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朝鮮志》編纂考

2022-01-08 08:15:44楊勝祥
古代文明 2022年1期
關鍵詞:明朝

楊勝祥

關鍵詞:《朝鮮志》;編纂;明朝;朝鮮王朝;《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朝鮮志》二卷,簡明記載朝鮮地理,被收入《四庫全書》地理類。1《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分六大綱為經,曰京都,曰風俗,曰古都,曰古跡,曰山川,曰樓臺”,又言“敘述亦皆雅潔”、“足備輿記之一種”。2此外,《四庫全書總目·地理類存目》載有《朝鮮國志》一卷,言其門目“所存惟京都、風俗、山川、古都、古跡五門”,3乃是《朝鮮志》同書之別本。4《四庫全書總目》兩處提要皆“不著撰人名氏”,只推定作者是明中葉以后的朝鮮人。《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南京圖書館藏《朝鮮國志》,則因誤讀管庭芬手跋,誤作“明黃洪憲撰”。5近年陸續出版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朝鮮史料匯編》《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等叢書,都先后影印《朝鮮志》,亦未明晰作者及編纂情況,以致此書史料的可靠性仍存在疑問。本文將考察《朝鮮志》的作者、編纂背景、史源和傳播面貌,以期有益于學界。

(一)《朝鮮志》現存版本概況

《朝鮮志》現存多種版本,大致可分3種系統。

一為二卷本《朝鮮志》。主要藏本包括:(1)國家圖書館藏明鈔本(善本書號:04037),存《朝鮮志》下卷殘卷,《四庫提要著錄叢書》據以影印;(2)清乾隆間鈔《四庫全書》本;(3)清嘉慶間南匯吳氏聽彝堂刻《藝海珠塵》本,《叢書集成初編》據以排印;(4)國家圖書館藏清諸城劉氏嘉蔭簃鈔本,1《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朝鮮史料匯編》據以影印;(5)清末錢塘丁氏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本,杭州出版社影印《文瀾閣四庫全書》據此影印;(6)國家圖書館藏民國間鈔本(索書號:地932/999),據其卷端題署,乃抄自《藝海珠塵》本;(7)日本大阪府立中之島圖書館藏鈔本(索書號:韓9-3),據其卷末題跋,系朝鮮人抄自《藝海珠塵》本。

二為《朝鮮志》節錄本。藏本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琴川鄭氏青玉山房刻《舟車所至》本,為鄭光祖從二卷本《朝鮮志》節錄而來。

三為一卷本《朝鮮國志》。藏本有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歷刻本,與《四庫全書總目·存目》所載《朝鮮國志》在書名、卷數和內容方面全合。2

依據原書卷端題署,或通過序跋信息進行考證,是確定書籍作者的常見方式。但以上現存明清諸本,前后皆無序跋,卷端不題撰人。

(二)四庫進呈書目載錄《朝鮮志》作者為蘇贊成

現存原書既不可據,則解決《朝鮮志》的作者問題,可從目錄學上尋找線索。《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朝鮮志》為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3《四庫全書總目·存目》所載《朝鮮國志》則為兩淮鹽政采進本。4乾隆間纂修《四庫全書》,各地進呈遺書之時,按規定開具書目,并粗擬各書大意,以供四庫館甄選采錄。今可參考的全國性進呈書目有《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和《涵芬樓秘笈》排印涵秋閣本《各省進呈書目》,以及吳慰祖校訂《四庫采進書目》。檢《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浙江省第五次書目》:“《朝鮮志》二卷,明蘇贊成著,一本。”5《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兩淮鹽政李呈送書目》:“《朝鮮國志》一卷,一本。”6《各省進呈書目·浙江省第五次范懋柱家呈送書目》:“《朝鮮志》二卷,明蘇贊成著,一本。”7《各省進呈書目·兩淮鹽政李呈送書目》失載。《四庫采進書目·浙江省第五次范懋柱家呈送書目》:“《朝鮮志》二卷,明蘇贊成著,一本。”8《四庫采進書目·兩淮鹽政李呈送書目》:“《朝鮮國志》,一本。”9又,地方進呈書目《浙江采集遺書總錄》云:“《朝鮮志》二卷,寫本。右明朝鮮蘇贊成撰。嘉靖間,侍讀華察奉使時,其國令贊成為此冊以獻。備載國中山川古跡風俗。末有姚咨跋。”10以上進呈書目指出《朝鮮志》作者為明代朝鮮人蘇贊成。《文選樓藏書記》卷三載《朝鮮志》,說法相同。

《藏園群書經眼錄》記兩淮鹽政采進本《朝鮮國志》,不題撰人,亦無序跋信息。12蓋兩淮鹽政采進本與現存諸本同,前后皆無序跋,卷端不題撰人。故進呈書目關于兩淮鹽政采進本《朝鮮國志》并不著作者姓名。

再來看天一閣進呈本《朝鮮志》。編于清初的《天一閣書目》可反映乾隆三十八年(1773)范懋柱進呈書籍給四庫館前天一閣的藏書情況,其目《裔夷》載:“《朝鮮志》,一本。”1呈書之后,范氏后人清理藏書,編為《四明天一閣藏書目錄》,“辰字號廚”著錄:“《朝鮮志》,一本,抄。”2天一閣進呈書籍并未發還,該《朝鮮志》應是進呈后天一閣留存的副本。嘉慶八、九年間(1803—1804),浙江巡撫阮元登閣觀書,命范邦甸編成《天一閣書目》,對該副本《朝鮮志》有詳細記錄:“《朝鮮志》二卷,烏絲欄鈔本,不著撰人名氏。”3范邦甸編《天一閣書目》,著錄每書作者,時或介紹序跋、內容,而于《朝鮮志》則謂不著撰人。

