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敬 趙 婷 王中長 喬居斌
(濱州學院 山東·濱州 256600)
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工科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四年學習的知識與能力,獨立的完成工科專業的科學問題,將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論與學習能力發揮出來。改進和增強工科專業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尤其增加工科知識的應用能力,是高校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目的。通過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改進學生的全面素養,學生的畢業設計與企業的研究問題相結合,改進學生畢業設計的應用性,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是改進學生的競爭綜合能力,為工科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了一條道路。畢業設計體現出工科專業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論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的體現,但缺乏實用性,因此,校企合作能夠為工科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經驗,使實踐教學的培養方案更加貼合實際情況。
對于本次校改實踐,每位現有的指導老師與企業通過協商,聯系一位企業專家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的企業導師,工科專業學生進入到企業單位進行畢業設計,學生的畢業題目由企業導師根據企業的工程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設定,畢業設計任務書由兩位指導老師協商確定。學生、學校和企業單位三者之間簽訂畢業設計合同書,學校與企業單位共同擬訂畢業設計方案與目標,學生將進行業績考核,其成績與工資之間相關。考核內容分為四個階段:(1)學生需要保證每日都要出勤,并由人事部門負責監督;(2)其實習過程需要車間經理進行考核監督;(3)學生畢業設計的題目選取、開題答辯、圖紙部分以及計算過程說明書都需要教師以及企業專家進行考核;(4)畢業設計的最終答辯需要教師以及相關專家進行答辯考察。以上四部分作為企業考核的關鍵部分。
基于以上考核標準,將工科專業學生畢業設計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學生畢業實習,該過程學生需要在企業生產部門學習兩周,企業導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一指導,對學生建立起工科工程意識,對畢業設計的題目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找到突破口,并加強學生對于資料的收集以及對本畢業設計調研資料;(2)選取畢業設計題目階段,學生需要與兩位導師溝通,選取具有研究意義的題目,兩位導師協商后由企業導師下達任務書,學生根據任務書確定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并提交相應的開題報告資料等,該資料需要企業部門與學校同意后,教師與企業導師進行指導;(3)撰寫畢業論文相關內容,進行畢業答辯。
在企業進行畢業實習階段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設計內容的質量,改變傳統的指導教師一對一指導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發展自身的創造思維模式,通過應用企業的指導模式來促進學生的創造思維,改進學生對創新性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點,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知識能力與實踐相結合。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的擴大,工科專業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時需要的實驗設備等工具缺乏,因此學生的畢業設計能力不能得到足夠的訓練。并且,企業也需要能夠完成畢業設計的學生進入企業單位。將學生的畢業設計與企業相互合作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為高校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階段進入到企業中,能夠使學生更快的融入到企業單位當中,能夠增加學生的實習效果,并且給學生提供了實習經驗,為學生提供了鍛煉方式。
企業單位為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全面的、具有研究意義的方向,并且具有新的設計思想、新的研究方式以及新穎的工藝,為企業單位帶來了更多的效益,為企業單位提供了較強的實用性。工科專業學生在學校進行畢業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只能有理論方面的研究,缺乏實際的實驗數據,企業單位能夠解決該問題,增強了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通過將工科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的自身特點和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需求進行結合,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高校的工程專業更加具有企業工作的背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以及企業單位較強的開發能力,這幾方面是校企合作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學生的指導教師具有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科研任務,因此教師難以融入到企業單位當中,不能夠成為企業與學生之間的聯系紐帶,學生能夠參與到企業單位的研發,能夠參加到相關的項目實踐中,畢業設計內容成為了校企合作的連接點,將指導教師的研究思想代入到企業單位當中,這樣能夠解決相關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其創新創造能力,改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企業單位進行實習,增強了企業與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能力,改進企業與高校的不足,使企業與高校共同進步發展。因此,開展校企合作能夠改進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中的工程背景不足的缺點。工科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撰寫過程、書寫規范這些需要指導教師負責,而企業單位需要負責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實用性與可行性檢測。這樣能夠改進學生對于畢業設計的理解,能夠掌握自身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更加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合作協作能力,改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企業單位,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在交流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畢業設計的部分問題得到及時的反饋,使畢業設計更加合理可行,使學生的畢業答辯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
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學生應該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檢測,高校能夠支持學生進行自主選題的意愿,學生能夠與企業單位專家進行溝通,學生與專家共同制定畢業設計題目。通過一定的實踐經驗,畢業設計內容能夠更加符合企業單位的需求,企業單位的相關專家能夠進行指導,指導教師可以更加了解企業單位的相關信息,增加教學素材,企業單位與教師共同解決目前的相關問題。
一是學生的實習過程與畢業設計能夠相互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從事企業單位工作,校企合作的優勢就在于將畢業設計選題與企業單位的實際需求進行融合,使學生高質量的完成畢業設計,改進高校工科專業學生畢業設計不貼近實際的情況,增強學生對于自身專業的理解,并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增加相關技術經驗。
二是高校工科畢業學生的實習能夠在企業單位得到鍛煉,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使學生的畢業設計與以后工作得到結合,改進學生的就業情緒。促進學生對于就業的積極性,改進企業單位的人員需求情況。
三是畢業設計階段,企業單位根據相關的畢業生考核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畢業實習階段的具體任務需要企業專家與教師共同制定。企業單位與高校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設置
四是企業單位的職責在于根據校方提供的畢業設計大綱要求以及畢業實習大綱要求進行調整學生對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的關系。
一是通過結合企業單位提供的工程實際情況與畢業設計關系,改進學生對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的主觀能動性,企業與高校共同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理論知識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改進學生的獨自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專業問題能力。
二是高校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作為有意義的補充,這樣能夠緩解高校相關設備不足的問題,能夠有效利用企業單位的資源。充分采用企業單位的人才資源,教師在進行資源分配的情況下能夠將研究方法與實踐人才進行結合,改進高校的教學質量。
三是高校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為企業單位的研究項目,學生能夠參與到企業單位的研究項目當中,進行一定的實習,為企業單位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企業單位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企業單位與學生之間簽訂相應的合同協議,企業單位為學生分發相應的工資與補貼,提高學生的住宿與工作條件,改進學生對于畢業設計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是采用學校與企業單位的雙導師制度,兩位導師能夠進行明確的分工協作,高校的指導教師需要對企業單位進行協調,并且對學生進行管理,指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教學任務進行把關。企業單位的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設計過程,對其進行指導,使教學與實踐融為一體,改進畢業設計的應用性。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的畢業設計能夠將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資源進行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改進學生的創新協作能力。企業單位通過與高校之間的合作能夠增強企業單位的知名度,高校能夠增強人才的培養方案體系,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增強高校的學習風氣,使學生更加積極向上。校企合作進行畢業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具有實際意義的就業實踐,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實際需求能夠有效結合,改進畢業設計的質量,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為高校緩解經濟壓力,這種合作模對高校提供了設備支持,為企業提供了人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