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鵬
摘要:在初中階段,英語是一門比較實用的課程,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也成為了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因此,老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下文中,主要對英語現狀進行了分析。找到了優勢和不足之處,并且對此展開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最大化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保障了課堂質量。
關鍵詞:初中階段;英語學科;參與度;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現階段,英語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對于語言學科的學習,是每個學生的學習使命,有的學生從進入到幼兒園開始,就已經接觸到英語了,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主要是鏈接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及為以后高中英語打好基礎,因此,這個過渡階段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初中階段是學生們的關鍵時期,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跟進時代的發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出相應的教學模式,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初中階段英語課堂的現狀
從現階段來說,英語學科是比較重要的學科,學生們接觸英語的時間也比較早,有的從幼兒園開始,有的是從小學開始的,因此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是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的。但是在以往的學習中,老師們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這也出現了班級學習情況差參差不齊,進入到初中以后,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樣逐漸的減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因此,現階段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們基礎水平不一,老師節奏難以把控,導致教學效率一直無法提升。這是目前英語課堂上存在的問題,老師要注意這一現象的調整,最大化保障保障課堂質量[1]。
二、提升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們參與度的方法策略
1.設計有趣的導入環節
在對課堂教學的設計中,老師要秉持多元性、靈活性等原則,并且要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遵循教學的規律,依照課堂教學大綱,全面的開展課堂教學。課堂導入,也就是老師使用之前學過的知識來促使學生進入到新的課堂中,老師可以先設置課堂情景模式,采用講故事的方法或者是視頻的模式來導入新課,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興趣,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其此也會起到積極作用,提升了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自主的、積極的融入到課堂中。最后是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在導入環節,老師可以增加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可以播放一首歌曲,讓學生們隨著音樂的律動,進入到這一課的學習中,這樣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融入到課堂中,這就保障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2.拉近師生距離,提升老師的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一個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并且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也會積極的融合到課堂中。在班級中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喜歡老師自身的教學模式,崇拜老師的魅力,所以,在老師的課堂上,非常的積極,表現的非常好。由此可以看出,老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促使自己發展的更加多元化,以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品質來吸引學生,和學生們有效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上,老師要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并且做到公平公正,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來表現出自己,促使學生可以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這樣的模式下,可以更好的展現出老師的威嚴性,讓學生們更加信任和崇拜。
3.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
學生和老師在課堂活動中,都有積極的參與其中,學生們在第一次接觸到英語的時候,會非常的有興趣,并且積極融入到課堂中,保障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如果在教學中,學生們沒有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上,那么最大的原因是課堂知識比較難,學生們的能力不足,因此參與度也下降。因此,老師要對學生展開深入了解,清楚學生在什么時候降低了參與度,并且要分析是哪部分知識導致出現了這一情況,對學生要展開及時的引導,并且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和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這樣的情況下,老師會更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也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融入到教學中,保障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老師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要關心學生。初中生正是處在叛逆期和青春期,老師不能單單給學生傳授課堂知識,還要展開心扉和學生們進行談心,最大化解決他們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存在,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老師要很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去引導,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后,會更加的尊重老師,并且聽取老師的教誨,積極參與到課堂上,提升了學習效率。其次,要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在課堂上,老師是一名長輩,比較有威嚴性,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會改變學生的一聲。因此,老師要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這樣的情況下,就提升了學生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保障了課堂質量[2]。
4.合理開展課堂操練環節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上,新知呈現和課堂操練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學生們吸收了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并且在接下來的操練中對知識進行了鞏固,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更好的吸收課堂知識。在新知呈現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引進多媒體技術,播放相應的視頻,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進行課堂操練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的去閱讀,并且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歸納,發表出學生個人的看法,然后讓學生們展開討論和交流。此外,老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展開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老師也會對學生有更好的了解,知道學生的不足之處是哪里,并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此外,老師在設計問題時,最好是分層設計,這樣可以關照到每一個學生,提升學生的參與感。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看到了英語學科的實用性,也促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更好的鞏固知識。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們參與度的問題探索。學生們的積極性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鞏固基礎的時期,并且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有效吸收是判斷課堂效率的唯一途徑,老師要認真對待備課,并且在課堂上展開有效的講解,這是提升課堂效率的最佳途徑。但是也要考察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吸收程度,所以,老師要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保障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孟季德.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策略剖析[J].學周刊,2021(36):137-138.
[2]楊洪偉.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途徑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