四庫進呈書目載《朝鮮志》作者為蘇贊成,特別是《浙江采集遺書總錄》言之詳盡,當是據天一閣進呈本《朝鮮志》而來。而范邦甸編《天一閣書目》,對于天一閣進呈本《朝鮮志》之副本不著撰人。證明作者蘇贊成的說法不來自封面、卷端這樣的顯著位置。《浙江采集遺書總錄》記載的天一閣進呈本《朝鮮志》“末有姚咨跋”,4成為作者蘇贊成說最有可能的出處。考姚咨,字舜咨,明嘉靖間無錫人,與華察、施漸、王懋明相往還,時號“錫山四友”。5因此,《浙江采集遺書總錄》稱《朝鮮志》作者蘇贊成,系華察出使朝鮮時“其國令贊成為此冊以獻”,頗有依據,必自卷末姚咨跋而來。

姚咨喜藏書,亦喜抄書,所抄為世所重,稱“姚抄”。6天一閣鈔本中不乏有從姚咨處借錄者。7姚咨抄本后多有跋文。8《四庫全書》收錄宋俞松輯《蘭亭續考》二卷,乃以姚咨抄本為底本,末附嘉靖三十四年(1555)姚咨跋。9而《四庫全書》收錄天一閣進呈本《朝鮮志》時,卻未保留姚咨跋語,以致作者無考。

(三)朝鮮書目明確蘇贊成即蘇世讓

由上文梳理可知,《朝鮮志》的作者為蘇贊成。“贊成”是朝鮮議政府官職名,還需明確這位蘇姓贊成的名字。中國書目所知信息已盡,還可憑借域外目錄。朝鮮人韓致奫于嘉慶年間編纂的《海東繹史·藝文志》著錄《朝鮮志》,又引用《浙江采集遺書總錄》及《四庫全書總目》稱:“蘇贊成即蘇世讓也。”10韓致奫認定蘇贊成即蘇世讓。同治七年(1868)成書的樸周鐘《東國通志·藝文志》著錄《朝鮮志》,在引述《浙江采集遺書總錄》所記作者為“蘇贊成”說后,引《文獻備考》謂:“嘉靖己亥,侍讀華察奉使時,蘇世讓為遠接使。”11《文獻備考》仿《文獻通考》體例,匯集朝鮮半島歷代文物制度,后又續修增補,最終成書于大韓帝國光武十年(1906),稱《增補文獻備考》。《增補文獻備考·藝文考》載:“臣謹按,嘉靖己亥華察之來,蘇世讓為遠接使。”12上述朝鮮編纂書目,皆明確《朝鮮志》作者蘇贊成為蘇世讓。

蘇世讓是朝鮮時代著名文臣,《明詩綜》卷九五云:“世讓字彥謙。初官成均館司成,遷戶曹判書,歷議政府左贊成。有《清心堂詩》。《詩話》(《靜志居詩話》):‘彥謙自嘉靖元年,即與使臣唱和,至十六年、十八年,凡三充館伴,詩雖平衍,亦稱具品。’”1《明詩綜》所謂嘉靖十八年(1539)蘇世讓充館伴,實即華察出使之時左贊成蘇世讓擔任遠接使和伴送使。蘇世讓宦涯生平與接待明使的史實皆與上文相符,他是《朝鮮志》的作者,當無疑。

(一)華察所得《朝鮮志》即是朝鮮書給龔用卿的《地志》

明使華察的友人姚咨與后世的朝鮮人都認為蘇世讓是《朝鮮志》的作者,并以華察出使朝鮮的嘉靖十八年作為《朝鮮志》成書的時間。時間記載是否屬實?還需憑借相關史料加以驗證。

嘉靖十八年二月九日,明世宗“以恭上皇天上帝大號,加上皇祖謚號,及冊立皇太子、冊封二王禮成,遣翰林院侍讀華察為正使、工科左給事中薛廷寵為副使,詔諭朝鮮國王李懌,賜王以彩幣文錦。”2華察、薛廷寵受命出使朝鮮。三月十六日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國境。四月初十日抵達漢城,朝鮮國王迎詔于慕華館,華、薛二使向國王呈送錦緞。十六日離開漢城。二十七日渡鴨綠江離開朝鮮。時為議政府左贊成的蘇世讓擔任負責迎接和送行的遠接使和伴送使,金安國擔任漢城期間的館伴。迎送迢遠,在蘇世讓與華使之間建立友誼,所謂“蘇世讓與華使,始自入境,常相唱和,為日已久,其交際熟矣”

因國忌,朝鮮在四月十三日于太平館提前舉行了送別華使的上馬宴。華、薛二使在宴會上向朝鮮國王提出請求,想要觀看朝鮮的《地志》。《李朝中宗實錄》載:“兩使又欲觀《地志》,上曰:‘《地志》雖存,無可觀之事。然隨抄而進。’兩使曰:‘俺等只欲一見,不必抄也。欲觀本冊也。’應星對曰:‘我國本不刊行。’副使曰:‘安有此理?上國內閣,亦藏天下外府志書,貴國豈獨無乎?’”4面對華使查看朝鮮《地志》原本的請求,朝鮮君臣有所顧忌,一曰“隨抄而進”,一曰“本不刊行”,百般推脫。次日,朝鮮君臣專就此事展開討論,決定把曾為之前使臣提供的《地志》副本提供給華、薛二使。《李朝中宗實錄》載:

政院啟曰:“朝鮮志,若天使見而不問則已矣,若曰欲見本文,則對之難矣。權辭曰‘此本不刊,而前大人來時,欲續作《朝鮮賦》,抄書山川形勝及古跡以進,而又謄書一件藏在矣。今承大人尊教,敢進’云,何如?”傳曰:“知道。

