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新瑜,巨大琨
(1. 鄭州市鄭東新區南塘初級中學,河南 鄭州 450018;2. 寧波神舟學校,浙江 寧波 315000)
北京時間2021年8月8日,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東京落下帷幕。本次奧運會,中國軍團共拿下88枚獎牌,其中,金、銀、銅獎牌數量分別為38枚、32枚、18枚。在慶祝中國健兒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客觀存在的問題,中國男子三大球集體無緣奧運會,顯示出我們在男子三大球項目上與世界高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CBA),作為我國男子職業籃球的頂級賽事,擔負著為國家隊輸送人才的任務。可以說,CBA本土球員競技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中國男籃的成績。為了拓寬人才輸送渠道,促進體教融合,近年來,聯賽不斷進行制度上的優化改革,CBA選秀大會制度也因此而創立。選秀大會開展以來,大學生球員不斷涌現,然而,對大學生球員的競技能力是否符合CBA、CBA選秀是否應該向高校傾斜等相關話題,始終爭議不斷。
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球員畢業后進入CBA打球的歷史可謂由來已久,在CBA選秀大會制度成立之前,就有一些大學生球員在畢業后通過各種渠道進入CBA。CBA歷史上第一位大學生球員是東莞新世紀前隊長王晶。2003年夏天,東莞新世紀俱樂部正式成立,當時還在武漢理工大學打CUBA的王晶成為東莞俱樂部第一個看上的球員,隨后王晶加盟球隊并一直為東莞隊打到了2009年。除了王晶外,在CBA早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學生球員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的趙南、武漢理工大學的劉久龍以及有著“清華流川楓”之稱的劉子秋等。現今還在征戰的非通過選秀制度進入CBA的比較有名的大學生球員有張春軍、曾令旭和韓德君等。這3位同是1987年出生的球員分別來自天津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
為了解決CBA后備人才缺乏的頑疾,拓寬人才輸送渠道,完善CBA的人才引進制度,2015年5月19日,CBA委員會在中國籃協官方網站發布《CBA外援優先續約權》及《港澳臺球員、大學生球員等參加CBA聯賽實行統一選秀的辦法(試行)》,在附件中具體說明了CBA選秀制度的參與條件、選秀程序、時間地點安排以及新秀球員的待遇和合同。文件規定,想要參加選秀的球員必須年滿18周歲,如果是境內的大學生球員,必須參加過CUBA或者大超聯賽,并由所在學校體育部門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出具證明,在國外讀書的中國籍大學生球員,必須參加過就讀國家的高水平大學生聯賽,并出具證明。選秀的報名時間為6月15日至30日,正式選秀時間為7月份,在選秀大會開始前,新秀球員們需參與體測及分組比賽。另規定被選秀大會選中的新秀,第1順位的球員最低工資為30萬人民幣/年,15順位以后球員最低工資為10萬人民幣/年。
截至2021年,CBA選秀已歷經7屆,在這7年中,官方不斷對選秀制度進行調整與改革。在新秀合同上,提升了新秀球員的最低待遇保障,“狀元秀”的年薪從30萬元提升到50萬元,二輪秀的待遇也從10萬元提升到了18萬元;在合同年限上,對大學生球員的規定也從“1+1”變為現在的“2+N”模式;在對參加選秀球員的條件設置上,從最開始的只針對大學生球員和港澳臺球員,到之后球隊自己培養的球員、體育局推薦的球員和NBL的球員也可以參加選秀,甚至符合條件的草根球員也可以報名,范圍不斷擴大;在參選次數上,也從最初的只能參加2次改為可以無數次參加;在參選年齡上,規定從2020年之后大學生球員的參選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從2020年開始,CBA又首次引入樂透抽簽制度。在參選人數和選中人數上,7年來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從2015年的20人參選僅1人選中,到2021年的87人參選30人被選中,可以說,CBA選秀大會變得越來越開放和多元化。
