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雯 周 末
([1]沈陽城市學院 遼寧·沈陽 110112;[2]沈陽城市建設學院 遼寧·沈陽 110067)
目前,遼寧省經濟已進入新一輪發展時期,正處于“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大發展格局,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過程中激發出“老工業基地”的內在潛力,是我省人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因此,在“互聯網+”戰略背景下,加強對遼寧創新創業模式的研究既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畢業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通過開展遼寧省創新創業新模式,不斷培養大量人才,為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不斷輸送優秀人才,并為大學生提供高質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不斷提高高等教育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緩解遼寧省就業壓力大、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促進經濟發展。
當前,遼寧省高校眾多,多是以理工類與財經類大學為主,且很多高校也非常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也開設了一些創新創業的課程、組織與開展了一些雙創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大學生優秀的雙創人才。但是不得不說的,一些高校在雙創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與不足,使得很多學生的創新與創造的能力沒有被更好地挖掘與塑造出來。如雙創教育的課時安排較少,雙創教育的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創新創業的必要條件以及雙創教育的良好環境等,不利于高校雙創教育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與此同時,高校在組織一系列的雙創教育活動時,由于缺乏政府部門的帶動與支持,很多創業與創新活動都是淺嘗輒止,不僅缺乏資金支持,而且也缺乏政策保障,很多好的創新與創業先機被耽誤或者錯過,這不僅會影響創業者或者創業大學生的雙創積極性與能動性的發揮,而且也不利于培養出更加綜合且優秀的雙創人才,對于國家科創能力的提升、就業壓力的緩解非常不利。因此,通過對遼寧省一些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現狀展開分析與討論,能夠為遼寧省高校雙創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提供有效助力,推動遼寧省雙創實效性得以更好提升。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社會各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遼寧省各大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可以更好地借助互聯網優勢來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效果,不斷培養出更多優秀雙創人才。下面對“互聯網+”背景下的雙創優勢與劣勢展開分析與討論:
在創新創業發面,互聯網的創業資金需求和風險都相對較小,創業的門檻也相對較低,沒有地區、時間的約束和限制,也不需要租賃較大的辦公場所或者設備,沒有較為繁雜的流程或者程序,僅僅需要幾臺電腦即可開展創業與運營,其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與流動性,對于遼寧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非常有利,也受到廣大高校學生的認可與接受。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大學生進行創新與創業,其積極性更高,思維更加活躍,自主性與能動性更強一些,通過互聯網可以掌握更多的資源與信息,為創新創業提供先決條件,搶占更多的創業先機,提升雙創的成功率與效果。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開展創新創業不僅具有優勢,同時還有一定的劣勢或者不足存在。如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遼寧省的區域經濟與北上廣深等城市或者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互聯網技術應用與創新的能力也不足,遼寧省很多區域的計算機普及率不高、基礎設施條件不足,網絡的穩定性與質量也有待提升,這些都是制約“互聯網+”戰略背景下創新創業工作更好開展的劣勢因素。
為了能夠提升遼寧省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水平,重視對遼寧高校在創新創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從而推動遼寧省創新創業品質與效率的更好提升。
3.1.1 創新創業模式單一
目前,在遼寧省的創新創業工作開展過程中,無論是社會各大企業還是眾多高校,普遍呈現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雙創的模式非常單一,缺乏多樣性,這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動力與激情,而且也不利于遼寧省雙創成果的更好展示,從整體來看不利于創新創業效果與水平的更好提升。
3.1.2 技術壁壘不高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政策下,眾多民眾以及高校大學生也積極地投身到創新創業活動中,遼寧省的企業以及高校也不例外。但是有由于創新創業的意識有限、能力不足,研發與創新出的技術水平不高,存在很多的技術壁壘無法攻破,沒有更好地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拓展與延伸雙創工作。同時遼寧省的一些高校在創新創業課程上缺乏較為健全或者完善的課程體系,導致其雙創效果并不理想。
3.1.3 創新創業外部環境差
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化、科學化的政策支撐與法規保障,很多創新創業活動得不到更好地開展與落實,缺乏必要的創新創業的外部環境或者條件,使得遼寧省實際的創新創業成效并不大。同時很多企業與高校之間缺乏合作與互助,在創新創業方面沒有展開必要的溝通與聯系,政府部門在推動企業與學校強強聯合方面也缺乏有力的助推作用,沒有給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
3.1.4 社會資源整合能力較差
創新創業離不開資源的支撐與保障。在社會中充斥著很多的資源,特別是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數據信息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由于缺乏對企業、政府、高校以及其他各類社會資源的整合,缺乏對創新創業方面的資源進行充分收集、整理、挖掘、整合與利用,很多創新創業項目還沒開始就以失敗告終了,這主要是由于資源不足、整合能力較差所致,不利于創新創業水平的提升。
3.2.1 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
在“互聯網+”背景下,遼寧省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或者項目時,要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結合“互聯網+”的雙創優勢,鼓勵與引導大學生更好地借助互聯網技術展開創新與創業,培養大學生興趣與積極性。與此同時,高校也要轉變雙創教育的思維與理念,以大學生為核心與重點,結合大學生發展的實際現狀與個性化特征來優化雙創教育方案,為雙創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2.2 建立并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為了全面提升高校雙創教育的品質,增強雙創教育效果,建立較為健全的雙創課程體系非常必要且迫切。在完善該課程體系時,要結合理論、實踐與實際案例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與角度去了解雙創的重要性,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提升雙創育才的效果。
3.2.3 制定系統化的政策法規
內部與外部條件的雙重作用,才能夠助推雙創效果的更好提升。鑒于此,高校不僅要重視雙創課程體系的完善、學生雙創意識的培養,而且也要重視政策法規的完善與健全,不斷制定更加系統化、全面化的政策法規與體系,為大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到創新創業項目或者活動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與基礎。此外,國家立法機關要針對創新創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政策法規的完善,大力給予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扶持與資金補貼,這樣更易于激發與調動大學生創新的積極性與創業的主動性。
3.2.4 強化政府創業服務職能
政府是我國的重要行政機關,政府要重視其服務職能的發揮,針對創新創業政策來對企業、高校以及其他機構進行創業扶持。政府可以在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橋梁,結合信息技術與互聯網資源,強化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推動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強強聯合,獲得更多的創新創業成果。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遼寧省創新創業的實效性與水平,通過對遼寧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現狀的分析、“互聯網+”戰略背景下創新創業優劣勢以及雙創模式現有問題的掌握,進而提出更加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與方法,重視對大學生雙創思維的培養、雙創課程體系的完善與革新、系統化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強化政府創業服務職能的發揮,推動遼寧省雙創效果與水平的更好提升,促進遼寧省的發展更加科技化、創新化與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