《朝鮮賦》為弘治元年(1488)出使朝鮮的董越所作。6欲續作《朝鮮賦》的是嘉靖十六年(1537)出使朝鮮的龔用卿。嘉靖十六年,龔用卿、吳希孟“以皇子生”出使,二月二十日進入朝鮮國境,三月初十日抵達漢城,十七日離開漢城,四月初八日離開朝鮮。在三月十五日與朝鮮國王的會面中,龔用卿因董越《朝鮮賦》“只記其西面一路”,計劃續作“欲舉四方而知之”的《朝鮮賦》,請求“凡州府郡縣、官爵制度、風俗、山川形勝,請一一書惠”,明確向朝鮮索要《地志》,獲得允諾。

由上可知,《浙江采集遺書總錄》所載嘉靖十八年華察出使朝鮮所得《朝鮮志》,實際上就是嘉靖十六年龔用卿出使朝鮮時朝鮮書給龔用卿的《地志》。

(二)《地志》的撰集人員、時間及特征

龔、吳二使在三月十五日獲得書給《地志》的允諾后。十六日,即催促書給一事。十七日,朝鮮國王召見黃憲等臣,姜顯報告:“《地志》已盡書矣。”但由于同時索要的《登科錄》填補舉子名字之事未畢,故當日餞宴禮上朝鮮國王說:“時方撰集而未畢,當隨后送之。”8二十一日右副承旨黃琦從開城府歸來,回啟國王,提及:“且《地志》《會試錄》書送事,并達云。”1《皇華集》中記載數封龔、吳二使致朝鮮國王的書信《奉國王書》,龔用卿云:“小錄志書,冀蚤惠及,實大愿也。”2“貴邦志書,引領而望數日矣。”3可見龔氏已多次催促書給《地志》。又有龔用卿信:“方作此柬,金參判適至,乃承志書之惠……暮春望后十日謹具。正使龔用卿拜。”4吳希孟信:“金參判來,辱惠志書。”5“暮春望后十日”,證實二人在三月二十五日方得《地志》。知書給龔用卿的《地志》撰集成書在嘉靖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之間。

《李朝實錄》中尚有多處《地志》編纂及其特征的記載,值得關注。嘉靖十六年四月初十日,龔用卿甫離朝鮮,朝鮮國王即檢視所給《地志》。國王閱覽《地志》后,發現《地志》對某些朝鮮僭越明朝的人事直書不諱。遂召大臣詢問,參加撰修的鄭萬鐘作出解釋:“經筵等事,皆諱而書之。”可見朝鮮國王所檢視的是成書過程中形成的稿本《地志》,不是最終書給龔用卿的定本《地志》。事見《李朝中宗實錄》中宗三十二年四月戊午條、己未條、甲子條,而以甲子條記載最備:

傳于政院曰:“今見天使處所送《地志》(天使欲觀我國土地廣狹、道里遠近、山川之名、風俗之美,有命書給,名曰《地志》),如報漏閣、欽敬閣、簡儀臺等處,忌諱于中朝者非一,而具錄不遺。如經筵,言于中朝則曰‘書筵’。如太祖,稱于中朝則曰‘康獻大王’,而今此直書不諱,何耶?天使獨自見其書而止則已矣,幸至于皇帝見之,則無乃不可乎?”政院回啟曰:“當初《地志》撰集之時,蘇世讓、閔齊仁、金遂性、鄭萬鐘、申瑛等,同議為之。今萬鐘以典翰入直于弘文館,請即招問何如?”傳曰:“如啟。”政院啟曰:“今以《地志》事問萬鐘,則當初撰集之時,以簡儀臺等事蒙準于大提學金安老,則曰‘此非歷法,而乃為觀天之器,雖有之,固無妨也’云,故不諱而具錄。若經筵等事,皆諱而書之,唯入啟一件,則非上國人所見,故以實書啟云。”傳曰:“知道。”

據上文材料,則書給龔用卿的《地志》纂修人員有蘇世讓、閔齊仁、金遂性、鄭萬鐘、申瑛等人。

龔用卿歸國后,又向朝鮮索要《地志》刻本,蓋不滿意嘉靖十六年所得《地志》刪省過甚,故復求之。《李朝中宗實錄》載,朝鮮使臣柳仁淑嘉靖十八年二月間到北京進呈方物,“龔、吳處《皇華集》及《地志》,付吳家人傳給,其后龔、吳來見臣于主事廳,以下諭之意傳道耳”。7柳仁淑帶去的應仍是鈔本《地志》。故龔用卿又寄柬朝鮮鄭士龍求取《地志》刻本和《登科錄》。8

時冬至使任權將要出使北京,朝鮮“三公”(議政府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向國王奏請,以沒有收到來信為由推辭龔用卿的求書請求。然“《地志》事,天使非以意外言之,丁寧求之,不可不答”,十月十一日,國王復召集群臣討論。9十一月三日,最終決定以朝鮮無《地志》刻本的答案讓鄭士龍給龔用卿回信:“我國彈丸墨池之地,郡縣無幾,歷歷可數,本無刻本。”

值得注意的是《李朝中宗實錄》中宗三十四年閏七月壬戌條:

壬戌,冬至使任權奏請,使權橃奉表如京。三公以《輿地志》抄錄一卷,進而啟曰:“此前日所贈龔天使者,其外方樓臺題詠,凡可觀者皆抄錄,而只不書各道列邑,故不似地志。今龔天使又寄柬鄭士龍,切求地志刻本。夫地志者,列書各道各邑。而其土地所產亦皆并錄。此圖籍之最重者,不可輕易許之也。況乃私請,則尤不可許也。今冬至使(任權)入去,而龔天使若問刻本持來與否,則答曰:‘不見陳慰使(鄭萬鐘)赍去之柬,故不得持來耳。’如是則天使不必強請也。且鄉試及國都《登科錄》,龔天使亦切求云。前者禮部郞中孫尊亦見使臣請之,所以不許者,以其篇中多有僭擬之言。若刪去則未為全文,存之則不可使示于中朝。今亦不送何如?”傳曰:“知道。

