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余 敏,魏曉陽,鄧及勇
(1.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2.武漢市江夏區明熙小學,湖北 武漢 430200)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家庭成員人人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標志,由此,家庭體育不僅是對學校體育的一個很好的拓展和補充,家庭成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也是《全民健身綱要》貫徹落實的集中體現,在促進全民健康、助力實現健康中國方面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1]。本研究從大學生居家期間家庭體育鍛煉參與率、鍛煉時段、鍛煉時長、鍛煉形式等內容著手[2],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了解湖北省大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的結合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家庭體育鍛煉,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助力全民健康實現[3]。
本研究以湖北省大學生為主要對象,遴選了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民政職業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四所(兩所專科、兩所本科)高校在校大學生為主要調研對象。
主要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走訪座談法、數理統計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青少年家庭體育鍛煉的相關文獻和分析材料,綜合分析國內外關于家庭體育鍛煉研究領域的相關成果,為調研結果分析提供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開展湖北省大學生居家期間家庭體育鍛煉(含鍛煉參與率、時段、時長、形式等)的問卷調查。問卷采用網絡調查形式,編制好問卷,并通過問卷網生成鏈接(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kL6d/#《湖北省青少年居家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表》)進行發放。
2.2.3 走訪座談
對部分調研對象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2.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SPSS22軟件對調查問卷及走訪數據數據進行統計對比。
從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表1)可以看出:四所學校共計1641人參與了問卷調查,男、女性別總人數比例為2∶1。其中不論男女生,居住區域為武漢市的學生人數占比為最高,其次為黃岡市。
表1 調查對象的性別與居住區域情況
3.2.1 體育鍛煉參與率
從表2的數據統計表可以看出80%以上的大學生在居家期間都進行了體育鍛煉,其中男生鍛煉的人數百分比比女生略高。
表2 居家期間是否開展鍛煉統計
總結可知:學生居家期間都比較重視鍛煉,且有不同程度的鍛煉,相對女生男生更愛運動。
3.2.2 鍛煉時段及時長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不論男生,女生選擇鍛煉時間段在19:00~21:00的人數為最多,男生人數比例達20%,女生比例達28%,選擇鍛煉時間段在21:00以后的人數最少。而對其他時間段的選擇,男女生略有差異,比如鍛煉時間段在14:00~16:00這選項,在男生的選擇百分比中排第二,在女生中排第三;時間段在9:00以前和16:00~18:00的選項在男生的選擇百分比中并列第三,但是在女生的選擇中分別排第四,第二。
表3 不同時間段學生居家鍛煉情況的統計
從圖1也可以看出說明男女生在鍛煉時間段上的選擇是有差異性的,女生的選擇集中在14:00~21:00這個時間段。
圖1 不同時間段學生居家鍛煉情況統計
總結可知:學生大都喜歡在19:00~21:00期間進行鍛煉,21:00以后基本不會鍛煉。
從表4可以看出,男生中鍛煉時長百分比最高是30 min~1 h,比例為45%,其次是30 min以內,比例為36.4%,最少的為2 h以上,比例僅為8.6%;女生中鍛煉時長百分比最高是30 min以內,比例為51.5%,其次是30 min~1 h,比例為43.2%,最少的為2 h以上,比例僅為1.6%。
表4 學生居家鍛煉時長統計
從圖2可以看出男生喜歡鍛煉時長在30 min~1 h內,女生更喜歡鍛煉時長在30 min內。
圖2 學生居家鍛煉時長統計
總結可知:1 h以內的運動時長比較適合學生。
3.2.3 鍛煉時家長陪伴情況
表5可以看出,男生居家鍛煉期間,偶爾陪伴的家長比例最高,為61.2%,沒有陪伴的為29.9%,經常參與的為8.9%;女生居家鍛煉期間,偶爾陪伴的家長比例最高,為49.1%,沒有陪伴的為37.8%,經常參與的為13.6%.
