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興璞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師生互動完成知識共建,以此來激發學校對語文課堂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有利于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共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在此背景之下,就需要以知識共建視角思考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構建策略,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所在,希望對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教學效益;師生共建;知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教師只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展開語文教學,雖然能夠保證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接受,但是卻無法體現出語文學科教育的全面性,難以借助語文教學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新課之后,更加強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通過知識共建的方式增長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努力營造師生共建的新型課堂
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關注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方法的研究,核心目標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達低負高效的效果,同時需要關注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積極參與,致力于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的機會,因此在實施語文課堂上,就需要關注新課改相關理念的融入和應用,借助師生共建的,完成新型語文課堂的構建,例如在教學 “音”字時,突然想到“音”用部首查字法該查什么部?我按平常的思維叫學生們試著用“立”部、用“日”部、用“點橫部”查都不行。當學生產生疑問之時,讓學生嘗試把“音”當做整體的部首來查就能查到這個字!可以發現,當學生打破傳統思維定式之后,往往能夠收獲更多的驚喜。在上述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共同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學習問題,學生往往能夠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參與度。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實際的方式去探索和發現,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有效地拓展課外知識
出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考慮,同時也為了助力學生的終身發展,要不要再試試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具有活力的語文課堂的建設,例如借助現有的課程資源,以及尋找和課堂相關的資料,運用課內外學,用結合的方式,豐富語文課堂。 例如在教學《回聲》這一課時,就可以通過拓展課外知識的方式豐富課堂內容,打造一個極具趣味的課堂在講授課文4、5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自學,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劃下來,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因為自己收集了很多相關資料,做好了心理準備。)當學生們提到:回聲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它和水的波紋相似?......我馬上結合課文把回升的現象以及水波碰到河岸又返回來的現象都用簡筆畫表示出來,隨后讓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回聲現象,例如在教室講話沒有回聲,但是在山谷以及空曠的房子中講話有回聲等等,通過這問題的探究,來引導學生了解回聲的形成原理,接著,我又把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和三音石等名勝古跡介紹給學生們,他們對回聲現象的興趣更濃厚了。
三、解讀學生心理,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由,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解讀,采取和學生心理特征相匹配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這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表現出良好的創造性,為知識共建提供基礎支持。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和課間時間,能夠和學生打成一片,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選擇和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或者是共同進行學習活動的探究等交流形式,都是促進師生關系的有效舉措。
四、加強學生的書寫訓練
之所以強調加強學生的書寫,這是因為書寫是學生的基本功,并且對于學生的思維水平,有良好的鍛煉效果。加上數學本身具有內在的規律,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書寫訓練也成為增長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并且為學生的支持靈魂應用提供實踐路徑。將語文課堂中的書寫訓練打造為師生知識共建的重要陣地具有可行性。例如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及時對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行指導,或者是帶領學生共同感受些經典作品的寫作技巧,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的借鑒,同時教師本身也可以收獲良多。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關于師生知識共建的相關策略,強調知識共建的目的在于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不僅如此,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以此來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幫助小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儲備,并且在師生知識共建的過程中,教師本身也能夠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學反思,實現對于學生的密切關注,根據學生的實情,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實現語文教學水平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江元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1)
[2]程曉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對策[J].亞太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