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珈榕 陳子航 袁紀磊(河海大學)
格式塔心理學又被稱為完形心理學,這是因為“格式塔”一詞來源于德文“Gestalt”,意思是“形式、形狀或一種被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具體而言,它有兩種含義:①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狀或者形式;②指一個實體對知覺所呈現的整體特征,即完形概念[1]。格式塔完形理論認為,人在視知覺過程中,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有一種追求事物結構整體性或完形性的特點。格式塔完形理論對現代產品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產品的造型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產品的功能可視化表達設計提供了新的準則,使設計的中心聚向用戶的審美需求和使用體驗。
格式塔完形理論主要包含圖形與背景原則、相似性原則、連續性原則、完整閉合傾向原則等。這些理論解釋了人類的大腦是如何感知不同視覺組件,進而將其作為同一群體中的一部分[2]?;谶@些理論,設計師可以通過對產品形體、色彩、材質的塑造,實現產品功能的可視化表達。
格式塔圖形與背景原則是指: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內,有些對象凸顯出來形成圖形,有些對象退居到襯托地位而形成背景。一般來說,圖形與背景的區分度越大,圖形就越突出而成為我們的知覺對象,要使圖形成為知覺對象,不僅要具備突出的特點,而且應具有明確的輪廓、色彩和統一性。如圖1 所示,上圖白色圓形區域為圖形,黑色方形區域為背景,黑白具有極高的區分度,此時我們的知覺對象為白色圓形區域;下圖則反之,我們的知覺對象為黑色圓形區域。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運用圖形與背景原則,通過對產品形體、色彩、材質的塑造,引導用戶視線聚焦在突出的設計要點上,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產品的功能特點。

圖1 圖形與背景
圖形與背景關系的控制主要體現在輪廓、色彩和統一性設計上。如圖2 所示,美的MF-WZN3201 空氣炸鍋的控制面板獨立為一塊黑色方形區域,與白色的機身明顯區分開來。該控制面板設計滿足①輪廓清晰完整,為方形;②色彩突出顯眼,與機身色彩對比強烈;③整體統一協調,面板中央為溫度顯示,觸控icon 布局在四周。這樣的設計能夠幫助用戶快速識別產品的功能區域,達到產品人機交互準確、用戶操作便捷的效果。

圖2 美的MF-WZN3201空氣炸鍋
格式塔相似性原則是指:我們通常把那些明顯具有共同特性(如形狀、運動、方向、顏色、大小等)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如果各部分的距離相等,但顏色有異,那么顏色相同的部分就容易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如圖3 所示,圖中有圓形、方形兩種形狀;黑色、藍色兩種顏色。當我們觀察時,總是習慣把黑色的圓形歸為一類,黑色的方形歸為一類,藍色的圓形歸為一類。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運用好這種視知覺習慣,可以更直白地傳達產品的功能分區信息。同時,相似形狀和相同顏色的設計也可以減少產品的特征元素,避免元素冗雜造成視覺上的不良體驗,有助于傳達精致簡約的設計理念。

圖3 相似性
格式塔相似性原則被廣泛應用于產品的功能按鍵設計中。如圖4所示,從左到右分別為任天堂系列游戲機GAME BOY(1989 年)、3DS(2011 年)、SWITCH LITE(2019年),任天堂游戲機經歷了30 多年的演變,盡管機身外觀發生了巨大改變,其按鍵設計卻無太大變化,以十字方向按鍵和圓形組合按鍵為主,仍然貫徹著格式塔相似性原則。以最新機型SWITCH LITE 為例,如圖5 所示,其按鍵組成包括:十字方向按鍵、ABXY 游戲按鍵、搖桿按鍵、輔助按鍵、開關/截屏按鍵。十字方向按鍵為獨立功能分區,起到控制游戲平面方向和選擇的作用,因此設計成獨特的十字形狀作為區分;ABXY 按鍵為同一功能分區,起到實現游戲功能的作用,因此進行了“圓形”相似組合設計;搖桿按鍵為獨立功能分區,起到控制游戲立體方向和選擇的作用,因此設計成獨特的圓帽形狀作為區分;輔助按鍵為同一功能分區,起到輔助游戲系統設置的作用,因此進行了“+/-”相似組合設計;開關/截屏按鍵不是同一功能分區,因此做了“圓形”和“方形”的差異化設計,但為了整體界面布局美觀,這兩個按鍵設計成了相同大小。如圖6 所示,在界面布局上,SWITCH LITE采用了對稱設計。十字方向按鍵與ABXY 游戲按鍵中心對稱,兩個搖桿按鍵中心對稱,這三個功能分區作為主體布局在界面中央;而兩個輔助按鍵水平對稱,開關/截屏按鍵水平對稱,這三個功能分區作為次要部分布局在界面四周。無論是按鍵設計還是布局設計,SWITCH LITE 的設計師始終以功能分區為主線,將格式塔相似性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既完成了產品功能可視化表達的設計目標,也滿足了用戶的審美需求,優化了使用體驗。