表5 學生居家鍛煉期間家長陪伴情況
總結可知:在學生居家鍛煉期間,部分家長有陪伴,但是比率很低。說明在學生家庭鍛煉中,家長是缺位的。
3.2.4 居家鍛煉的形式統計
從表6可以看出:針對跳繩來講,女選擇跳繩的比例25.94%,明顯高于男的選擇比例17.78%。針對跑步來講,女選擇跑步的比例29.11%,明顯低于男的選擇比例47.45%。針對球類運動來講,女選擇球類運動的比例18.02%,明顯低于男的選擇比例31.95%。針對其他來講,女選擇其他的比例57.43%,明顯高于男的選擇比例49.47%。
表6 學生居家鍛煉形式統計 人(%)
從圖3、4可以看出,其他的選項比例最高,在可選項目中跑步排第一位,其次是球類運動,跳繩第三,舞蹈比例最低。男生喜歡鍛煉形式主要以跑步和跳球類運動為主,女生喜歡的鍛煉形式主要是跑步、跳繩,同時男女生不滿足可選運動項目,以其他形式開展了鍛煉。
圖3 學生家庭體育鍛煉形式選擇條形統計
總結可知:在學生居家體育鍛煉中,50%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跑步、球類運動、跳繩形式開展的,50%的學生不滿足于給出的6個選項,采用了其他形式開展鍛煉。
3.2.4 居家鍛煉的目的統計
從表7及圖5可以看出:男選擇強身健體的比例51.98%,明顯高于女的選擇比例32.52%。女選擇瘦身減肥的比例42.80%,明顯高于男的選擇比例21.51%。
圖4 學生家庭鍛煉運動形式百分比匯總柱形
表7 不同性別學生居家鍛煉鍛煉目的卡方統計
圖5 不同性別學生鍛煉目的統計柱形
總結可知:不同性別樣本對于鍛煉目的全部均呈現出顯著性差異,男生以強身健體為主,而女生以瘦身減肥為主。
3.2.4 居家鍛煉教師指導情況
從表8可以看出:在學生居家體育鍛煉期間,教師參與指導率非常低,說明學校體育教育與家庭體育鍛煉并沒有很好的結合。
表8 學生居家鍛煉期間教師指導情況
根據上述分析,調查總結如下:
(1)學生居家期間有體育鍛煉需求。根據分析結果可知:80%以上的大學生在居家期間都有不同程度的家庭體育鍛煉。說明學生在居家期間有體育鍛煉意識和需求。
(2)學生居家期間體育鍛煉時間段相對固定,且男女生之間有差異。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學生大都喜歡在19:00~21:00期間進行鍛煉,部分男生會選擇在上午9:00以前鍛煉,21:00以后基本不會鍛煉。
(3)學生居家期間體育鍛煉時長相對固定,且男女生之間有差異。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大部分男生學生居家期間會進行1 h以內的體育鍛煉,女生會進行30 min以內的體育鍛煉。
(4)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時,家長處于缺位狀態。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在學生居家鍛煉期間,部分家長有陪伴,但是比率很低。
(5)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的形式豐富多樣。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學生居家鍛煉的形式比較多樣,在可選項目里主要集中在跑步、跳繩、球類運動。
(6)學生居家期間體育鍛煉目的相對固定,且男女生之間有差異。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大部分男生是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女生是以瘦身減肥為主,極少部分學生是以提高體育成績為主要目的。
(7)學生家庭體育鍛煉時,教師處于缺位狀態。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在學生居家體育鍛煉期間,教師參與指導率非常低,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并沒有很好的結合。
4.2.1 加強家庭體育鍛煉意義的宣傳
雖然有80%的大學生進行了家庭體育鍛煉,但是仍有20%的學生沒有開展鍛煉,家庭體育是對學校體育的一個很好的拓展和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技能和體質[4],特別是后疫情時代,更應引起所有人的關注。因此,應大力宣傳家庭體育鍛煉意義,鼓勵并要求所有的大學生居家期間都能進行家庭體育鍛煉。
4.2.2 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生體育鍛煉中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中榜樣的力量、家庭經濟和家長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認識都對學生形成影響[5]。有數據表明,若是家長參與學生的體育鍛煉中,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鍛煉被肯定,支持,鍛煉更有效果[6]。同時家長參與同時也能增進親子感情,提高健身意識和知識。因此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體育鍛煉中[7]。
4.2.3 依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建立學生、學校、家庭體育鍛煉的聯動機制
學校認真完成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和家長[8];學生應結合自身體質健康測試情況及自身鍛煉目的制定鍛煉計劃,并開展實施[9];學校應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及學生居家鍛煉的特點和需求,出臺相關辦法、政策和措施,完善課后體育鍛煉的指導與展開,提升學生體質。比如可實施“暑假體育作業”[10],并將其納入學分中;開展假期家庭體育鍛煉打卡賽等[11]。家長應重視學生體質測試結果,鼓勵支持積極參與學生的體育鍛煉中,并將學生居家期間的鍛煉情況如實反饋給學校,這樣三方依托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達到聯動效果[12]。
要想實現全民健康,家庭體育鍛煉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的家庭體育鍛煉離不開家庭和學校,家長和學校都應高度重視,并加強對話,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則是很好的對話窗口,應以此為載體建立聯動機制[13],做到學生校內、校外、家里、家外都能正常鍛煉,有人指導、有效鍛煉才能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常態化[14],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提升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