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霞
(平頂山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競技體操是以競技為直接目的的體操,而創新是競技體操技術發展的動力。隨著國際體操新規則的導向對運動員創新的要求,競技體操創新研究也成了教練要研究的問題?;谛碌捏w操競賽規則視域下,只有不斷創造新的難度動作,才能提高在賽場上的獲勝幾率。據此,競技體操教練員以及運動應該在進行日常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對競技體操動作技術的研究力度,為整體提高我國競技體操運動水準,與加快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步伐做好充分準備。
所謂競技體操,指的就是一種徒手或者借助器械進行各種身體操練的體育項目。那么運動員在完成競技體操項目的過程中,需要讓身體承受十分激烈的運動,并且身體還要無限舒展,這樣才能按照標準完成相應動作,但是由于身體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因此很容易發生損傷情況,通過適時創新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可有效避免運動員出現身體損傷的狀況。一方面,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之后,使得局部訓練方法更合理,眾所周知,體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腰部、肘關節、踝關節等部位的鍛煉,因為這些部位很容易發生扭傷,踝關節則容易出現韌帶拉傷等突發狀況,以往的競技體操動作訓練強度較大,運動員很難快速適應,甚至在適應的過程中都會出現身體損傷的情況,進而會耽誤后續鍛煉和學習,但是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之后,教練員會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身體素質來為其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讓運動員在減少訓練強度的情況下也能訓練掌握動作要領,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這樣能夠讓運動員的身體長時間保持最佳狀態,為其今后進行更高難度的訓練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創新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可以增強運動員的下肢爆發力,本身競技體操對于運動員的下肢力量有著很高要求,但是傳統競技體操動作技術訓練方式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沒有充分激發下肢運動機能,使得運動員在賽場上無法靈活運用下肢力量來標準的完成各項動作,基于新的競技體操比賽規則提出的情況下,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之后可以引導教練員改進訓練方法和手段,針對每個運動員的下肢力量情況為其規定相應的訓練難度,長此以往,對體操運動員整體訓練素養提高有著積極意義。綜上,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之后,對運動員而言不僅能降低身體部分發生損傷的幾率,也有利于提高身體下肢爆發力,促進其競技體操運動水平整體提升。
雖然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競技體操運動領域的發展趨勢,但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在研究創新途徑時也需要遵循相應原則,這樣既能避免競技體操動作不符合比賽規則,又可以提高獲取比賽勝利的幾率。
經過研究發現,競技體操發展歷程就是一部體操動作創新史,所以競技體操動作創新一定要具備超前意識,這樣才能取得理想成績。不過競技體操動作技術的超前性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在思維、設計、實驗、運用等方面都要保持超前意識,那么從制定方案到最后賽場上的展示,都可以處于超前地位,在新動作、難動作出現之后才能幫助我們實現爭金奪銀的目標。如今我國的競技體操水平已經能夠在世界體操領域中扎實的立足,給很多體操運動強國帶來了競爭壓力,能夠取得這一成就,得益于運動員頑強的訓練和嚴謹的比賽作風,以及在動作技術創新方面能夠時刻保持超前意識,所以才會在世界大賽中贏得更多榮譽。比如有不少高難度動作都是以中國運動員命名的,像自由體操李月久、吊環李寧等動作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成績。
針對性原則在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因為每個競技體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從而面臨相同難度的訓練內容時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據此,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要遵循針對性原則,首先要深入研究體操動作技術發展方向,在遵循競賽規則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創新方案。例如對于自由體操分腿屈體側空翻一周半轉體90°接前滾翻這個動作來說,是我國體操運動員李月久的代表性動作,之所以他能夠完成如此高難度動作,和其自身良好的身體素質分不開,他屬于下肢力量好且有著很強爆發力的運動員,并且有著清晰的時空感,那么在完成該動作時就會表現的十分出色,教練員和運動員就是抓住這一優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訓練,讓“月久空翻”動作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由此看來,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遵循針對性原則十分重要,是我們取得勝利的法寶。
