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芳 朱冬燕 錢 俊 王 梁 翟佳佳 黃志東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江蘇南通 226001
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是指患者腦卒中后記憶力、執行力、計算力等能力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發生率高達50%~75%[1]。 即便治療后神經功能恢復較好,認知障礙仍是最常見、最持久的后遺癥[2],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參與社會的能力。現階段康復醫學強調的是生物-社會-心理模式[3],患者的期望不僅僅是恢復其運動功能,更多的是期望提高生活質量和回歸社會,所以恢復卒中患者的認知功能尤為重要。米小昆等[4]研究證實腦電仿生電刺激能夠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認知功能,陶小英等[5]研究證實音樂能促進大腦海馬區神經生長、能激發大腦結構活性,還能調整患者的情緒,從而可以改善認知功能。本研究采用腦電仿生電刺激聯合音樂療法對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患者進行干預,評價干預后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恢復情況。
選取 2019 年12 月至 2020 年 10 月江蘇省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收治的52 例腦卒中后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6 例。 試驗組中,男 17 例,女 9 例;年齡 47~71 歲,平均(59.85±7.67)歲;左側偏癱16 例,右側偏癱10 例;病程14~40 d,平均(23.42±6.09)d。 對照組中,男 18 例,女 8 例;年齡 49~74 歲,平均(61.31±7.51)歲;左側偏癱 17 例,右側偏癱 9 例;病程 15~45 d,平均(22.77±7.03)d。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2018 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6],并經CT 或MRI 確診;②患者為首次發病,病程≤6 個月;③患者生命體征穩定;④患者有認知功能障礙,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7]14~25 分,且由腦卒中導致。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臟病或帶有心臟起搏器者;②有癲癇病史者;③依從性差或伴有精神疾病者;④視、聽覺嚴重障礙者;⑤伴有失語癥者;⑥伴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是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以控制血壓、改善腦代謝等為主,物理治療訓練包括神經發育促進技術、平衡訓練、轉移訓練、步行訓練、物理因子治療。 認知訓練包括:記憶力訓練,讓患者閱讀并回憶復述,倒背數字;注意力訓練,劃銷試驗,視覺追蹤;視空間結構與能力訓練,讓患者臨摹出立體圖形,搭積木;計算能力訓練,數字計算從易到難。 訓練由相同資質的治療師進行,每天1 次,每次45 min,每周 6 d,連續治療 4 周。
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腦電仿生電刺激和音樂療法,具體方法如下:腦電仿生電刺激,采用蘇州好博醫療有限公司生產的HB520D 型腦電仿生治療儀,將月牙形的電極片放置于患者兩側耳后乳突,佩戴磁療帽,將磁療帽中兩根最長連接線的電磁感應治療頭放置于后枕部,其余治療頭平均分布于太陽穴、顳側耳上方及頭頂部。 選擇處方3,強度根據病人耐受情況,由弱到強逐漸增加,每天1 次,每次治療20 min,每周6 d,連續治療 4 周。 音樂療法采用參與式音樂治療和感受式音樂治療相結合,參與式音樂治療即讓患者選擇喜愛的音樂,并鼓勵患者演唱、打節拍、或者跟著音樂一起活動;感受式音樂治療,即讓患者被動的聆聽舒緩、輕快的音樂,給患者營造一個安靜、愉悅的環境,安撫他們的情緒,有利于其他康復訓練的實施。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4 周后均采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8]和改良 Barthel 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9]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評估,并觀察治療期間有無不良反應發生。 ①MMSE主要評估患者的定向力、即時記憶、計算力、注意力、延遲記憶、命名、復數、視空間、言語等能力,評分標準:總分 30 分,文盲≤17 分、小學≤20 分、中學及以上≤24 分,MMSE 分值越高患者的智力狀況越好,認知功能缺損程度越低。 ②MoCA 主要評估患者的視空間執行力、語言流暢、抽象思維、延遲回憶、定向等能力,受教育年限≤12 年,則評分加1 分,總分30 分,評分≥26 分為正常,MoCA 分數越高, 患者的認知功能越好。 ③MBI 主要評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進食、如廁、洗漱、穿衣等10 項,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④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嗜睡、頭痛、局部疼痛。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 MMSE、MoCA、MB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 4 周后,兩組患者的 MMSE、MoCA、MBI 評分高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4 周后,試驗組患者的MMSE、MoCA、MBI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MMSE、MoCA、MBI 評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MMSE、MoCA、MBI 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MMSE MoCA MBI試驗組(n=26)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對照組(n=26)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18.00±2.64 25.62±2.33 26.384<0.001 18.85±2.60 25.65±2.00 17.711<0.001 53.85±7.39 72.12±7.80 18.320<0.001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18.15±2.94 23.15±3.50 16.457<0.001 0.199 0.843 2.987 0.004 18.81±2.97 22.65±3.26 21.205<0.001 0.050 0.961 3.999 0.000 54.62±7.86 65.19±8.66 16.523<0.001 0.363 0.718 3.467 0.001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現象,僅試驗組1 例患者出現頭暈不適,但未經特殊治療,休息后自行緩解。
腦卒中可導致患者產生肢體運動、感覺、吞咽、言語、認知等功能障礙,以往康復的重點通常放在改善患者的軀體功能、言語、吞咽等方面,而忽視了患者的認知功能。伴有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通常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下降、執行能力降低、情緒障礙、計算力差等各種功能障礙[10]。 患者在康復訓練時不能很好的理解和配合康復訓練的內容,不僅影響康復訓練的效果,還會引起繼發障礙,如失用和誤用綜合征[11]。他們的家屬也會承擔更多的經濟和思想負擔,產生焦慮和抑郁等情緒。
腦卒中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方法很多,如藥物治療、常規的認知功能訓練、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運動想象療法、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12]等。 本研究采用腦電仿生電刺激聯合音樂療法,在治療4 周后,試驗組患者的 MMSE、MoCA、MBI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者聯合使用效果更好。腦電仿生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通過以下幾個方面:①通過電磁感應治療帽,對大腦形成變頻按摩和立方體式電磁場,輸出特定頻率和規律的交變電磁場,穿透顱骨,作用于腦深部病變組織,達到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缺血缺氧狀態;②腦電仿生電刺激也能增加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釋放[13];③激活神經細胞生長因子,保護神經元,促進神經軸突再生[14]。
音樂療法通過播放器使聲音傳入大腦,可以提高大腦運動皮層的興奮性, 從而促進神經功能的重組,特別是讓患者聽熟悉的音樂,可以激活腦部的網絡連接,從而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15]。 卒中患者的康復是一個漫長枯燥的過程,很多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甚至抑郁[16-18],康復訓練過程中,舒緩的音樂有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狀態[19],使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接受康復訓練,從而提高康復效果,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腦電仿生電刺激聯合音樂療法能有效地促進腦部神經功能的重組,通過調節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促進神經功能的修復,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兩者技術均是無創康復治療手段,副作用小,值得在腦卒中康復訓練中推廣。但是本研究選取的樣本量不足,治療周期短,在今后的研究中將做進一步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