CBA選秀大會每年火熱地開展,但掩蓋不了CUBA球員在選秀中“遇冷”的事實。在選秀中被球隊選中的球員本就寥寥無幾,而隨著選秀大會球員報名條件的不斷擴寬,CUBA球員遭遇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表1可知,參與選秀的人數每年都在上升,但是除了制度剛剛建立的2015年,CUBA球員的參選比例始終沒有太高,最低的2018年,在全部參選的50名球員中只有9名CUBA球員,占比18%;最高的是2021年,在全部參選的87面球員中有38名CUBA球員,占比43.7%。而在被選中的球員中,除了2015年僅有的1名球員,也是唯一的1名CUBA大學生球員被選中外,之后幾年,隨著NBL球員、球隊自主培養的球員、體育局推薦的球員以及草根球員等可以參加選秀的規則出臺后,被選中的CUBA球員人數比例始終不高,最低的2018年,被選中的CUBA大學生球員僅占21.4%,最高的是2020年,被選中的CUBA大學生球員也只占57.8%,不足6成。雖然CUBA球員的參選人數和選中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與建立選秀制度時的預想相比,其數量仍是不夠。

表1 CUBA球員歷年選秀情況表
對于CUBA球員來說,被球隊選中本已不易,而更大的困境則是被選中后難以獲得表現的機會,大學生球員在CBA的發展成了難題。自2015年至今的7次選秀中,一共有44名CUBA球員進入CBA,除去還未開始的2021—2022賽季,在之前6個賽季中,被選中的27名CUBA球員的發展很難讓人滿意,像萬圣偉、谷玥灼這些CUBA的明星,來到CBA后每場比賽只有場均10min左右的上場時間,出場次數也不多。有CUBA第一控衛之稱的太原理工主力控衛王洪,來到CBA后前3個賽季的上場時間分別只有9.3min、11.3min、8.2min,2018—2019賽季后,山西隊選擇與這位曾經的大學明星后衛解約。隨后2個月在經歷多次試訓后,王洪才最終加盟江蘇肯帝亞,避免了“失業”的尷尬。而CBA歷史上首位選秀狀元是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方君磊,他的CBA生涯僅代表重慶翱龍出戰1場,在2min的上場時間里投中1球,2016年與球隊合約到期后便宣布了退役。
選秀制度開展幾年來,被選中的20余名大學生球員發展之路各不相同,但是相比較他們在大學聯賽中的輝煌,在CBA的成長之路則顯得很艱難。
“打鐵還需自身硬”。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可知,CUBA運動員無論是在身高、體重以及克托萊指數這些基本的身體素質指標上,還是在比賽中的各項命中率的平均值上,都與CBA球員的平均值有著很明顯的差距。CUBA球員展現出的競技水平與CBA球隊所需要的表現之間巨大的鴻溝,是大學生球員很難被選中、選中后也鮮有登場機會的根本原因。與從青年隊進入CBA的球員不同,本土的大學生球員幾乎是從小學—中學—大學的模式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球員一直處在教育系統中,進行籃球訓練的同時還要兼顧學業,“學訓矛盾”始終是個無法解決的難題。與從體校走出來的運動員相比,其訓練時間無法保證,訓練科學化、專業化程度上也處于明顯弱勢地位,最終大學生球員展現出的競技水平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層次上的差距。通過查詢2020—2021賽季CBA聯賽中征戰過CUBA的大學生球員場均比賽數據可知,除了2015年之前就加入CBA的韓德君、張春軍、曾令旭外,其余通過選秀制度進入CBA的大學生球員,盡管有些高順位的球員得到了不少上場時間,但在場上的數據都比較一般,與大學時的球隊頂梁柱身份比起來,相差甚遠,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2020 —2021賽季CBA部分CUBA球員數據統計表
受舉國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CBA的人才培養、輸送渠道主要是通過業余體校—省市體工隊—職業隊的3級人才培養模式來進行的,這類球員在CBA總球員數量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除了體育局培養的球員外,俱樂部自己花錢組建的青訓體系也是CBA人才來源的一個重要渠道。這些有天賦的球員從小便被球探、教練員看中,進入各體育運動學校,開始較為專業的籃球訓練,很多好苗子不需要等到上大學,就已經被各支俱樂部挑中進入職業俱樂部。這樣就使得職業俱樂部可以直接從自己的人才梯隊里選擇后備人才,對于職業俱樂部來說,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可以說,目前情況下,各支俱樂部通過挑選體育系統內的球員就已經可以基本滿足俱樂部人員補充的需求,對大學生球員的渴求并沒有到非要不可的地步。
