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娜
胃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1]。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需要為患者實施科學的治療[2]。按照中醫辨證觀點來看,胃潰瘍屬于脾胃虛寒、胃脘痛范疇,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腹痛、反酸等癥狀,因而需要及時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3]。予以患者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4]。本研究選取82例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法對胃潰瘍患者的效果及對胃黏膜bFGF 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2例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齡(65.63±3.3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齡(66.68±3.5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患者本人及家屬知情,簽署研究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西藥治療。具體如下:泮托拉唑(浙江震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960)40 mg+0.9%氯化鈉注射液(江蘇因倍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180)100 ml,靜脈滴注,1 次/d,持續治療2 周。艾司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955),口服,2 次/d,40 mg/次,早晚飯后1 h 服用。持續治療2 周。
1.2.2 實驗組 實施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具體如下:①組方:黃芪20 g,白芍15 g,桂枝和炙甘草各5 g,大棗5 枚,生姜3 片。②方劑處理:上述藥物水煎煮,取汁100 ml,分兩次服用。③組方加減:對返吐清水患者可加入半夏、干姜以及陳皮,對反酸嚴重患者可加入黃連和烏賊骨,對胃寒者可加入附子理中丸調和。持續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胃黏膜bGFG 水平。療效判定標準:依照《中藥新藥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胃潰瘍癥狀消失,患者體征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胃潰瘍癥狀有改善,體征逐漸恢復正常;無效:患者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黏膜bGFG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黏膜bGFG 水平對比(,pg/m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黏膜bGFG 水平對比(,p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胃潰瘍在現階段臨床研究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影響其自身健康,因而需要為患者選定科學的治療方案[5]。通過中醫辨證分析后,能夠了解誘發患者發病的因素,可以通過中藥調和,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對緩解患者病情有一定幫助。在中醫學分析中得出,胃潰瘍屬于胃脘痛,是由于患者自身氣血循環不暢,引起的下腹部疼痛,并且有風邪入侵。因而在給予患者治療指導中,應該主張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治療。通過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其中,黃芪、白芍為滋補藥物,桂枝和甘草為修復藥物,而生姜和大棗則主要為調和作用,能夠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緩解患者自身病癥,且能夠幫助患者消除腹部疼痛,為患者胃潰瘍癥狀改善奠定基礎。同時在患者治療中,通過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能夠幫助患者調節相關指標。總體來看,胃潰瘍患者治療中,予以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滿足患者自身治療需求。
李培權[6]指出,當前臨床研究中對于胃潰瘍治療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中醫給藥能夠滿足患者自身的治療需求,有效的為患者病情控制和緩解奠定基礎,所以能夠得到患者認可。雷軍[7]的研究指出,黃芪建中湯是一種滋補溫和的治療藥物,在現有臨床治療中該藥的用藥價值較高。尤其是在胃潰瘍患者治療中,經該藥治療后,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病癥,患者治療有效率能夠達到95.00%以上,說明該藥的應用價值非常高。張雪[8]經研究指出,在現階段社會發展中,患有胃潰瘍的人數在不斷增多,很多患者在發病后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臨床癥狀。通過中醫辨證分析后,為患者實施中藥治療臨床有效性較高,相關的癥狀改善效果突出。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研究成果相符,表明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對胃潰瘍患者治療的效果比較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56%,高于對照組的82.9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胃黏膜bGFG 水平(39.25±2.56)pg/ml 高于對照組的(23.12±1.98)pg/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為患者實施中醫治療的價值是非常高的,可以滿足患者治療需求。
綜上所述,胃潰瘍患者采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滿足患者的自身治療需求,對維護控制患者治療指標有一定幫助,所以可推廣到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