據該材料,則書給龔用卿的《地志》節錄自《輿地志》,即所謂“《輿地志》抄錄一卷”。結合前引《李朝中宗實錄》中宗三十二年四月甲子條、中宗三十四年閏七月壬戌條這兩則記載來看,《地志》存在如下特征:

1,抄錄《輿地志》時,只抄錄可供游覽之名勝,不抄錄具體的城邑、物產:“其外方樓臺題詠,凡可觀者皆抄錄,而只不書各道列邑,故不似地志。”

2,書中存在報漏閣、欽敬閣、簡儀臺等觀天之器。

3,朝鮮實際使用的“經筵”改稱“書筵”,“太祖”改稱“康獻大王”。

4,朝鮮大臣啟奏國王時用“入啟”、“啟曰”等詞,而明朝則用“入奏”、“奏曰”等詞,故《地志》“以實書啟”,不再改寫“啟”字。

據前引《四庫全書總目》及四庫進呈書目,《四庫全書》本《朝鮮志》來自天一閣進呈本,天一閣進呈本來自華察所得《朝鮮志》。故《四庫全書》本《朝鮮志》有直接證據表明源出華察所得《朝鮮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朝鮮志》,無具體城邑、物產,《京都》記“欽敬閣”、“報漏閣”、“簡儀臺”,2《京都·宏文館》下有“掌內府經籍及書筵文翰之任”語,3與上述書給龔用卿《地志》的特征若合符契。然全書無“啟”字,開篇序言稱“康獻王”,4而非“康獻大王”,則與上面總結的書給龔用卿《地志》之特征存在不同。更可以證明,書給華察的《朝鮮志》就是書給龔用卿的《地志》,但在頒給華察之前,對《地志》中涉嫌違礙字句作了進一步磨勘修改。

前面說到《朝鮮志》現存版本可分3種系統。一為二卷本《朝鮮志》。除國家圖書館藏明鈔本殘缺不能判斷外,其余諸本間因為輾轉傳抄個別文字小有區別,但都無“啟”字,開篇序言不稱“康獻大王”,據此判定它們皆不是朝鮮贈給龔用卿《地志》的傳抄本。其他兩種系統,《朝鮮志》節錄本不全,一卷本《朝鮮國志》則當來自黃洪憲出使所得(詳后)。要判斷《朝鮮志》的史源,首先應選擇《朝鮮志》最初的文本——書給龔用卿《地志》及其直接傳抄本。5既不可得,則可退其次選擇源出華察所得《朝鮮志》的本子,即《四庫全書》收錄的二卷本《朝鮮志》。

(一)《朝鮮志》主要節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據前引《李朝中宗實錄》,朝鮮贈給龔用卿的《地志》來自《輿地志》。此《輿地志》為何?朝鮮人韓致奫在嘉慶年間編纂的《海東繹史·藝文志》稱:“《朝鮮志》與《朝鮮國志》似是一書,而疑今《輿地勝覽》也。”6韓致奫以為《朝鮮志》即《輿地勝覽》的推測雖然未確,但為《輿地志》的明確帶來提示。考成化十七年(1481),當朝鮮成宗十二年,盧思慎等受命纂成《東國輿地勝覽》50卷。嘉靖九年(1530),當朝鮮中宗二十五年,李荇等奉命修訂增補為《新增東國輿地勝覽》55卷,這是嘉靖十六年書給龔用卿《地志》前最為權威的朝鮮官修地志。因此,書給龔用卿的《地志》,來自新近成書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可能性較大。

現對比《朝鮮志》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進行驗證,《朝鮮志》選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選用首爾大學藏朝鮮刻本。7《朝鮮志》二卷,開篇《序》,上卷分《京都》《風俗》《古都》《古跡》4篇,下卷分作《山川》《樓臺》。經對比,除《風俗》篇部分外,《新增東國輿地勝覽》與《朝鮮志》關系密切。具體情況如下:

《朝鮮志·序》前半段“檀君肇國”至“東北曰咸鏡。東抵豆滿江,北接靺鞨,本高勾麗之地”文字,刪采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書前成化十七年徐居正《東國輿地勝覽》序“念我東方自檀君肇國”至“東北曰永安,西北曰平安”一段。但顛倒“黃海”、“江原”敘述順序,顛倒“永安”、“平安”敘述順序,并根據當時建置現狀改“永安”曰“咸鏡”,并于京都外七道下詳加說明。該說明一為方位,二為沿革,如咸鏡道下加述:“東抵豆滿江,北接靺鞨,本高勾麗之地。”方位蓋據地圖敘述,沿革則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各道之小序。《朝鮮志·序》后半段文字:“八道之中,忠清、慶尚、全羅三地,道廣物眾,州郡雄巨,最為富庶,俗尚詩書,人才之出,比諸道倍多。平安、咸鏡二道,境接靺鞨,俗尚弓馬,兵卒精強。”此句則系纂修官員添加。《京都》篇,前有小序,而后列各處宮殿及各司,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一《京都上》及卷二《京都下》。列表1如上。

《古都》篇,分道列各道古都,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對應各府縣之《建置沿革》。比如,此篇在“忠清道”內列“稷山”、“公州”、“扶馀縣”3條,分別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忠清道》卷一六《稷山縣》、卷一七《公州牧》、卷一八《扶馀縣》之《建置沿革》。他皆如此,不具列。只有同篇“京畿”內所列“開成府”條稍為復雜,乃兼取《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開城府上》和卷六《廣州牧》之《建置沿革》而成。

