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金融不斷深化改革,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擴大。本文選取了我國32家上市商業銀行面板數據為樣本,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其結果表明商業銀行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會降低銀行經營的穩定性,但是其開展的業務規模大小對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并無直接關系。
關鍵詞:信貸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
一、引言
信貸資產證券化經過40多年的發展,其參與主體、操作流程、實施程序和法律法規等方面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趨于成熟和規范。相比之下,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但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穩步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以信貸資產證券化為創新點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將會發生深刻變化。因此,如何正確認識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外國學者認為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真實出售”的手段實現了資產跨行業、跨地域的多元配置,避免信用風險的過度集中。而且,資產證券化也能降低商業銀行發行貸款受貨幣政策的敏感程度,加強商業銀行提供新貸款的能力(李志輝等,2016)[1]。同時,王軍生和鄒東哲(2016)[2]以及胡海峰等(2017)利用我國上市銀行數據也實證得出,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降低不良風險、緩解流動性壓力和信貸約束、提高股東權益和盈利水平的方式來鞏固商業銀行經營的穩定性。
相比于信貸資產證券化能提高銀行經營穩定性的觀點,更多的學者通過美國次貸危機意識到資產證券化在銀行風險集聚與擴散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有學者提出在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風險轉移中,商業銀行存在著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問題。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認為信貸資產證券化通過擴大商業銀行貸款規模增加了其在系統風險的風險承擔能力,通過風險自留的途徑增加了尾部風險的風險承擔行為。而趙耀騰(2019)則從杠桿的角度闡述了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證券化會進一步擴大風險資產規模降低自身經營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國內外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影響的研究較為豐富,但具體看法卻褒貶不一。所以,本文利用32家中國上市商業銀行數據,通過動態面板模型檢驗信貸資產證券化程度對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從實證的角度擴展和深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32家在2012-2019年至少發行過一次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上市商業銀行,利用2012-2019年期間的年度數據進行面板回歸分析。本文所用的數據主要來自Wind數據庫,部分銀行缺失數據通過查閱銀行年報獲取。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關于銀行經營穩定性的測度,本文選取廣泛使用反映銀行的破產風險的Z指標。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μROA為銀行總資產收益率均值,E/A為銀行股東權益與總資產的比值,σROA為銀行總資產收益率的標準差。Z值越大,銀行的破產概率越低,穩定性越高,反之亦成立。本文遵循已有的方法,采取3年滾動平均計算Z值,并將Z值取對數后進行回歸分析。
2.解釋變量
本文考察的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影響,所以本文選取商業銀行在某一年度是否發行過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為核心解釋變量。同時又采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程度來補充解釋信貸資產證券化對銀行穩定性的影響。
3.控制變量
本文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根據我國銀行經營的特點及本文研究的需要,選擇了銀行規模、流動性比例、凈資產收益率、存款比例、凈利息收入比、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M2增長率和GDP增長率充當控制變量。
(三)模型構建
本文根據32家國內上市商業銀行2012-2019年的年度數據建立平衡短面板數據模型,其中,i =1,……32,表示上市商業銀行個數;t =2012,……2019,表示樣本數據時間,SEC表示信貸資產證券化指標。具體模型如下:
四、實證結果分析
通過豪斯曼檢驗,發現原假設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被拒絕,所以本文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
從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是否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對Z值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說明在一定程度上銀行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會降低銀行經營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信貸資產證券化程度對Z值存在負向關系,但是并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是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成本較高,產品發行數量較少,規模效應還未完全顯現。
五、結論
基于前文的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的研究結論: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開展會降低商業銀行經營的穩定性,但是其開展業務的規模大小對商業銀行經營穩定性的負向影響并不顯著。其作用機理在于信貸資產證券化為商業銀行創造了一種新的流動性釋放渠道,而釋放出來的額外資本則有助于商業銀行進行信貸規模擴張,繼而拓寬了商業銀行的風險敞口,同時信貸資產證券化可能導致銀行自有資本比重的降低,使得銀行進行高杠桿的經營模式,最后我國資產證券化進程仍處于發展階段,開展的銀行大多數選擇優質的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操作,更多的質量較差的信貸資產反而被保留在銀行中,進一步形成風險的集聚,影響商業銀行經營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志輝,黃璐,李叢文.資產證券化對銀行流動性、貸款供給和穩定性的影響[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6,31(03):3-15.
[2]王軍生,鄒東哲.信貸資產證券化對銀行業穩定性經營的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6(07):57-61.
作者簡介:鐘倩(1998-),女,漢族,四川南充人,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碩士,金融專業,研究方向:銀行業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