在實施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計劃之前,需要先加強對技術創新理論的研究力度,這樣有了創新理論作為支撐之后,能夠為動作技術創新方案制定指明方向。通過研究得知,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的理論內容包括創新原則與創新方法,關于創新方法的探討,可以參考趙山成的論文《概述體操難度動作的十大發展法》,這不僅是我國第一次開展體育科學論文會,也是首次提出關于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方法方面的內容,證明我們國家對國內競技體操發展水平十分關注。這部體育科學論文指出動作技術創新方法有很多,比如難度遞增法、過程停格法、動作逆轉法、推測填充法等,在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參考價值,隨著競技體操比賽規則不斷變化,讓該比賽難度、競爭強度也持續增加,同時關于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的科學論文也逐漸涌現出來,像薄云霄教授的《體操創新幾個問題的探討》等,不僅為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指明了方向,也推動我國體操運動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由于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效果關乎比賽最終結果,所以教練員和運動員應該積極探索競技體操動作技術的創新策略,在制定創新方案時,應該注意要以競技體操技術為創新對象,然后合理改變技術原理、技術結構等,可以說是一項復雜且難度大的創造性勞動,但唯有創新,才是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通過研究不難發現,過去的創新型動作技術都和當時的體操發展趨勢以及比賽有很大關聯,時代特征較為明顯,比如在八十年代時比較流行跳馬、單杠等動作,各個國家的運動員也都圍繞著流行動作進行了動作技術創新,不過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在國際賽事上逐漸限制了類似的動作,也給競技體操技術創新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但是面對新的體操競賽規則的實施,我們唯有堅持創新,創造新難度技術動作,才是獲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基于新時代視域下,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對遞進加難動作實施創新,指的就是既要保持原來的技術、戰術原理,又要提高技術難度,從而形成一套新的訓練體操訓練體系。據此,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可以將競技體操動作進行分門別類,在每個動作技術要領上提高訓練難度,遞進加難訓練法還包括單一結構類型、復合結構類型、變形結構類型等,其中單一結構類型占據重要地位,因為競技體操運動是由單個動作組成的,創新遞進加難動作是指在單個動作上進行難度增加,比如增加翻轉周數等,同時也要考慮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確保他們對創新后的動作技術能夠有良好承受能力,像身體纖瘦的運動員適合增加縱軸轉體量,不適合增加翻轉難度,找到每個運動員的擅長方向之后,遞進加難法創新的意義也能充分體現出來。
競技體操運動是由單個動作連接起來的,每個動作都是成套動作的構成要素,所以創新連接組合動作技術十分重要,這樣能夠整體提高動作完成的流暢度,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性要素之一。比如在1997年的世界體操錦標賽上,我們國家男子競技體操運動員就是因為連接組合動作完成的比較好而獲得加分,正是有了這項加分,也會促進成套動作起評分提高,所以我國競技體操運動取得了理想成績。那么在現代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研究工作中,還需要提高對連接組合技術動作的研究強度,以提升比賽競爭力。
所謂逆向倒學法,指的就是從戰術原理相反角度出發來合理提出問題,并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通過觀看競技體操運動,不難看出在該運動項目中有很多動作都是相互對稱的,即正反對稱,或者前后對稱,那么對逆向倒學法實施創新研究,也就是要從逆向思維角度來看待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動作技術,但是還要保持與原動作有不一樣的技術結構等。比如在單杠動作經常是向前面翻轉,那么可以將其改成向后翻轉。再如,借助吊環來完成體操運動時,可以把“十字”前倒成后水平懸垂改換成后水平懸垂壓上成“十字”。通過進行逆向改動,使動作技術既有創新性,又提升了動作難度,從而獲得比賽勝利的幾率也就越大。
其實所有運動項目之間都存在一定共通之處,教練員可以嘗試對相關技術動作移植法的創新,把其他運動項目中的戰術引用到競技體操項目上,這樣還能拓寬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思維,為競技體操運動帶來一些新亮點,比如藝術體操中有很多優美的動作形式,經過篩選之后,選擇合適的動作、戰術引入到競技體操中,那么提高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水平的同時,也能提升其觀賞性,這樣可以有效增大比賽勝算
綜上,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意義重大,且現在為競技體操動作技術創新也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支撐,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遵循創新原則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實施創新遞進加難動作技術、連接組合動作技術、逆向倒學法、相關技術動作移植等策略,來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并加快我國體育強國建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