圖4 任天堂系列游戲機

圖5 任天堂SWITCH LITE 按鍵簡圖

圖6 任天堂SWITCH LITE 按鍵布局簡圖
格式塔連續性原則是指:在視覺范圍內,觀察對象在空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讓人在腦海中產生視覺延展與視覺封閉的現象[3]。如圖7 所示,上曲線缺少了一小段,下曲線則是由一小段一小段構成的,這兩者都會讓我們產生曲線是連續的感覺,這是因為我們的視知覺系統自動將缺少的部分補全了,即視覺封閉現象。同時,根據曲線的彎曲形狀,我們會產生曲線左側向下延伸,右側向上延伸的視覺傾向,即視覺延展現象。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運用連續性原則可以使產品的組成要素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給用戶穩定和諧的視覺印象。

圖7 連續性
如圖8 所示,江淮嘉悅X7 車型的進氣格柵分隔板凸出部分采用了分段式設計,將一段曲線分為三段,相比單一的一段曲線,造型上更加活潑豐富,同時三段曲線保持了共線狀態,在視覺上呈現了很好的連續性,在分割中又保持了統一[4],增強了進氣格柵的用戶識別性與視覺穩定性。

圖8 江淮嘉悅X7車型
完整閉合傾向原則是指:知覺印象隨環境而呈現最為完善的形式,彼此相屬的部分,容易組合成整體;反之,彼此不相屬的部分,則容易被隔離開來。有時候,知覺場的刺激在結構上看并不完整,但只要知覺域中的主要認知條件存在,知覺者常運用自己的經驗,主動地為之補充刺激物之間的關系,形成整體特征,從而獲得有意義的或合乎邏輯的知覺經驗[5]。
如圖9 所示,該圖形從結構上來講是不完整的,由碎片化的元素構成,但經過視知覺系統的處理,會被我們看成一個白色三角形壓在三個黑色圓形之上。這種完整閉合傾向在所有感覺中都起作用,它為知覺圖形提供完善的定界、對稱和形式[6]。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運用完整閉合傾向原則,將不完整狀態的形體展現給用戶,讓用戶的視知覺系統自動補全形體的隱喻信息,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使產品獲得更大的競爭力。同時,當產品的功能和用戶視知覺系統所補全的信息相匹配時,將形成用戶與產品之間的默契,提高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度。

圖9 完整閉合傾向
格式塔完整閉合傾向原則在產品包裝設計上有充分的應用。如圖10 所示,該葡萄酒的瓶貼采用了大板塊幾何圖形拼接的設計,由酒滴狀的圖形將這些幾何圖形分割開。從結構上看,這些幾何圖形是碎片化的,然而,用戶在觀察時會將它們自動連接起來,產生酒滴穿透幾何圖形的感覺[7]。這種設計從視覺上增強了用戶對酒的感知,使用戶在飲用之前就產生酒滴順喉而下的聯想,進而激發用戶的購買欲望。

圖10 葡萄酒包裝
格式塔完形理論從心理學角度詮釋了人類視知覺系統對視覺信息的感知與處理方式,其涵蓋的圖形與背景原則、相似性原則、連續性原則、完整閉合傾向原則等在產品設計中都有廣泛應用。通過對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應用格式塔完形理論,可以有效把握用戶心理習慣,再通過對產品形體、色彩、材質的塑造,實現產品功能的可視化表達,引導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這樣的設計策略能夠滿足用戶的審美需求,優化使用體驗,進而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