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利 易開未 劉琦赟 歐陽四紅
1.江西省萍鄉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江西萍鄉 337000;2.江西省蘆溪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江西蘆溪 337200
學齡前兒童身體各項機能發育還不夠成熟,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疾病的抵抗能力均較弱,因此,好的體質是這個階段兒童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條件[1-3]。 研究表明[4-6],學齡前 3~4 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而這個時期兒童的體質是否會影響其綜合水平的發育卻不得而知。 目前,臨床對于學齡前兒童體質調查與指導分析研究很少, 且對于統計3~4歲學齡前兒童體質數據也較少,因此,調查分析3~4 歲學齡前兒童體質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2017—2019 年萍鄉市3~4 歲學齡前兒童的體質情況。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萍鄉市婦幼保健院收治2203 例3~4 歲學齡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分為男生組(1167 例)和女生組(1036 例)。納入標準:與《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7]中相關標準符合者;無先天性身體缺陷者等。排除標準:兩星期內患過急慢性病且體力尚未恢復者;身體發育異常者;患有幼年自閉癥者等。 本研究經萍鄉市婦幼保健院衛生健康委員會審批。
統計2203 例3~4 歲學齡前兒童的體質,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7]的檢測方式及設備要求,將 3~4 歲學齡前兒童分為 3、3.5、4 歲,其中測試時已過當年生日且超過6 個月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0.5; 測試時已過當年生日且不滿6 個月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當測試時未過當年生日,且距離生日6 個月以下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0.5;當測試時未過當年生日, 且距離生日6 個月以上者,年齡=測試年-出生年-1。 分別測試出兩組兒童及3歲(1269 例)、3.5 歲(539 例)、4 歲(395 例)兒童的體質差異,并測試統計男生組 3 歲(668 例)、3.5 歲(283例)、4 歲(216 例)及女生組 3 歲(601 例)、3.5 歲(256 例)、4 歲(179 例)的身高、體重、10 米折返跑、立 定跳遠、網球擲遠、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的成績。
①分析學齡前兒童綜合體質成績,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7]測試,并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均值標準計算差值,隨后將差值換算為對應分數,對各項測試指標(身高、體重、10 m 折返跑、立定跳遠、網球擲遠、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進行單項評分:5、4、3、2、1 分;對體質測試情況進行綜合評級:優秀級,總分>31 分;良好級,28 分≤總分≤31 分;合格20 分≤總分≤27 分;不合格<20 分,優秀率=優秀人數/總人數×100%, 良好率=良好人數/總人數×100%,及格率=及格人數/總人數×100%,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數/總人數×100%; ②分析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綜合體質成績,計算方法同①;③分析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體質指標,包括身高、體重、10 米折返跑、立定跳遠、網球擲遠、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根據臨床測試記錄數據。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多組率的整體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若期望值<5 時行Fisher 精確檢驗,多組率的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 方法校正; 檢驗水準α=原α水平/比較次數,即0.05/3=0.017。
萍鄉地區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3~4 歲學齡前兒童中男生組綜合體質成績不及格率占13.96%,及格率占63.67%,良好率占18.25%,優秀率占4.11%;女生綜合體質成績不及格率占10.81%,及格率占57.24%,良好率占25.10%,優秀率占6.85%;其中男生組不及格率與及格率高于女生組,男生組良好率及優秀率低于女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學齡前兒童綜合體質成績的比較[例(%)]
不同年齡段學齡前兒童的綜合體質成績比較,3~4 歲兒童優秀率及良好率均逐漸升高,及格與不及格率逐漸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綜合體質成績的比較[例(%)]