《古跡》篇,分道列各道古跡,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對應各府縣之《古跡》。列表2如下。

《山川》篇,分道列各道山川,因條目過多,不具列,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對應各府縣之《山川》,也有少量條目來自《佛宇》。比如《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開成府上·山川》無“五鳳峰”條,《佛宇》有“甘露寺”條,寺“在五鳳峰下”,乃據以成《山川》篇“五鳳峰”條。

《樓臺》篇,分道列各道樓臺,因條目過多,不具列,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對應各府縣之《樓亭》。只有以下4條例外,《朝鮮志》中的“淡淡亭”條、“海云臺”條、“右(石)犀亭”條分別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三《漢城府》、卷二三《東萊縣》、卷三五《光山縣》的《古跡》,《朝鮮志》中的“培風軒”條取材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三四《興德縣·宮室》(標識“新增”)。值得注意的是,與表2中《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扶馀縣·古跡》一樣,《新增東國輿地勝覽·興德縣·宮室》處亦標識有“新增”二字,《朝鮮志》亦擇錄了新增內容,這加深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是《朝鮮志》主要史源的可信度。

至于《朝鮮志·風俗》篇,暫不知取材為何。因《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分府縣列各地差異化的風俗,而《風俗》篇則是對朝鮮整體風俗的描述,故《朝鮮志》除主要擇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外,當有其它史源。《朝鮮志·風俗》篇中的一些條目見于《經國大典·禮典》篇的規定。如《朝鮮志·風俗》篇記:“遺失小兒,漢城府本邑保授愿育人,官給衣料。”1《經國大典·禮典》篇載:“遺失小兒,漢城府本邑保授愿育人,官給衣料。過十歲無告還者,許愿育人役使。”2《經國大典》是朝鮮官員熟讀的典制,蘇世讓等修《朝鮮志·風俗》篇時,或將其國常識納入,或另有引據文獻,且存疑待考。

(二)《朝鮮志》對《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取材的特點

如前所述,除《風俗》篇外,《朝鮮志》材料主要來源于《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現對《朝鮮志》節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

1,《朝鮮志》從《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相應內容摘錄條目,前者條目少于后者相應內容的條目數量,但條目順序基本保持一致。如《朝鮮志·古跡》篇的“馬巖影殿”、“九齋學堂”、“滿月臺”、“延福亭”、“歸法寺”諸條,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五《開城府下·古跡》“政丞院”、“馬巖影殿”、“九齋學堂”、“延慶宮”等條目順序相符,但數量有所刪減。

2,《朝鮮志》摘錄條目時會有意避開“忌諱于中朝”的條目。如《朝鮮志·京都》篇刪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一《京都上·壇廟》時,對于有忌諱的“岳海瀆壇”則不載。

3,《朝鮮志》在摘錄的條目中間偶爾補充新的條目。新補充的條目可能來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也可能是纂修官員根據其他資料或者自身知識添加。比如,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京都》之《苑囿》提及之“忠順堂”加注說明,獨立成條,置于《朝鮮志·京都》篇的“清讌樓”與“隆文樓”間,纂修官員添注的說明為:“在后苑,王常不忘朝廷,揭此名堂,以寓敬順之誠。”3特意補充此條目,來表達朝鮮國王對明廷的敬順。又如《朝鮮志·京都》篇“慕華館”條,并不見于《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京都》,《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三《漢城府·宮室》有“慕華館”,但文字與《朝鮮志》不同。因慕華館為迎接中國使臣的國賓館,纂修官員特意在《朝鮮志》添加“慕華館”條。

4,《朝鮮志》對所摘錄條目的具體內容往往進行節錄。《朝鮮志》有原樣抄錄所摘錄條目具體內容的。比如《朝鮮志·古跡》篇“天政臺”條:“在扶馀縣北十里許。江北絕巘,有巖如臺,下臨江水。諺云,百濟時欲拜宰相,則書當選者名,函封置巖上。須臾取看,名上有印跡者為相,故名。或稱政事巖。”4原樣抄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一八《扶馀縣·古跡》,唯將原文“縣”改作“扶馀縣”。但由于《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敘述詳盡,特別是添加了詩文,故《朝鮮志》往往要對所摘錄條目的具體內容進行節錄。如《朝鮮志·古跡》篇“麒麟窟”條文字,與所摘錄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五一《平壤府·古跡》“麒麟窟”介紹文字完全一樣,唯將原文“九梯宮內”改為“平壤府”,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下文有詩文數首,《朝鮮志》則略去。《朝鮮志·古跡》篇“青云橋”條、“白云橋”條,則少《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五一《平壤府·古跡》“青云橋”條、“白云橋”條“自然天成,不假人工”8字。

5,《朝鮮志》對所摘錄條目的具體內容時或進行補充,補充的目的有三:

(1)為了敘述準確。《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于各府縣下分列古跡、山川等等,故各古跡、山川等無需直接敘述是在何府何縣,而《朝鮮志》則改為分山川、古跡各大類敘述之,故需補充說明是在何府何縣。如上舉例《朝鮮志·古跡》篇“天政臺”條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一八《扶馀縣·古跡》原文“縣”改作“扶馀縣”。

(2)添加解釋。比如《朝鮮志·山川》篇“月溪遷”條原樣抄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八《楊根郡·山川》“月溪遷”條,并添加解釋:“俗稱棧道為遷。”2

