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婧
摘要:2020年,中國"兩憂三保"和"全面扶貧"的扶貧目標進程已經結束。精準把握扶貧各項工作的開展進度和工作效率,直接程度關系著達到全面融入建設建成小康社會重大目標任務能否如期圓滿實現。基于此,本文主要通過深入研究扶貧國家政策審計的內在基本運行機制,研究扶貧國家政策審計對精準攻堅脫貧國家政策實施執行的積極促進作用,并針對現行精準攻堅扶貧國家政策在具體實施執行過程和政策審核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分別提出了一些改進政策建議。
關鍵詞:國家項目審計;扶貧項目審計;脫貧攻堅
一、引言
2020年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會議確定的今年全國832個重點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目標摘帽,全國全年脫貧精準攻堅行動目標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精準政策脫貧優惠政策精準執行落實過程中,國家有關審計部門落實有效落地、促進扶貧自己有效使用和項目高質量管理、查處貪腐問題、促進政策完善,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
近年來,扶貧審計相關理論也在不斷深入,開展了扶貧資金審計、扶貧政策跟蹤審計以及扶貧政策與其他政策、制度、戰略的關系審計等一些列方面的研究,還研究了與扶貧審計相關的技術方法、組織方式、國際比較等。許莉(2019)、寇永紅(2014)、劉霞等(2018)等負責人深入研究了精準扶貧專項財政資金預算審計工作現狀,包括扶貧財政資金預算審計工作績效和精準扶貧財政專項資金預算審計等不同程度方面;劉國城和黃崑(2019)、陶雨婷和陶媛婷(2020)從審計問責工作視角深入查找目前主要存在于精準產業扶貧優惠政策實施落實檢查跟蹤中和審計檢查問責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
基于以上文獻,我們可以看到:一是理論研究基本符合審計機關扶貧工作的實際需要,主要是針對具體扶貧審計項目中遇到的扶貧審計內容、目標、方法和指標體系等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建議。第二,雖然不少學者認為審計機關通過扶貧審計能夠有效幫助實現扶貧目標,但對國家審計在扶貧中的作用進行總結性研究的很少,對如何開展鄉村振興審計的前瞻性研究也很少。
二、國家審計運行內在機制
審計監督管理體制不斷改革和行政審計機構運行機制不斷優化,為充分發揮行政審計在國家監督管理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主導作用已經奠定了一個制度性的基礎。本文主要結合當前我國現代國家網絡審計的發展現狀,對現代國家網絡審計業務協調管理模式體系建設、大數據時代國家網絡審計體系建設和現代國家網絡審計服務質量安全保障等三個主要方面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
(1)發揮國家行政審計局的協同協調作用。目前,研究者的視角主要方向包括信息網絡技術應用、信息服務平臺和腐敗問題治理。基于審計協同工作學習的理論,王慧金和馬泰林(2017)通過研究梳理我國政府部門審計與腐敗問題治理的邏輯關系,發現各級政府部門審計治理機關和政府審計治理對象之間在腐敗問題治理發展過程中共同發揮著積極引導作用。
(2)大數據審計。大數據審計是現代審計發展的必經之路,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持與保障(劉國城和王會金,2017)。在大數據國家審計研究方面,第一,國外有關大數據與審計的研究比較分散。Helen等(2015)分析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師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生成審計證據與整合審計過程。
(3)不斷提升國家一級行政審計管理服務體系質量。審計工作發展質量與否穩定是直接因素關系著能否達到如何提高全國審計主督監察機關法律政治形象威信和水平推動全國審計監督機關監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一個衡量指標因素(王月堂、黃榮兵,2008)。協同機制的運用和大數據國家審計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審計質量的提高。
三、國家財政審計對相關政策實施落實的重要監督指導作用
主要從接受國家財政審計部門監督指導促進精準產業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促進國家生態環境文明城市建設、促進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項目債務管理風險以及國家促進特色鄉村經濟振興發展戰略措施落實等四個方面,研究了當前國家財政審計對扶貧政策措施落實的重要監督指導作用。
(1)會同國家稅務審計行政監督部門促進精準產業扶貧相關政策貫徹落實。目前精準產業扶貧政策實施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集中體現在精準扶貧項目政策實施落實的高度精準性、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安全性和精準扶貧重點項目的實施績效性三個關鍵方面(劉靜,2016)。在企業扶貧重點項目的實施績效性評價方面,存在未建立健統一化的扶貧項目績效定價評估檢測制度等突出問題。