男生和女生3~4 歲的身高、體重、立定跳遠、網球擲遠數值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10 米折返跑、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數值均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3~4)。
表3 男生組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體質指標的比較()
與 3 歲組比較,aP<0.017;與 3.5 歲組比較,bP<0.017
年齡(歲) 例數 身高(cm)體重(kg)10 米折返跑(s)立定跳遠(cm)網球擲遠(m)雙腳連續跳(s)3 3.5 4 F 值P 值668 283 216 97.52±3.39 100.72±3.49a 104.15±3.70ab 319.521<0.001 14.44±1.62 15.33±1.87a 16.90±3.62ab 105.380<0.001 10.83±2.18 9.88±1.96a 9.18±2.03ab 57.584<0.001 46.99±15.76 61.26±17.47a 70.69±19.98ab 184.640<0.001 2.83±1.11 3.25±1.13a 3.65±1.29ab 45.395<0.001 12.53±5.53 10.71±4.23a 9.42±3.82ab 37.053<0.001坐位體前屈(cm)11.06±3.71 10.25±3.12a 9.02±3.31ab 28.530<0.001走平衡木(s)22.29±10.49 21.73±7.57a 17.45±6.25ab 23.211<0.001
表4 女生組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體質指標的比較()
表4 女生組不同年齡學齡前兒童體質指標的比較()
與 3 歲組比較,aP<0.017;與 3.5 歲組比較,bP<0.017
年齡(歲) 例數 身高(cm)體重(kg)10 米折返跑(s)立定跳遠(cm)網球擲遠(m)雙腳連續跳(s)3 3.5 4 F 值P 值601 256 179 96.44±3.72 99.61±3.84a 103.10±3.97ab 230.554<0.001 13.85±1.59 14.98±2.92a 15.76±1.90ab 70.957<0.001 11.19±2.49 9.82±1.62a 9.17±1.75ab 75.494<0.001 48.11±29.38 60.41±16.91a 71.64±18.52ab 67.774<0.001 2.61±1.15 3.17±1.18a 3.37±1.24ab 39.337<0.001 12.41±5.67 10.75±4.73a 8.52±3.74ab 41.354<0.001坐位體前屈(cm)12.58±5.02 11.92±4.65a 11.03±3.74ab 7.800<0.001走平衡木(s)23.42±10.12 20.05±8.31a 16.12±6.31ab 47.387<0.001
目前,由于我國多數家庭“學習改變命運”的思想不斷深固,導致家長有意或無意的忽視兒童體質健康的問題,而隨著我國兒童體質的持續下滑,肥胖等不良形態逐漸出現于學齡前兒童,該問題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8-12]。
研究表明,萍鄉市位于江西省經濟發展格局中經濟水平較高的位置[13-16]。 為了解萍鄉市學齡前兒童的體質情況, 本研究選取該地區2203 例3~4 歲學齡前兒童并對其進行體質分析檢測,結果顯示,經對比不同年齡段2203 例學齡前兒童的綜合體質成績,3~4歲學齡前兒童中男生組綜合體質成績不及格率占13.96%,及格率為63.67%,良好率為18.25%,優秀率為4.11%;女生綜合體質成績不及格率占10.81%,及格率為57.24%,良好率為25.10%,優秀率為6.85%;其中男生組不及格率與及格率較女生組升高,男生組良好率及優秀率較女生組降低;3~4 歲兒童優秀率及良好率均逐漸升高,及格與不及格率逐漸下降,男生和女生3~4 歲的身高、體重、立定跳遠、網球擲遠數值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10 米折返跑、 雙腳連續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數值均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在3~4 歲學齡前階段,兒童發育情況可能受性別差異影響,故應給予個體化運動方案,以促進全面發展,與王世景等[17]研究結果相符。通過調查分析萍鄉地區3~4 歲兒童身高、體重,發現其相比于國民體質監測公報[18]的平均水平較低,而男生及女生的平衡度及柔韌性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在爆發力、下肢力量及靈敏性上較弱,提示可能受生長環境、飲食、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影響,故而導致本研究結果的差異。
通過調查分析萍鄉地區3~4 歲學齡前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 表明學齡前期兒童的變化是飛速的,且有一定的規律,所以為增強兒童體質,建立應用科學化、系統化的指導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故而,建議將體質檢測應用到教育游戲當中,從教育游戲中分析每位學齡前兒童的體質情況, 并做出合適的指導訓練,從而增強兒童的體質,促進全面發展,今后可擴大樣本量,探討體質檢測對兒童體質的影響。
綜上, 通過對萍鄉地區學齡前兒童進行體質分析,便于日后針對該區兒童體質給予有效指導,幫助提升兒童體質,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