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司南
(河北省阜城縣第二小學 河北·衡水 053700)
進入新世紀,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社會邁入知識信息時代。我國對高效課堂理念的積極推廣以及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帶動了教育領域的飛躍發展,使教學模式逐漸開放化、共享化。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物,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突出的優勢。其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也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領悟、掌握與運用知識。如何合理化設計微課,將微課有效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與研究。
微課是指以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提升其學習效果為前提,通過信息化教學設備,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針對教學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來錄制簡短完整的視頻,并且利用視頻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微課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資源容量小。一般來說,微課視頻資源總容量為幾十兆,其播放支持多種格式,便于學生進行下載與保存。(2)時間短。微課視頻一般以5~8分鐘為宜。(3)主題突出,內容精簡。每個微課程都是圍繞著具體某個知識點或環節進行形象具體的設計。(4)情景化。結合學生的特點及興趣,創設相應的學習場景,體現直觀性。(5)可重復播放。制作好的微課可以通過一定的介質永久地保存下來,便于師生隨時循環調用。(6)具有趣味性。微課制作者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與認知,對微視頻進行趣味創作。(7)反饋及時。師生在觀看微課后可以及時參與課程評價。
微課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1)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升其學習效率。微課借助現代信息設備,以圖文、音頻及視頻等形式傳播知識。對于小學數學中較為抽象、邏輯性強、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對學生感官進行刺激,吸引其注意力,并通過趣味提問、師生互動等方式,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積極學習。倘若學生沒有掌握好課堂上教師講解的知識點,教師可通過微課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跟上學習進度。(2)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模式,提升其對問題的思考探索能力。結合小學數學教學要求,教師會將制作好的微課傳送給學生,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長此以往,勢必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探究問題的能力。(3)能充實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微課的出現改變了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使得教師不再只是依賴于傳統的知識點講解方式,還能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豐富的數學教學內容。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可行性,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1)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與微課教學需求相符。小學生處于情感認知階段,對知識點的記憶主要是機械記憶,并逐漸向意義識記過渡;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一般依靠感性材料對數學概念進行認識,對事物的判斷相對片面,并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小學生的注意力易被干擾、打斷與轉移;若小學生對某一數學知識感興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獲得了教師的認可,則他們的數學學習情感會更深刻;小學數學學習需要在生活中汲取經驗。(2)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運用微課的條件。小學生可以利用家中的電腦或智能手機學習微課,對于難以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練習;小學教師具備利用現代各種視頻軟件制作微課、傳播微課的能力。(3)微課符合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現實需求。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結構是有層次的,知識點之間具有銜接性。教師將教學單元內容分解設計為多個微課程,這易于學生接受,對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復學習。
一是微原則。從學生視角出發,考慮到小學生保持注意力的時間為十分鐘左右,故應對微課時間進行嚴格控制,最好控制在5~8分鐘左右,這樣能使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最佳。二是實用性原則。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故應突出小學數學的實用性,結合常見的有趣的生活現象或者學生實際生活中涉及的數學問題來設計微課。三是開放性原則。微課很容易在網上進行傳播,故可通過微課進行資源共享,以促進小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針對小學數學教材中適合制成微課的內容,并結合微課特點來選擇數學微課主題。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如一些數學概念,可利用微課中的圖形、動畫等形式進行生動詳細的講述;對于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學習工具的使用,可通過微課來傳授知識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對于知識易錯點、重點及難點,可通過微課進行講解,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首先,數學微課需確定教學目標,以對微課內容方向進行把握。數學微課目標的確定需要符合新課標要求,基于此確定微課的各從屬目標。教學目標設定應結合最近發展區,過高或過低都是不行的。其次,結合教學目標需求,選擇學生難以理解掌握的、具有教學價值的內容作為微課教學內容。待確定好微課教學內容后,將課程劃分為很多細小的模塊,而且這些模塊都包含著一個個知識點,模塊拼接到一起能組成完整的知識板塊,確保學生不出現知識斷層。再次,對微課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微處理。比如在問題設置上,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導入新知識;對微課主題進行準確切入,確保教學過程的逐步推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微課最后需歸納總結知識重點,并留下新的問題,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
因小學生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以及成熟的心智,故需要設計學習任務單,以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微課的過程中理解掌握知識點。所謂學習任務單,實際上是指學生的學習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可明晰學習的目標、知識重點與難點,并且與微課建立起互動關系。
資源庫是教師用微課進行授課、學生通過微課進行知識學習交流的重要前提,所以有必要改善資源庫,使得師生對其靈活運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資源庫的資料要充足、正確、有效,確保教師與學生能使用;資源庫要確保所有教師方便使用,還要確保認知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有限的小學生,能通過簡單操作資源庫平臺而獲取資料;嚴格管理資源庫,及時更新充實資源庫,并對資料進行嚴格審核。
為制作出清晰完整、質量高的微視頻,提升學生對微視頻的接受度,要選擇合適的視頻錄制工具,如可用具有高清攝像頭的手機進行錄制;在錄制微視頻時要選擇特定的片段與場景,如針對某一知識點或生活中的某種生活現象進行講解;對于錄好的微視頻,在后期還要進行一定的處理,確保視頻精致。此外,為增強微視頻的互動性,引導學生個性化學習,還要采取一定的互動性措施,比如微視頻中帶有教師頭像,以增強微課的吸引力,使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產生互動學習之感;在微視頻中適時添加合適的音效,提示學生重點概念的出現,使學生沿著教學思路,加深對重點知識的認知與記憶,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把握好教學節奏,如教師在講解重點知識時通過增強語調、降低語速,強化學生記憶,再如對于重點概念或知識重點的字幕,可以通過調整變換字體的大小和顏色來提示學生,使學生從心理上與微課產生互動。
課前要反思設計是否與教學需求相符,是否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對于微課的使用,反思是否能進一步改進設計,并歸納學生的興趣點;課后對設計的亮點、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微課不同于黑板、多媒體等傳統的教學方式,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也能幫助師生關系變得更為和諧融洽。學校教師不能以傳統教學觀來看待微課,而應提高對微課教學的認識,肯定和認可微課的存在價值與應用價值。
為增強微課的趣味性,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微課,一方面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共同研討與創新微課形式,另一方面,教師應將生活現象的探討、充滿趣味的數學猜想等引入微課內容中,從而實現微課內容的豐富與創新。
學??啥ㄆ陂_展關于數學微課制作的培訓,全面系統地將微課制作技巧傳授給教師;教師可向其他微課設計制作水平高的教師請教,從中汲取微課制作方法;教師也可以通過搜集各種網絡資源,自學微課制作的相關課程,提升自身的微課制作能力及水平。
一是課前應用,應充分體現微課資源共享的優勢,優化設計教學微視頻,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從微課平臺中增強自身的學習體驗,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微課教學時間要控制在十分鐘范圍內,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完成對課程內容的預習。二是課中應用,在確立了課堂教學的主題之后,讓學生結合主題選取適合的微課并展開自主探究。對于當中的某些困難問題,學生可以做好標記,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微課回放的方式進行問題回顧,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反思,使得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推進教學進程。三是課后應用,教師要對課后微視頻進行精心選擇,使得學生可利用微課重溫鞏固知識重難點,及時思考與處理課上遺留問題,拓展知識面。
其目的在于提高師生的微課參與度。教師應了解掌握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的情況,讓學生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分享學習心得,并及時收集學生對微課所提出的建議或想法,以便對數學微課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