(2)協助國家規劃審計行政監督部門促進國家生態社會文明體系建設。現有學術文獻已對我國環境災害審計的基本理論實踐基礎和基本審計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張以寬,2003)。還有部分國外學者將經濟環境效益經濟學核算理論、大循環經濟成本核算理論和外部性成本理論等也將其納入經濟環境效益審計的重要理論研究基礎之中。
(3)協助國家債務審計行政監督部門化解地方政府企業債務負擔風險。近年來,政府性企業債務管理風險日益嚴重成為各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綜合防控的工作重點,如何有效化解各類政府性的債務風險是各項工作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宋夏云等(2006)學者認為,國家債務審計在促進地方大型政府性企業債務機構風險管理中分別具有債務信息來源甄別和債務風險監測預警兩兩個方面的重要研究功能。
(4)會同國家各級審計行政監督部門促進我國鄉村經濟振興發展戰略有效落實。呂勁松和黃崑(2018)基于當前實施我國鄉村發展振興扶貧戰略和推動打好精準產業脫貧落實攻堅戰的主要政策審計背景,針對實施鄉村發展振興扶貧戰略主要實施內容及鄉村扶貧政策審計工作目標準確定位,提出了通過創新方式完善鄉村扶貧項目審計的政策實現有效路徑。
四、國家審計促進精準脫貧政策落地
通過針對政策提出跟蹤和無法執行情況審計,審計管理機關能夠了解和及時掌握提出政策無法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提出政策無法執行中可能存在的政策問題和管理障礙,分析提出政策無法執行的障礙原因,研究針對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問題和障礙原因提出審計工作建議,并進行督促整改,以推動落實"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為突破口,落實扶貧攻堅政策措施。
一是圍繞"兩不愁三保"的基本任務目標,確保重點任務準確落地。審計機關圍繞"三包"短板,對教育扶貧、農村飲水安全等進行審計,揭示影響"三包"的問題,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從審計部門看,2019年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實施公告中反映的"兩不愁三保"審計問題主要包括衛生、教育等政策不到位,享受無醫療、無教育的扶貧政策和農村危房改造、飲用水不合格等問題。
二是重點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等定向扶貧政策的落實,確保政策執行的準確性和效果。審計財政部門通過依法組織扶貧政策實施跟蹤調查審計、扶貧項目審計、專項資金審計,重點對農村產業社會扶貧發展政策、生態環境扶貧發展政策等重要內容事項進行跟蹤審計。2019年,審計審查部門首次公布出的國家重大產業政策措施及其執行結果情況也是審計審查結果中主要反映的重點。
三是以易地扶貧搬遷為重點,推動搬遷范圍、標準和后續政策的精準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是國家投入最大的扶貧政策,也是扶貧審計的重點內容。2019年,審計復核部門首次公布二季度有關國家重大經濟政策措施制定執行復核情況及經審計復核結果,反映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違規收取住房建設定金和征地費問題。
五、結論與建議
目前,精準扶貧政策執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政策執行方面,普遍存在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部分結果公告反映了扶貧效果不實的問題;二是在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扶貧資金缺乏統籌整合,導致扶貧資金閑置、扶貧資金使用不力、違規套取扶貧資金等問題;三是在扶貧項目建設和管理方面,項目進度慢、績效差現象明顯。同時,也可以看出,目前精準扶貧政策執行情況的跟蹤審計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具體表現為:審計滯后效應明顯,全過程跟蹤審計有待改進;審計重視合法合規審計,政策執行審計有待完善;審計問責和披露力度不夠,后續問責和后續整改有待完善。
參考文獻:
[1]朱智鴻.扶貧政策跟蹤審計探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0):75-79.
[2]胥毅.新常態、新理念下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研究[J].審計與理財,2016(10):16-17.
[3]陶媛婷,王帆.精準扶貧政策跟蹤審計的問責方式與路徑[J].財會月刊,2019(17):124-129.
[4]劇杰,莊碧琛.扶貧政策跟蹤審計實踐總結與思考——基于2016—2018年審計結果公告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6(24):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