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帆 任堃昊 譚昕 曹嘉偉 鮑承鴻
摘要:集成電路是信息技術產業的“神經中樞”,但是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集成電路發展起步較晚,人才培養相對滯后,導致出現人才供給方面存在很大缺口、人才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大連理工大學微電子學院“微卓越、芯夢想”報國企業行社會實踐團針對性地走訪了位于上海的五家集成電路企業,涵蓋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三大方向,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人才就業現狀,并對未畢業本科生給予建議。
關鍵詞:集成電路;本科生就業
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版)》,預計到2022年前后,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其中設計業27.04萬人,制造業26.43萬,封裝測試20.98萬人。但僅有10%左右畢業生會從事本行業工作。與此同時,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中本科就業比例遠低于碩博畢業生,這與本科畢業生數量遠大于碩博畢業生的現實產生矛盾,因此如何在本科階段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骨干人才乃至領軍人才并讓他們選擇集成電路行業,對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尤為重要。
1.集成電路產業就業現狀的分析
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統計分析發現,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正在發生調整,到2022年前后,設計業人才將達到為27.04萬人,制造業為26.43萬人,封裝測試為20.98萬人。
從現有從業人員的人才結構分析來看,我國除了高端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缺乏外,復合型人才、國際型創新人才和應用型人才也較為緊缺。
集成電路是知識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學歷要求較高。從我國現有從業人員的學歷分布來看,本科及以上的從業人員占比為79.5%,其中本科為43.2%,碩士為31.7%,博士及以上為4.6%。可見,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的整體學歷水平較高。
2.問卷分析
2.1 企業端問卷分析
為更好了解集成電路企業本科生就業情況,團隊對走訪的五家企業發放問卷,覆蓋了集成電路前端設計、中端制造和末端封測三大領域,很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四家企業的本科生學歷員工占比全部超過20%,其中一家企業達到60%以上的比例。由此可見,集成電路行業對于高校本科畢業生的需求仍然巨大,這對于我院學子在本科畢業之后選擇就業有著良好的指導意義。
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在IC設計工程師等研發崗位中更傾向于招聘碩士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但在研發崗位上為本科畢業生預留了名額。同時發現上海微電子裝備和上海華力招聘本科生的崗位較多,說明在裝備制造和半導體材料這塊本科生需求較大。而在銷售、行政支持部門等崗位設置中,本科生學歷畢業生所能應聘的崗位數明顯增多。
2.2 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為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了解同學們的就業方向以及對于企業招聘過程存在的疑問,幫助同學們明確畢業規劃,本實踐團面向微電子學院尚未畢業的同學發布了調查問卷。
根據調查結果,同學們理想的就業領域包含了集成電路的所有領域:IC設計最多、裝備制造其次、材料設計研發較少,且IC設計、材料制造、裝備封測三大領域的比例大致符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中對于集成電路人才需求的比例預想。但約一半的同學還未了解過企業招聘的學歷要求,結合前面深造比例和就業比例的差距,這可能會導致同學們盲目考研而忽視了企業實習、校招等就業因素。
對于薪酬,三分之一的同學理想薪酬在22萬以上,一半的同學理想薪酬在14-22萬,剩下的同學理想薪酬在10-14萬。而已公布的2020屆畢業生中本科生年薪12萬左右,碩士畢業年薪18-36萬。可以看出本科學歷薪酬想達到大部分同學的期望是很難的,碩士學歷達到理想薪酬是較容易的。
3.給予學生發展、學院培養建設的建議
3.1 給予學生發展的建議
把握課堂效率,認真聽好每一節課,打好專業知識基礎,這無論對于科創活動還是企業招聘都很有好處。
主動從知網、百度、學校圖書館等互聯網平臺了解目前國家關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從而形成科學的職業發展觀,避免陷入盲從、迷茫的怪圈。
理性看待考研深造和就業工作的關系,目前集成電路產業就業人員學歷比例本科及以上的從業人員占比為79.5%,其中本科為43.2%,碩士為31.7%,博士及以上為4.6%。并不存在“本科畢業沒人要的問題”。
3.2 給予學院培養建設的建議
1.盡快建立微電子學院本科生實驗室,充分聯合專業教師等多方面力量,加強學生科技創新方面的訓練,形成規模化、體系化的本科科創競賽、科研項目訓練模式。
2.加強對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建議將就業指導加入到本科生培養體系中,幫助同學明確自身定位,以便在就業市場中占據優勢,避免盲從、陷入迷茫的怪圈。
3.多開設科技前沿講座,邀請行業內專家、學者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將最前沿的技術帶給學生,讓知識變得鮮活,以此來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作為對于課堂通用性知識學習的補充。
4.加強校企聯合,完善學院官網關于企業招聘的信息,為學院同學就業開辟方便的信息獲取途徑。與此同時,將已畢業同學的落位信息形成檔案,為學院同學畢業升學創造有利條件。
4.結束語
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科技封鎖日趨嚴重,而打破封鎖的關鍵則是實現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的自主化、國產化,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則是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培養。我們團隊作為校企溝通的橋梁:有義務承擔起讓同學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知悉產業現狀的任務,承擔起企業了解學院培養模式、同學們關切的就業問題的任務。因此在參觀企業的同時我們團隊還調查分析本科生畢業去向現狀及其原因,并形成此論文為學生發展、學院培養形成建議。
參考文獻:
[1]王小強,鄧傳錦,范劍峰.集成電路發展歷程、現狀和建議[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測試,1672-5468(2021)S1-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