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蔚
摘要: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必須適應當前形勢,通過懲治腐敗貪污的犯罪行為,避免中國政治生態系統遭到職務犯罪的侵害。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正在制定新的解決方案,其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權力監督體系也是因此而建立和確定起來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確保黨和國家監察與中國社會發展相適應,確保反腐制度的法治化和專業化。
關鍵詞:《監察法》;《刑事訴訟法》;銜接路徑
《監察法》不僅是一部國家反腐敗法,更是一部監察體制基本法律。監察法的頒布體現了我國監察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果,也正在逐步被納入我國的法律制度中。以法律的形式將原本屬于檢察院的職務犯罪偵查職能與機構轉移交至監察委員會,通過與司法機關協調和配合有關的職能程序,已經制定了非常具體的規定。
1.提前介入”工作機制的銜接與協調
《監察法》第 33 條規定,“在收集、監視、評估和使用證據時,監察員必須遵守刑事訴訟中的證據要求和標準”。實施該法律條款的主要優先事項是完善提前介入制度的發展和改進,以及長期立法的經驗。“提前介入機制”是政府機構調查和起訴涉嫌犯罪活動的預工作行為。目前尚不清楚檢察機關能否提前介入監察機關職務犯罪調查活動,現行《監察法》尚未規定。原《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361條第361條僅適用于公訴人在偵查一般刑事案件和進行介入公安偵查時作出說明。《監察法》頒布后,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工作銜接辦法》,并說明檢察院可以干預刑事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這表明“提前介入”系統已經得到國家監察委員會的批準并給予制度化和規范化。檢察官可以介入并考慮以下問題的答案:1.應監察機關的要求,組建檢察官辦案組;2.先關人員提前介入對涉嫌職務犯罪專門調查工作;3.明確事實認定標準對案件具體情況,對偵查案件的法律適用情況進行評述;4. 對涉嫌犯罪的專項偵查需要補充證據的,進行調查、收集證據,并請檢察院排除查獲的違法證據;5.查閱案件卷宗材料,案件調查的法律文書和審批手續,審查構成犯罪的相關證據材料;6.對于調查人員有回避或者刑訊逼供等違反辦案紀律情形的提出改正或更換調查人員的建議等等[1]。
2.對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活動是否合法實施監督的銜接與協調
職務犯罪特別調查程序的特色之一是,監察機關對涉嫌職務犯罪被調查人實施搜查、勘驗檢查、技術調查、通緝、限制出境等的決定與公安機關協助執行的分離協調運行機制。《監察法》在第24、26、28和29條中。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活動為何法律屬性?《監察法》或《刑事訴訟法》是否有其實施的法律依據?在建立公共安全機構時,對機構的協助執行活動進行法律監察的困難之一是“法法”的應用。筆者以《刑事訴訟法》為指導,對憲法對檢察院的法律控制的具體細節以及檢察院在刑事訴訟領域的控制活動提供了立法原則,檢察機關有權對公安機關上述協助執行的偵查活動是否符合相關法律進行監督。因素包括:1.公安支持執法權的法律性質是指刑事偵查權,而不歸于一般調查權或治安管理權。2.支持公共安全機構開展活動的依據是監察部門根據《監察法》作出的具體“決定”, 但其協助執行權運行程序的依據是《刑事訴訟法》有關偵查程序的規定。以上所支持的行政執法措施,受行政機關的行政管制,但也可以由監察機關全面實施。具體表現為:1.違檢察機關發現公安機關執行活動違法或造成嚴重后果的,應建議監察機關通知公安機關停止協助執行;必要時可先行通知公安機關停止執行,并告知監察機關;或者建議更換協助執行人員,以確保協助執行活動依法進行。2、如果檢查機關提前介入調查委員會對刑事案件的調查,可以了解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活動是否合法,發現其違反法律規定、非法取證、損害協助執行活動的,可以建議監察機關變更協助執行單位或人員。3. 建議監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有違法情形的,先行決定排除非法證據,并且不得作為移送審查起訴的證據使用; 在調查和審判過程中,公安機關使用暴力、騷擾等非法手段取得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2]。
3.與刑事缺席審判、沒收違法所得程序的銜接與協調
《刑事訴訟法》修正中最受歡迎的問題之一是建立起訴刑事犯罪和沒收非法收益的特別程序。包括《刑事訴訟法》特殊程序的第3章和《刑事訴訟法》特殊過程的第4章。如何與刑事缺席審判,如何參與和配合起訴和沒收非法所得?作者認為,最緊迫的任務是建立必要的輔助機制,加快完善缺席審判機制。為監察當局調查犯罪以及報告和起訴、提起起訴和支持起訴機制的相互合作和減輕而制定;缺乏司法和刑事訴訟標準;在審訊期間,原告人的家人、被告人及其律師會出庭受審、準備證據、進行辯論等庭審程序;加快完善收回非法財產辦理程序。建立監察機關職務犯罪調查與審查過程中對于貪污賄賂犯罪等犯罪案件,申請人或被告人逃之夭夭一年后還沒有找到,或者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刑法》要求歸還屬于非法資金的財產和歸還非法所得的財產;申請扣押非法所得財產的主體適用條例,法院責令沒收非法所得財產。檢察院對沒收非法所得財產的程序不服,依據職權和其他政策提起上訴[3]。
4.結語
就我國現行的監察體制而言,當務之急是妥善處理好監察委員會與司法機構之間的銜接關系。為所有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對現行立法未直接規定的問題,應立即建立專門機制,確保行政拘留手段與刑事訴訟介入的統一。刑事調查部是在監督機構內設立的,為具體實施監察工作,以便準確地履行職責并確保統一的法律標準,同時還為我國法治社會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李世佳,高童非.《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銜接的規范分析與完善路徑[J].西部法學評論,2020(06):49-57.
[2]劉永飛. 國家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實施銜接問題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3]徐漢明,李少波.《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實施銜接路徑探究[J].法學雜志,2019,4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