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財 程軍
雙向情感障礙是臨床常見精神疾病,是指精神和情感出現躁狂或者抑郁等異常行為。患病后患者會出現情緒異常低落或者高漲,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同時又具有高致殘率,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針對雙向情感障礙疾病,臨床及時科學診斷、合理治療是疾病預后改善的關鍵。患者在發病過程中通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和活動增多,同時思維奔逸出現典型躁狂表現,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只表現出精神問題,病情嚴重患者有著致殘的可能。目前臨床上針對該病常采取心境穩定劑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主要治療目的是對患者情緒的環形變化進行阻止,從而維持情感的平穩。本院將45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齊拉西酮聯合碳酸鋰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 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數字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齡(32.85±2.52)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齡(34.11±1.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雙向情感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同時均未采取規范化精神藥物治療,并且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全部符合《ICD-10》中有關臨床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確診標準,所有患者年齡<60 歲,BRMS 評分均>15 分[2];獲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后開展此次研究。排除標準:排除藥物過敏及酒精過敏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病癥患者;排除過敏體質患者;排除精神分裂患者;排除因心腦和軀體疾病導致精神障礙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碳酸鋰(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455)治療,初始劑量為250 mg/d 口服,之后根據患者身體恢復情況對劑量進行調整,一般為750~1000 mg[3]。治療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2 個療程。患者在用藥期間如果出現頭暈或者是胃腸道消化不良等異常表現需立即上報醫師。患者出現無法忍受情況,可以酌情減少藥物劑量。此外由于碳酸鋰在用藥過程中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反應,需要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血液鋰的含量監測,并且檢查肌氨酸酐,結合患者臨床表現適量科學用藥[4]。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齊拉西酮(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61142)聯合碳酸鋰治療,碳酸鋰使用方法和對照組相同;齊拉西酮初始劑量為10 mg/次,2 次/d 口服;給藥時間為用餐時,服藥過程中每隔2 d 增加20 mg 劑量,確保10 d 內藥物使用劑量控制為100~160 mg,依照患者實際情況對劑量進行調整[5]。治療4 周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2 個療程。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失眠,可以給予氯硝西泮1 mg 改善睡眠質量。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該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或者是心境穩定劑。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效果 采用楊氏躁狂量表(YMRS)以及臨床總體印象量表(CGI)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分為顯效(BRMS 的減分率>60%)、有效(BRMS 的減分率為30%~60%)、無效(BRMS 的減分率<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BRMS 評分 采用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量表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低癥狀改善越明顯[4]。
1.3.3 不良反應 主要包括眩暈、頭痛、惡心、乏力等。
1.3.4 PANSS 評分 采用PANSS 對患者整體癥狀進行評估,該量表主要包括陽性癥狀(7~49 分)、陰性癥狀(7~49 分)及一般精神(16~112 分)3 個條目,分值越低代表患者整體癥狀越輕[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BRMS評分對比 觀察組BRMS評分為(16.14±6.11)分,對照組為(21.22±8.21)分;觀察組BRM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330,P=0.001<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2.4 兩組PANSS 評分對比 觀察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一般精神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PANSS 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PANSS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雙向情感障礙作為以情緒異常低落或高漲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后既有可能出現單獨躁狂表現,也有可能混合發作,其具有復雜性以及間歇性等特點,臨床診治難度較高,診斷率和治療率都較低。并且該病有著較高的復發率,臨床數據表明,該病是精神障礙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6]。雙向情感障礙的發病因素尚無完全明確,一般認為其與社會環境、遺傳以及其心理因素有關,根據患者的發作特點,臨床上將該病分為抑郁發作、躁狂發作以及混合發作[7]。關于該病現階段只能采用藥物控制病情進展,減少躁狂發作,特殊患者也可聯合電抽搐治療。
齊拉西酮作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其具有臨床非典型的特點,藥物性質上屬于D2受體和5-羥色胺(5-HT)阻斷劑,目前該藥物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上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8]。該藥物在使用中對多巴胺受體能夠產生較大的親和力,并且通過多巴胺拮抗發揮出抑制精神分裂的作用,對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的發作進行很好緩解。除此之外該藥物在實際應用中針對腎上腺素受體也能產生較強的親和力,能夠改善患者情感異常,并且提高患者認知水平。相對于其他藥物,該藥物不良反應較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很少出現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證[9]。齊拉西酮整體生物利用率較高,患者服用后在機體內不會出現明顯的儲蓄,對機體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BRM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及一般精神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齊拉西酮聯合碳酸鋰治療相比單純使用碳酸鋰治療療效更顯著。這主要是因為齊拉西酮對 5-HT1A受體能夠產生激動作用,能很好的抑制去甲上腺素和突觸對5-HT 的再攝取作用。在促進躁狂癥狀明顯改善的同時避免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將碳酸鋰和齊拉西酮聯合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中,能夠在提高治療效果基礎上降低不良反應出生率[10]。對多巴胺受體作用進行很好抑制,緩解患者幻覺、興奮以及躁動等癥狀,同時增加患者對碳酸鋰的敏感度,將治療效果最大化。
綜上所述,采取齊拉西酮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確切療效,能有效緩解躁狂癥的相關癥狀,同時有足夠的安全性,患者恢復更佳,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