CUBA作為國內大學生球員的主要培養以及往CBA輸送的渠道,其聯賽整體建設水平不高也是造成當前大學生球員在通往職業道路上遭遇坎坷的一個重要因素。據統計,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中,45%的為一級運動員,52.5%的為二級運動員,國家健將級的有1.7%,沒有運動等級的占2.5%,這樣的情況致使CUBA大規模向CBA輸送人才變得很難實現。而在訓練時間上,目前高校籃球隊普遍訓練時間不夠,據統計,高校籃球隊每天訓練時間在2h以下的有55.8%,2~3h的有 17.5%,3h以上的有26.7%。在教練員執教方面,相當一部分高校籃球隊的教練員是體育學院教師兼職,在執教籃球隊的同時還承擔著學院的教學任務,無法全身地心投入籃球隊的訓練,而且由于一些教練員沒有在職業隊或者高水平比賽中打比賽的經歷,自身對籃球技、戰術及籃球訓練的理解不夠深入,執教能力上存在不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對籃球不夠重視,投入不夠,使得籃球隊經費緊張,在訓練設置與保障水平上相當落后。
當前選秀制度下,“狀元秀”的年薪為50萬人民幣,其余隨著順位逐漸遞減,從第15順位往后,年薪統一為18萬元人民幣。對于很多有實力的CUBA球員來說,本身出身名校,畢業后即使不進入CBA,也完全可以在一些需要高水平的籃球運動員的企業中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邊工作邊為企業打球。還有一些球員干脆選擇“職業野球”,常年奔波于全國各地參與野球比賽,贏取獎金。對于球技較高的大學生球員來說,一年中比賽幾乎不間斷,收益也相當可觀。與其在CBA拿著不高的收入坐冷板凳,退役后生活沒保障,還不如利用自己大學積累的知名度去參加業余比賽掙錢,為自己以后積累更多的資本。
經過多年發展,美國籃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學—中學—大學—職業聯賽的培養體系。從小學開始,學校或者社區的籃球俱樂部就承擔起了青少年籃球教學訓練的主要任務。得益于十分完善的各級比賽體系,美國的中小學生一年中可以參加大量的比賽,為青少年打下了堅實的籃球基礎。在成長的過程中,專業的機構會根據他們的表現、潛力等因素對這些青少年運動員進行評級,供更高一級的學校或者職業聯賽參考。以2019年NBA的狀元秀蔡恩·威廉森為例,他在高中時便被評為了最高級別的五星高中生,隨后被杜克大學成功招募,并在1年后進入NBA。這種完善的學校培養體系是目前中國籃球,乃至整個中國競技體育都非常欠缺的。
與CBA多數運動員出自體育系統不同,NBA球員的人才輸送渠道長期以來都是通過“體教結合”之路來選拔的。據統計,每年最終選秀大會被選中的球員中,有超過78%的新秀是來自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的大學生球員,籃球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邁克爾·喬丹,便是出身籃球名校北卡大學。NCAA是美國籃球人才體系建設金字塔中最重要的部分,肩負著籃球頂級人才的選拔、培養以及往職業聯賽輸送的任務。
NCAA 對于訓練時間上有著嚴格的規定,其要求每支大學球隊一年里最多訓練26周,每天最多進行4h的訓練,1周訓練累積時間不能超過20h,且每周必須休息2天。此外,NCAA聯盟中的每個大學都有良好的硬件設施作為保障,其場地、器材,甚至是醫療團隊,都以不輸職業聯賽的水準來配置。而在教練員團隊上,也明確規定NCAA籃球隊的教練員必須是全國指定的60所大學畢業的擁有本科學歷的學生或其他大學畢業的拿到研究生學歷的學生,同時完成規定的250學時的實習時間,并在知名教練員身邊做過助手,還要通過相關考試拿到NCAA 籃球聯賽執教的教練員合格證書,才能最終完成注冊并執教。美國國家隊主教練“老K”,便是杜克大學的籃球隊主教練,其年薪也高達千萬美金。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職業籃球聯盟)作為世界頂級的職業籃球聯盟,吸引著全世界的籃球天才不斷奔向這里。完善的選秀制度是NBA能夠正常運轉的發動機。首先,選秀制度早已成為新秀球員們加盟NBA最重要的方式,NBA球員的更新換代主要依靠選秀大會來完成。其次,經過多年的經營,NBA選秀大會已經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每年選秀大會,各大電視媒體爭先恐后地轉播和報道,球迷們也在各種網絡平臺熱烈討論,它早已成為一場超高收視率的“真人秀”。
