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鑫
(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 402460)
當前,不少中職學校存在專業部門與行政部門多、業務交叉范圍廣、專業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管理各成體系現象,導致教學常規、材料繳交、跨學科溝通、各部門協同、德育活動舉辦等教育教學和學校運行管理存在多樣性及復雜性,制約中職學校的優質校建設[1]。
當今時代已然進入智能化信息化時代,市場上各種成熟應用辦公軟件功能日趨完善,為我校實現校園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時代條件。近年來,學校中青年教師比重逐漸加大,應用辦公平臺軟件需求及能力進一步提升,為我校實現校園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現實條件。學校層面達成推動教育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共識,為我校實現校園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思想統一條件。
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的布局與搭建,是中職學校進行智慧校園建設和實現無紙化辦公的前提與基礎,關鍵在于架設通訊穩定、高速、全覆蓋的校園網絡以及組建IT中心。將全校可納入信息化管理的教學場景、辦公場景、管理場景都通過局域網連接至IT中心,通過統一的認證接口,實現不同平臺軟件數據的互聯互通,最終實現校園信息化組網[2]。
例如,全校辦公場所實現網絡的全覆蓋架構以及電腦和移動終端的全面使用,大量應用納米智慧智能黑板,無死角的校園廣播系統及監控設施的布局等。
新時代中職學校要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機制,轉變教學思維。通過建設教學管理及質量評價系統,打通中職學校線下教學管理環節,將教學常規、教學材料繳交、教研科研、教學反饋等納入教學管理及質量評價系統中。同時,通過該系統還可實現教學資源庫建設、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評價管理等,實現教學閉環運行。通過運用該系統,使學校教學高效運行,及時準確地獲得學校教學及質量評估和反饋信息,為學校制定教學決策提供科學及有效的依據[3]。例如,教師可通過參與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提高自身教學、科研及信息化水平,教師亦可通過教學管理系統將自身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實現教學知識與經驗、教育素材的多重共享,將個體知識轉化為學校教學成果;教學評價包括學生評教、教師評教、同行評價等,通過查看教師的教學評價分值,為自身進行教學改進提供參考;傳統紙質版教學日志、上課出勤記錄等教學常規資料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完成并上傳云端,實現材料收繳的無紙化管理;專業群領導通過該系統可查看本部門教師教學水平及科研、項目推進情況,以便更好地實現對本部門的科學管理;校級領導通過此系統可查看全校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為教師的培養培訓、學校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等。
中職學校要向新時代高水平學校發展,必然需要在日常行政管理過程中積極主動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全面整合及使用學校資源,有效提高學校管理實效。通過運用行政業務管理系統,提高學校運行效能,提升各部門協同辦公,降低學校行政、職員、教師、學生等人員的溝通成本,實現學校智能化、無紙化及現代化辦公,促使學校行政業務工作得到科學精細化管控,使之能夠更加規范、高效開展及執行[4]。例如,學校可通過行政業務管理系統進行信息的發布,借助移動終端將通知推送至教職工手機,實現信息的及時溝通;針對教職工日常工作中出現的請假、調換課等可通過系統進行網上申請,相關人員網上審批,實現請假有數可查、有據可依;學生請假實現網上申請,班主任及相關人員網上審批,同時請假記錄推送至學生家長手機上,學生根據App掃碼進出校,實現學生請假閉環管理;班級評定各項指標及考核亦可通過管理系統進行發布及確認,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繳費信息通過管理系統直達班主任賬號,以提高班主任與財務處核對學生繳費的溝通效率;教師出差費用報銷可通過管理系統進行線上流程優化,提高學校財務審核與處理效率等。
為高效管理中職學生及避免差異化評價學生,建立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梳理建立統一規范的學生工作流程及評價制度,將學生管理過程中涉及的相關人員與部門及學生全部信息統一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實現學生從入學報到至畢業離校期間學生個人信息全流程動態化管理,根據數據實時生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極大地提升學校對學生的育人及管理效能,實現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客觀公正評價。例如,班主任可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專業技能學習表現進行評價管理,也可對學生提交的學生個人表現記錄進行審核管理;科任教師可對學生上課常規進行評價管理;專業群及德育處可對學生的榮譽、違紀等德育工作進行評價管理;團委可對學生參加團組織活動及考核進行評價管理等。
中職學校的一大作用是為企業培養技術型人才,學生就業服務系統不可或缺。學校可建立學生就業服務系統,導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數據,加大與企業招聘需求的對接,及時發布企業招聘信息,達成企業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最終實現學生實習與畢業工作狀況的動態跟蹤管理。通過運用此系統,師生可在第一時間獲得職業需求信息,進而使教師在專業教授上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上更加明確方向,學校也可開展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最終提高學校的育人及就業水平。
在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新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唯有主動轉變教育教學管理傳統思維,積極擁抱信息化管理理念,投身到信息化改革浪潮中,才能實現更大更好的發展,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區域建設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