(3)為了表達完備。比如《朝鮮志·京都》篇在“思政殿”下補充“接引士大夫講論治道之所”,在“丕顯閣”下補充“夜引講官論難經史之所”,在“宣政殿”下補充“亦講論治道之所”等。3這些補充可能來自其他資料或纂修官員自身知識。也有的補充是來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本書,特別是《朝鮮志·山川》篇所載山岳,除依據《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各府縣《山川》摘錄山岳條目外,名山有名寺者,往往從《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各府縣《佛宇》將寺廟內容補充至山岳條目下。比如“天寶山”、“五冠山”、“涌巖山”、“扶蘇山”下分別補充“檜若寺”、“靈通寺”、“洛山寺”、“敬天寺”內容。

但需注意的是,補充也有致誤處。比如補充何府何縣時出現錯誤。《朝鮮志·樓臺》篇“孤石亭”條摘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七《鐵原都護府·樓亭》“孤石亭”條,卻誤添為“淮陽府”。此因《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七《鐵原都護府》前為《淮陽都護府》致誤。此外,同篇“清虛樓”條摘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六《原州牧·樓亭》“清虛樓”條,但未添加府名,如此據《朝鮮志》體例則從前條“二樂樓”條系于“春川府”,實則應添加“原州牧”。因《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四六中《原州牧》后為《春川都護府》致誤。

(一)《朝鮮志》在壬辰戰爭前是朝鮮例給明使之物

萬歷年間,日本豐臣秀吉發兵侵略朝鮮。明

朝派兵支援朝鮮抗擊日本侵略,史稱“萬歷朝鮮之役”,今稱“壬辰戰爭”。萬歷二十一年(1593)七月到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底,明朝與日本曾進行議和。在議和階段,明廷遣冊封使李宗城、楊方亨前往日本,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4

萬歷二十三年(1595)四、五月間,冊封使路經朝鮮漢城,提出要觀看《東國志》。《李朝宣祖實錄》載:“接待都監啟曰:‘……今朝上使招南好正,分付曰:欲見《東國兵鑒》及《東國志》。宋經略、李提督等皆已取去云云。所謂志,似是《東國地志》,此則天使時例給之物,書給無妨……敢啟。’上曰:‘……《地志》,前日弘文館謄書,擬欲給之矣。’”5朝鮮譯官南好正進呈《地志》,“副使適與(正使)同坐,覽訖,謂曰:‘此非吾所謂《地志》。此則只抄名勝及風俗耳。此外又有《輿地勝覽》,卷秩甚多,要一覽看。’”1既云“天使時例給之物”,今日使臣方索取《地志》,前日弘文館已在謄抄,“擬欲給之”。則明朝使臣來時,書給《東國地志》以應對明使求取《地志》,在朝鮮已成為定例。

《東國地志》一書,又見于《李朝仁宗實錄》。嘉靖二十四年(1545),朝鮮國王李娎訃至,明朝遣使前往吊祭封王。郭太監及行人張承憲至朝鮮,張承憲推辭太平館宴上的例贈之物,稱:“爾國紙品極好,必有書冊可以珍玩者。而如此等物,雖受之,固無傷于廉也。幸可惠示否。”所求書冊有“四書”等儒家經典及《東國地志》,國王命“速備給之”。2提及給明使《東國地志》。

據此二條材料,則《東國地志》卷秩甚少、只抄名勝及風俗,是“天使時例給之物”。但與“例給”不甚相符的是,此書名既未見到更多書給事例,亦不見中國國內留存。而《朝鮮志》至今留存,且有多次書給明使之證:

嘉靖十六年,明使龔用卿求取朝鮮《地志》,《朝鮮志》因而成書。

嘉靖十八年,明使華察出使朝鮮,求看朝鮮《地志》,得到經過進一步磨勘修改的《朝鮮志》。

萬歷十一年(1583),明使黃洪憲、王敬民為頒皇太子誕生詔出使朝鮮,得到《朝鮮志》之別本《朝鮮國志》。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歷刻本《朝鮮國志》一卷,與《四庫全書總目·存目》所載別本《朝鮮國志》書名、卷數、內容全合,《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誤讀管庭芬手跋,誤著此本為“明黃洪憲撰”,杜澤遜已證。3此本正文首行題“輶軒錄”,次行題“朝鮮國志”,不題撰人。前有與《朝鮮國志》無關的萬歷十一年朝鮮鄭惟吉《皇華集》序。按,封皮管庭芬手跋謂:“此書明槜李黃太史楙忠使朝鮮歸所輯《輶軒錄》之第一種也。后附《皇華集》三卷已佚去矣。”4據此可知黃洪憲出使朝鮮歸來,曾輯刻叢書《輶軒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在著錄“《朝鮮國志》一卷”的同時,著錄有“《箕子實紀》一卷,朝鮮李珥撰”,都是“明萬歷刻《輶軒錄》本”。5《輶軒錄》卷冊,各家書目著錄不一。6據上述材料,可知《輶軒錄》至少包括《朝鮮國志》一卷、《箕子實紀》一卷、《皇華集》三卷。《皇華集》存萬歷十一年鄭惟吉序,則此《皇華集》為黃洪憲、王敬民出使時所編《壬午皇華集》。《壬午皇華集》,今收在《足本皇華集》卷三十五至三十六,前有萬歷十一年鄭惟吉序。明代使臣出使朝鮮,例由朝鮮王朝將明使與朝鮮文士題詠唱和之詩文編為《皇華集》,刊刻或排印后寄送明使。《箕子實紀》由作者李珥贈使臣,李珥在黃洪憲出使時是朝鮮任命的遠接使。7黃洪憲輯刻叢書《輶軒錄》子目《箕子實紀》《皇華集》為黃洪憲出使得自朝鮮,《朝鮮國志》當不例外。