NBA選秀大會進行2輪共60個順位的選秀,每支球隊原則上擁有首輪和次輪各1個選秀權,選秀權可以自由進行交易。NBA對新秀球員的合同上也有明確規定,首輪秀可以簽下一份4年的合同,前2年為保障合同,第2年結束后球隊有權力決定是否執行后面的合同,次輪秀只能簽下一份2年的合同,在第1年結束時,球隊有權力決定是否執行第2年的合同。在金額上,NBA的新秀合同價格不菲,在目前執行的合同規則中,“狀元秀”第一年的薪資就可以達到975萬美元,而之后3年,金額會不斷增加。即使是第二輪最后一順位被選中的球員,第一年的新秀合同薪資也能達到100萬美元以上。廣闊的市場、超高的曝光率以及高額的收入吸引著籃球天才們不斷涌入NBA。
“體教結合”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可實際效果卻始終無法令人滿意。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之間相互獨立的運行,造成了兩大部門資源整合十分有限,甚至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在當今形勢下,大量體育系統人才進入教育系統,而教育系統的訓練水平又有限,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CUBA球員無法達到俱樂部需要,致使CBA各球隊主要通過自己的青訓體系選拔人才的現象。因此,政府必須出臺相關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盡快加深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加大體育競賽資源整合的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各年齡段、各級別的籃球聯賽,層層遞進,充分發揮體育系統的技術優勢和教育系統的育人優勢,進行資源互補,通過建立小學—中學—大學的培養體系,拓寬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渠道,擴大學生球員的基數,讓“體”“教”真正融合起來。
CUBA必須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球員選拔上,保證公平、公開、公正,嚴格把關,鼓勵教練員外出考查和選拔,選出真正有潛力有實力的好苗子。在學業和訓練上,加強球隊訓練與文化學習的結合,通過制度明確規定大學生球員的訓練和學習時間,提高訓練經費的投入和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努力在硬件和軟件上不斷提升。在比賽上,優化CUBA的賽制,增加比賽場次,讓球員能有更多的比賽經歷。在教練選拔上,逐步采取公開聘任制,提高教練員待遇,優先選擇專業隊出身或是具有多年執教經驗的教練,綜合理論能力、臨場指揮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擇優聘用。同時,定期舉行教練員培訓、交流的會議,開拓教練員的籃球視野和訓練思路,不斷提高大學教練員的執教水平。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來提高CUBA的水平。
對于職業籃球運動員來說,籃球是一份工作,他們需要依靠打球來賺錢生活。與NBA相比,當前CBA的新秀合同金額要小得多,雖然這里邊必須考慮國情等相關因素,但是對于低順位新秀來說,18萬人民幣的年薪很難在保證一定物質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再額外投入資金去進行高質量訓練。隨著CBA市場化、商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聯賽管理者應考慮將提高新秀球員工資提上日程,從工資上吸引更多有實力的CUBA球員參與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