿越1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桂家湖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處水利樞紐—黔中水利樞紐、跨越2處Ⅲ類水體——木拱河、響水河。
城際鐵路環境監理工作范圍為工程建設范圍內的主體工程、臨時工程(施工營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制(存)梁場、預制廠、拌合站、鋪軌基地、砂石料場及儲存場等)施工場地以及其臨近受影響的范圍。環境監理需在生態環境、水環境、空氣環境、聲環境、振動環境以及固體廢物環境等6個方面進行專項監理。
城際鐵路重點工程包括站場工程、路基工程、隧道工程、橋梁工程、施工營地、制梁場、取棄土場和拌合站。對于安六鐵路,還需關注環境敏感地段,主要為工程穿越的1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1處水利樞紐、跨越的2處Ⅲ類水體。確定檢查工點時應特別關注重點工程及環境敏感地段,以抽查、巡查等方式對各工點進行檢查。
由于城際鐵路沿線涉及的鄉鎮、村莊較多,環境監理工作需特別關注對環境敏感區及敏感點的影響,工作要點如下:
(1)在安六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拆除的建筑主要為沿線居民建筑,工程量較大;同時還會修筑新的鐵路建筑。在拆除和新建構筑物過程中,會產生施工噪聲,環境監理就需在這一階段加強巡查,并定期開展噪聲監測。
(2)在城鎮內及聲環境敏感點附近施工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臨時圍擋等措施,混合料拌合場、制梁場等場地和噪聲較大的機械如打樁機等應盡量布置在偏僻處,并遠離居民區、學校、醫院等敏感點,并對機械定期保養,嚴格操作規程,定期開展噪聲監測。
(3)對強振動施工機械要求加強控制和管理,特別是在敏感點附近要控制強振動作業。對于安六鐵路,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及時與居民溝通,時刻監控施工對建筑物及地表的影響。
(4)位于城區及近郊地段的施工營地有條件應盡量租用當地閑置房屋,禁止施工營地設置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敏感區內,對于農村地段施工營地可采用移動式廁所或設置化糞池進行收集處理后用作農家肥;同時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不得隨意傾倒垃圾。
(5)房屋拆遷應采用防塵布圍欄圍擋,將影響盡量控制在施工區域范圍內,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影響。對施工車輛加強管控,盡量避免在沿線城鎮居民住宅區、森林公園等敏感區域行駛。另外,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夜間運輸,減少揚塵對敏感區的影響。
(6)施工隊伍應加強環境管理,垃圾處置原則上納入附近城市環衛系統進行處理,重點工點應設置垃圾臨時堆放設施,采用塊石圍砌防護,較近城市環衛系統定期收運,以減輕甚至消除施工期固體廢物造成的環境影響。
(7)在安六鐵路施工中加強巖腳隧道等27座地下水環境敏感的隧道的水文地質勘察,必要時對其進行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質勘察,查清隧道對環境影響的方式、途徑和程度。隧道穿越飲用水源和水庫影響段施工期堵水標準按每延米洞壁滲漏量不大于1~2m3/d控制,施工期和運營初期建立監測點,對隧道頂部分布的集中居民點飲用的零散井、泉點以及地表水體的水位、流量進行監測。如不可避免地遇水位下降或水量驟減,應立即采取封堵措施。
(8)對于安六鐵路,由于環境監理進場時,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段時間,根據這一特殊情況,監理工作還包括對開工路段進行的回顧性檢查監督,以解決可能遺留的環境問題。
在進行上述工作的同時,還需同步對施工單位環境管理情況進行監理,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環境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環境管理機構是否按規定建立,專(兼)職環境管理人員是否配備;環境管理計劃是否制定;環保管理和操作人員崗位培訓是否落實,環保設施操作、維護及日常管理是否落實;環境監控措施,特別是環境風險預案及措施是否建立等。
開展環境監理工作常用的方法包括核查、報告、咨詢、監督、宣傳培訓等。結合安六鐵路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現場主要采用宣傳培訓、核查、監督的方式開展,并定期出具施工期監理月報、年報、咨詢報告等。
城際鐵路主體工程施工現場具有線路長、橋梁多、工點多、施工期長、沿線環境復雜、沿線居民多等特點。針對現場情況,環境監理采用定期監督核查,重要施工環節加密核查次數的方式開展。
環境監理應在施工前對所有參建單位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宣傳及施工期環境保護技術交底,重點針對環境敏感區開展專項環境保護知識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規范各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
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的開展需輔以環境監測,施工期環境監測一般采用定期環境監測、不定期專項監測等方式開展。環境監測重點為線路穿越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隧道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的出水水質、大臨工程廢水經處理后的排水水質、施工場地揚塵監測、敏感點噪聲監測、施工場界噪聲監測、敏感點振動監測等。監測頻次一般應按每季度1次,并根據施工進度及施工情況適當增減頻次。另外,對于線路穿越環境敏感區域路段及典型路基邊坡、棄土場等大臨工程還可實施生態監測,監測頻率應為每年兩次。
綜上所述,通過新建安順至六盤水鐵路工程環保監理工作開展的啟示作用,希望環境監理工作可以在更多的城際鐵路項目中引入,有效地服務于工程建設,以更好地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同時,環境監理工作資料將為下一階段進行環境保護驗收提供依據,使工程建設達到環境保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