更為特殊的是,《朝鮮志》完全符合《東國地志》卷秩甚少、只抄名勝及風俗的特點。因此,《朝鮮志》當即《東國地志》,朝鮮應有例給使臣《朝鮮志》之規定。

朝鮮李浚慶《東皋先生文集》卷八保留有《錄遺許太史國朝鮮風俗》一篇,前有介紹:“太史中朝名賢也,宣廟丁卯來于我邦款,與先生從容談論。至于國家禮制風俗,無不詳問。請先生錄示。先生即坐操筆錄遺如左。太史益加嘆服。及持以還,而至今行于世。”1《東皋先生文集》卷一二《年譜》所稱略同。2《錄遺許太史國朝鮮風俗》之內容,實則《朝鮮志》之《風俗》篇和序言。3所錄《朝鮮志》序言稱“康獻大王”,而非“康獻王”。又,《錄遺許太史國朝鮮風俗》與今傳二卷本《朝鮮志》之《風俗》篇、序言不同之處,今傳二卷本《朝鮮志》更為簡潔。4是故《錄遺許太史國朝鮮風俗》所依據的《朝鮮志》版本或許是書給龔用卿的《朝鮮志》。隆慶元年(1567),明穆宗遣許國、魏時亮頒即位詔于朝鮮。若朝鮮沒有例給使臣《朝鮮志》之規定,李浚慶斷不敢冒然節錄《朝鮮志》給許國。

職是之故,《朝鮮志》,一名《東國地志》,又名《朝鮮國志》,在嘉靖十六年應明朝使臣龔用卿求取朝鮮《地志》而成書,是后凡遇明使求取朝鮮《地志》,即書給《朝鮮志》以應對。《朝鮮志》成為“天使時例給之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起到了保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作用。

(二)“壬辰戰爭”后《朝鮮志》例給明使功能結束

壬辰戰爭爆發,明軍將士進入朝鮮。不論是因為自顧不暇的混亂,還是出于戰爭利益的考慮,朝鮮要想繼續保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都不再可能。《李朝實錄》中的幾處記載,可以反映明朝獲知《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經過。

當時日本盤踞釜山,堅稱釜山是朝鮮先前割給“倭戶”的居住之地。萬歷二十一年六月五日,明將劉綎表示不信割讓釜山之說,并對朝鮮國王陳述:“觀貴國《輿地勝覽》,釜山實貴國南邊要鎮。”5結合謝恩使金睟萬歷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的啟奏,稱回至山海關時,曾回答主事張揀關于釜山倭戶的疑惑,稱:“此等事,載在本國《輿地勝覽》。上年劉員外及將官取覽,或持來,今亦可考也。”6證明劉綎等明軍將官在萬歷二十一年看到《輿地勝覽》。

萬歷二十一年閏十一月二十四日,朝鮮大臣尹根壽向國王回憶:“且經略(宋應昌)前在安州、定州時,向臣極言提督(李如松)指釜山為倭地之非,及提督與三大將還到定州后,乃眩于其設(說),題本中有‘釜山之有倭戶已久,見于其國志’云。”7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中載有數封與此觀點相同的奏議,最早者為萬歷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議朝鮮防守要害并善后事宜疏》。8朝鮮人《宋經略書》記宋應昌回朝后,“終則執我國《輿地勝覽》內有三浦原住倭戶之說以為辭”。9萬歷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尹根壽又回憶:“李提督(李如松)到開城府,以《輿地勝覽》出示之,發此原留倭戶之說。”10萬歷二十年(1592)四月到萬歷二十一年七月是壬辰戰爭的第一階段,明朝派軍第一次援救朝鮮,宋應昌、李如松參加的便是這次援救。上述材料表明,在戰爭第一階段,宋應昌、李如松已經得到或讀過《輿地勝覽》。

萬歷二十一年七月到萬歷二十四年年底,進入了戰爭中間的議和階段。釜山倭戶問題關系到日軍在釜山的去留,而宋應昌等將領回到明朝后傾向于釜山有原住倭戶的意見,這對朝鮮非常不利。萬歷二十二年(1594)三月十四日,朝鮮君臣決定出示《輿地勝覽》給明游擊將軍周弘謨,來辨明“釜山倭戶”問題:“得其卷以示之可也。”1次日,朝鮮國王接見周弘謨:

上曰:“昨見榜文,則以為釜山浦有恒居倭戶云。昔者果有,而今則無之,已八十余年矣。措辭失實,甚未穩。大人若欲知之,請看小邦《地志》。”游擊曰:“《地志》有此語,故榜文及之。若有《地志》,則即欲見之矣。”上命以《地志》示曰:“見此則可知其實矣。”游擊看《地志》曰:“顧爺(顧養謙)只見其當初恒居之言,不審新增之意,故誤為措辭矣。

朝鮮國王指出明軍榜文里稱釜山浦“有恒居倭戶”之說失實,周弘謨稱此說出自朝鮮《地志》,經朝鮮國王出示《地志》后方知沒有注意到《地志》的“新增”內容。檢《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二三《東萊縣·關防》“釜山浦鎮……有恒居倭戶”之語,后刻方圍填“新增”二字,下云:“舊有恒居倭戶。正德庚午,僉使李友曾……濫加鞭撻。倭奴積憤……作亂……朝廷遣將討平,遂不許居焉。”3則明軍所據《地志》及朝鮮國王所示《地志》,皆為《輿地勝覽》,《輿地勝覽》就是《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這說明當時的經略顧養謙手中也有《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萬歷二十三年四、五月間,明使李宗城、楊方亨路經漢城,要觀看《東國志》,稱:“宋經略、李提督等皆已取去。”朝鮮譯官南好正進呈《朝鮮志》,遭到使臣們的否定,明確提出要看的是:“《輿地勝覽》,卷秩甚多,要一覽看。”朝鮮君臣認識到“天朝將官,無不見知,諱之無益”,只能取弘文館所儲《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進呈使臣。4

