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浩 程方喜 劉 燕
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腎內科,江西景德鎮 333000
慢性腎臟病是由各種病因引發的腎臟結構及功能異常改變,患病持續時間超過3 個月,且經診斷出現腎臟損傷標志即可確診。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該慢性腎臟病持續累及發展的最終結果,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大。因此,尋找合理有效的治療腎衰竭的方法具有重大意義[1]。目前,臨床以傳統降糖降壓藥輔以人工保留灌腸為主,但操作繁瑣、耗費人力,且長期使用患者會產生耐受,效果有限,部分患者病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結腸透析是在傳統的保留灌腸基礎之上的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正不斷完善和發展,該治療方法因費用低、無創傷、操作簡便而具有一定優勢[2]。 本研究旨在探討結腸灌注透析機尿毒清保留灌腸治療CRF 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 年1 月至12 月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20 例CR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0 例)和觀察組(60 例)。對照組女 25 例,男 35 例;病程 3~24 個月,平均(17.75±1.34)個月;年齡 20~75 歲,平均(44.97±4.83)歲。 觀察組女 25 例,男 35 例;病程 3~26 個月,平均(18.14±1.51)個月;年齡 18~80 歲,平均(45.86±3.62)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診斷標準:參照《腎臟病診療指南》[3]中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 ①與上述診斷標準符合者;②入組前6 個月無腸道內及肛區出血者;③患者及家屬簽字并同意參與此研究者等。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力衰竭及合并感染、惡性臟器腫瘤者;②無自主意識或癲癇發作者等。
兩組均于灌腸治療前囑咐患者排便后先行清潔,取左側臥位灌腸,使用尿毒清顆粒[康臣藥業(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Z20073256;生產批號:20200916;規格:5 g/包]20 g 加水溶解至 200 ml 作灌腸液。
對照組患者采取人工法保留灌腸治療, 步驟如下。 ①以普通肛管插入,置管深度約20 cm;②低壓灌注藥液進入腸腔,緩緩拔出肛管;③患者平臥休息,根據患者耐受能力保留約1 h,1 次/d。
觀察組采取結腸灌注透析機[4]保留灌腸治療,步驟如下。 ①以專用引流管輕柔插入肛門;②微機程序調控溫度為37~39℃, 定量設置藥液200 ml 灌入結腸,保留時間同對照組,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2 周。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腎功能指標,具體如下。 ①臨床療效:參照《慢性腎衰竭診療指南》[5]判定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其中臨床癥狀幾近消失為顯效, 臨床癥狀較前有所緩解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且伴隨輕度加重為無效。②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6],包括面肢水腫、疲憊乏力、肢體困重、大便不實等癥狀,每項癥狀積分按嚴重程度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為 0、1、2、3 分。③腎功能指標:包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約5 ml,待其自行凝固后離心,速度設置為3000 r/min,離心半徑為10 cm,時間設置為10 min,得上清,采用生化自動分析儀檢測。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的面肢水腫、疲憊乏力、肢體困重和大便不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面肢水腫、疲憊乏力、肢體困重和大便不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面肢水腫、疲憊乏力、肢體困重和大便不實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分的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分的比較(分,)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面肢水腫治療前 治療后疲憊乏力治療前 治療后肢體困重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60 60 3.44±1.15 3.57±1.21 0.749>0.05 3.02±0.88a 2.63±0.56a 2.842<0.05 2.42±0.86 2.69±0.83 0.684>0.05 2.07±0.57a 1.13±0.30a 3.467<0.05 3.55±1.36 3.69±1.23 0.116>0.05 3.07±0.97a 2.13±0.68a 2.457<0.05大便不實治療前 治療后2.85±1.36 2.89±1.43 0.738>0.05 2.07±1.07a 1.13±0.57a 3.752<0.05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SCr、BUN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 觀察組的血清 SCr、BUN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SCr、BUN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的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的比較(分,)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SCr(mmol/L)治療前 治療后BUN(μmmol/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60 60 429.35±103.14 431.97±104.28 0.116>0.05 399.57±98.64a 338.67±97.72a 2.842<0.05 20.87±6.53 19.65±6.68 0.846>0.05 18.35±6.57a 13.64±3.85a 4.008<0.05
CRF 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由腎臟損害和進行性惡化所導致,該病病因復雜,其中原發性與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病、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為臨床最主要的四種病因。一旦腎臟功能受損,病情可發展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只能通過長期透析代替腎功能延續生命,給患者、家屬乃至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臨床常采用人工法灌腸治療CRF,雖需患者先行清潔腸道,但仍難以將腸道高位的硬結糞便清除徹底, 腸黏膜表面仍存在部分干固附著物,阻滯藥物在腸黏膜的滲透過程,治療效果欠佳[7]。
人體結腸黏膜是腎排除體內毒素的體內循環過程的一部分,性質同半透膜,可調控腸腔液中電解質、活性物質等的交換[8]。 尿毒清配合結腸灌注透析機相較于傳統方法有著獨特優勢,能夠在發揮治療效果的同時進行全結腸的清洗,完全徹底地清洗結腸內的糞便及體內毒素,又可減少結腸黏膜對腸內有毒物質的重新吸收,減輕了腎臟的負擔,對于小兒、老年人便秘及消化道出血合并腎功能衰竭者起到一舉多得的治療作用,其中結腸灌注透析機可人為控溫提升患者舒適度,且專用導管便于插入腸腔更深處,以合適的流速和容量沖洗腸壁, 增大腸黏膜對藥物的透過率,充分發揮藥效[9-10]。 范彥君等[11]的研究結果顯示,結腸灌注透析機能改善CRF 患者的臨床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面肢水腫、疲憊乏力、肢體困重和大便不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結腸灌注透析機保留灌腸治療可更有效改善CRF 患者的臨床癥狀, 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尿毒癥毒素是和CRF 致病密切相關的小分子物質,包括SCr、SUN、尿素等,其水平增高見于各種腎病, 包括原發和繼發性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機體腎衰竭時,腎排出體內毒素的能力減弱,則腸道成為機體排毒的主要途徑。 尿毒清作為純中藥制劑,與其他治療腎病的藥物相比具有顯著優勢,該藥適用范圍廣, 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均適用;療效顯著,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等尿毒物質;安全可靠,長期使用無明顯毒副作用,且治療過程無創傷、無痛苦。結腸灌注透析機參考腹膜透析原理,通過調控腸道黏膜的滲透和彌散能力,促進體內的代謝廢物排除,可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12-14]。 魏玲等[15]的研究顯示, 結腸灌注透析機可增強腎病患者的腎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SCr、BUN 水平低于對照組, 提示結腸灌注透析機保留灌腸治療可更有效地改善CRF 患者的腎功能。 結腸灌注透析機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對溫度、時間、純水及藥液流量進行顯示,在給藥時可以實現注水和給藥的雙切換,使用方法便捷,且安全有效。其在使用過程中給醫護人員帶來便利,增加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舒適感及醫院的經濟效益,可在偏遠地區和小型醫院推廣應用。 但本研究樣本數量較少,可更換地區擴大樣本量深入研究,為結腸灌注透析機的推廣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結腸灌注透析機保留灌腸治療可更有效改善CRF 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腎功能,阻礙病情惡化,增加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的便利性,減少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痛苦,提高本院的醫療水平,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與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