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怡迪 錢姚瑤 朱佳儀 梁嘉磊 蔣賡辰 楊惠芳
摘要: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作為新興保險,具有“門檻低,理賠快”的特征,在保險市場中具有較高的熱度,但其長期發展存在較多缺陷,本文將從嘉興大病無憂保的發展現狀、缺陷及原因分析幾方面展開深入思考,并對其未來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
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上線幾個月便受到了眾多市民的追捧,作為由政府主導的,商業保險公司承辦的城市定制型保險,一定程度上為市民就醫減輕負擔,但此保險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弊端。在制度層面,此保險建立在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投保人須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賠付額度低且存在賠付門檻,免賠額合計達2萬;該保險未承諾續保,存在斷保風險。在社會層面,嘉興大病無憂保宣傳力度弱,難以遍及全體市民;政府及承保公司未對市民進行多層次的推廣,導致市民存在對該保險的認知缺陷。本課題主要通過網絡調查等方式對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進行深層次剖析,并提出建議與思考。
一、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概述及發展情況
(一)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制度概述
嘉興補充醫保—大病無憂于2021年5月31日上線,是由嘉興市醫療保障局等六部門聯合指導的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每年100元的保費即可在醫保外獲得最高200萬元的保險額度。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嘉興大病無憂保重點保障因患重大疾病、特病帶來的高額醫療負擔,有效改善了因病致貧、返貧的社會問題,促進共同富裕。
(二)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發展情況
雖然大病無憂保2021年5月才開始實施,但全市參保的人數已經高達268萬,占嘉興市總人口數的48.1%。8月1日理賠開始,全市已經結算23000多人次,共報銷490多萬,最高報銷費用達18萬。不少企業在第一時間為全體員工投保了嘉興大病無憂保,更有企業推出“攜家人購買補貼”政策。總體來看,嘉興市大病無憂保呈現發展程度高,覆蓋面積廣,受益人群多的趨勢。
二、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缺陷
嘉興大病無憂保作為嘉興市的補充醫保給部分市民減輕了大病醫療負擔,但仍存在部分問題。從制度上來看,嘉興大病無憂保以嘉興市基本醫療保險為基礎,即只有參加了嘉興市基本醫療保險才能參保嘉興大病無憂保,而沒有考慮到部分沒有市醫療保險的人群,影響范圍及力度較小,不能切實解決所有居民的“看病難”問題。同時賠付額度不高,合計額度雖已達到200萬,但是醫保內的額度僅80萬,醫保外和特殊藥品分別是60萬,與一般的百萬醫療險相比仍然較低。報銷比例不夠,最低僅50%,同時醫保外和特藥各有1萬免賠額,合計2萬免賠額,存在一定賠付門檻。作為新興的補充醫療保險,嘉興大病無憂保未承諾續保,存在斷保風險。
(二)普及力度缺陷
嘉興大病無憂保自2021年5月31日面世以來,嘉興市政府雖極力宣傳,但普及范圍狹隘,知名度不高。投保人群多為中年人,且部分市民未了解該保險,因此參保人數僅260萬,占嘉興市總人口數的48.1%,超過半數的人沒有參保嘉興大病無憂保,可見普及力度方面仍存在較大缺陷。
(三)市民認知缺陷
作為2021年剛面世的新興保險,嘉興大病無憂保實施時間短,難以被市民廣泛接受。相反,大部分市民對于嘉興大病無憂保的態度是將信將疑,部分參保人員也是抱著嘗試的心理參保。此外,由于不同市民的生活條件、文化水平、思想觀念不同,市政府的宣傳不能面面俱到,一概而論的宣傳難以深入市民,導致部分市民不了解嘉興大病無憂保的參保內容、參保條件、賠付事項……從而造成市民對于嘉興大病無憂保的認知不足、信任不足、信心不足,因此參保人數與基本醫療保險存在較大差距。
三、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層面
嘉興大病無憂保作為新興保險,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發展,但與市場上現有的成熟型保險相比較,嘉興大病無憂保的覆蓋率以及保障力度還十分欠缺。此外,政府在引入該類保險時,未能與市場進行良好的配合,管控力度難以把握,對于該類保險的續保未作承諾,停售未作約束,同時這類保險在市場上的流通尚未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因此在市場中易形成保險公司的惡性競爭,以極低的價格來獲取更多的潛在客戶,此外也有部分非政府主導的保險公司將自己的產品偽裝成該類保險對市民進行銷售。
(二)社會層面
對于嘉興大病無憂保,政府及保險公司未將該保險的保障力度、賠付條例做詳細的解釋,而過度宣傳低價、強調百萬保額,淡化了免賠責任和賠付比例。部分保險公司通過提高保費、提升免賠額、降低賠付率的方法來降低成本,導致家庭經濟較為一般的市民即使投保,也難以承擔醫療費用,同時也會使得部分健康和次健康人群選擇退出,不僅增加保險公司的風險,也減少了市民對與該類定制型城市保險的信任。
四、優化嘉興市補充醫療保險——大病無憂保制度的建議
(一)加大財政對嘉興大病無憂的支持力度
嘉興大病無憂保的賠付額度雖然高達200萬,但也只是徒有其表,真正的賠付力度小于其他百萬商業保險。未考慮到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群,不能做到一視同仁。這就需要市縣兩級財政部門加大對嘉興大病無憂保的財政投入,以此增加實際賠付額度,同時進一步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健全大病無憂保。政府的財政支持可以保證大病無憂保的續保,減少斷保風險。
(二)加強對嘉興大病無憂的宣傳力度和居民參保引導
各社區可以開展大病無憂保險的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傳單、播放廣播、上門科普等方式,讓市民了解大病無憂保,加強對市民的正確引導,增強市民對大病無憂保的認同和支持。同時,政府應深入轄區企業開展宣傳,促進企業做好對員工的宣傳,鼓勵有能力的企業為職工統一購買嘉興大病無憂保。
參考文獻:
[1]齊志昊.“惠民保”推廣現狀分析及發展建議[J].科學發展,2021(07):108-112.
[2]陳賢.助力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展? 上海推出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J].上海保險,2021(05):7-9.
[3]王怡諾,蔣蓉,邵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視角下普惠型商業健康補充保險發展路徑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21,14(05):15-20.
本文獲得嘉興學院2020年SRT項目(編號115)《嘉興市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研究》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