進入朝鮮的宋應昌、李如松等明朝將官看到或帶走《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改變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保密狀態。故按慣例取《朝鮮志》應對明使李宗城、楊方亨求取《地志》事未能奏效。

由于議和失敗,戰爭進入了第三階段,萬歷二十五年(1597)至萬歷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日本再度挑起戰爭,明朝再次出兵援救朝鮮。此階段應仍有不少《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流入明朝。是故,到了萬歷二十六年十月戰事進入尾聲時,《李朝宣祖實錄》宣祖三十一年(1598)十月乙卯條記載:“《輿地勝覽》《考事撮要》等冊,前日天將多數持去,海外新書,想必盛行中土。”5又丁巳條:“《輿地勝覽》及《考事撮要》,流入中國甚多。

在這樣的情境下,朝鮮再試圖保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目標已然無法實現,而例給《朝鮮志》應對明使求取《地志》顯然也不能繼續施行。是以,據《光海君日記》記載,萬歷三十七年(1609),賜謚使熊化求取朝鮮《地志》,朝鮮直接以“志書則兵火以后,無一件遺存”的謊言來拒絕。7這表明“壬辰戰爭”后《朝鮮志》例給明使功能的結束。

(三)《朝鮮志》是研究中朝關系史的生動案例

地方志書具體記述地方情況,涉及地方的歷史、地理、風俗、物產、人物、文化等方面,是研究、了解該地方的必備資料。閱讀、收藏地志在文人、士大夫間形成傳統。明代朱睦?、范欽、徐惟起等都收藏有數量可觀的地志。除了“壬辰戰爭”等特殊時期,明軍將士搜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帶有軍事需求外,明朝使臣求取朝鮮《地志》更多是出于閱讀、收藏、增長見聞的目的。嘉靖十六年龔用卿求取《地志》是欲續作《朝鮮賦》。8嘉靖二十四年張承憲求取《地志》,只因“爾國紙品極好,必有書冊可以珍玩者”。9李宗城、楊方亨萬歷二十三年求取《地志》目的:“吾等別無他意,不過欲得未見書,以為消遣耳。”10

但朝鮮面對明使求取《地志》,得立足明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來最大限度維護藩國朝鮮的國家利益。一方面,《新增東國輿地勝覽》中有廟號等僭越忌諱內容。作為藩國應有足夠的忠順,出于對宗主國的敬,僭越忌諱內容不宜被明朝知曉。是故嘉靖十六年國王檢視《朝鮮志》,對書中“直書不諱”的現象提出批評。1《朝鮮志》節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時,也會刻意避開僭越忌諱內容。另一方面,《新增東國輿地勝覽》詳細記錄朝鮮情況。藩國弱小處處擔心侵凌,出于對宗主國的敬畏,實際國情也不宜被明朝知曉。《李朝中宗實錄》記載朝鮮君臣討論龔用卿再求《地志》事,稱:“夫地志者,列書各道各邑。而其土地所產亦皆并錄。此圖籍之最重者,不可輕易許之也。”2因此注定朝鮮要對《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進行保密。明使代表明朝皇帝而來,即使請求《地志》是使臣個人的私請,斷然拒絕只會帶來得罪,可能會給朝鮮帶來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志》的出現及例行書給應運而生。

如上所述,《朝鮮志》是朝鮮王朝為滿足明朝使臣龔用卿求取朝鮮《地志》要求而編纂,撰集時間在嘉靖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之間,纂修人員有蘇世讓、閔齊仁、金遂性、鄭萬鐘、申瑛等人。《朝鮮志》主要節錄自《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并稍加補充了民風和習俗等內容。嘉靖十八年,華察出使朝鮮,求看朝鮮《地志》,得到經過進一步磨勘修改的《朝鮮志》。之后,《朝鮮志》繼續發揮作用,凡遇明使求《志》,即書給《朝鮮志》以應對,起到保密《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的作用。“壬辰戰爭”爆發,《新增東國輿地勝覽》暴露于明朝將士面前,《朝鮮志》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嘉慶間編成的《海東繹史·藝文志》推測《朝鮮志》即《輿地勝覽》,3可見《朝鮮志》在嘉慶間的朝鮮已經罕有流傳。關注域外的中國古籍是當前域外漢籍研究的熱點,但域外產生的漢籍流傳中國,也未嘗不是一個新的角度。《朝鮮志》是研究中朝關系史的生動案例,值得進一步關注。

猜你喜歡
明朝
明朝貨幣制度變遷問題研究探討
戲劇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09:42:18
論明朝監察制度及對當代中國借鑒意義
商情(2016年49期)2017-03-01 20:52:31
淺談北魏以來莊浪地區的石窟營建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07:44
試析播州之役對明朝的影響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21:46
明代尚方寶劍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民論壇(2016年21期)2016-09-14 11:35:34
明代海上力量緣何稱雄東方海域
人民論壇(2016年18期)2016-07-12 11:24:53
格魯派的建立及其與明朝的關系略述
明《宣平王夫人張氏墓志》考釋
文物春秋(2014年5期)2015-03-30 21:09:42
淺析明朝貨幣制度的發展演變
明朝隱士略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日本三区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亚洲天堂2014|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国产jizzjizz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啪在线| 欧美日韩第三页|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亚洲无码37.|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丁香婷婷久久|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四虎成人精品|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a|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www亚洲精品|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色爽网免费视频| 在线欧美一区|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国产特一级毛片|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欧美在线网| 嫩草国产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深爱婷婷激情网|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1精品综合|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无码丝袜人妻|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无码丝袜人妻|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99ri国产在线|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福利视频一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