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奕 謝水蘭 劉麗娟
1.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西瑞金 342500;2.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江西瑞金 342500
產后尿潴留不僅導致患者排尿困難,還為患者產后子宮收縮帶來負面影響,誘發產后出血,若尿液長時間不能順利排出,易誘發泌尿系統感染,為產婦生理與心理帶來極大痛苦[1-2]。 對于該病,傳統主要通過基礎護理、熱敷腹部、按摩腹部、留置導尿管等促進產婦排尿,效果并不理想,而導尿管留置增大患者痛苦,增大尿路感染發生率。個體化綜合護理配合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治療的應用,通過低頻電刺激與開塞露治療,促進患者麻痹盆底神經恢復,盆腔神經興奮,提升逼尿肌收縮力; 個體化綜合護理改善患者緊張、焦慮心理,增強患者配合積極性,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基于此,本研究以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收治自然分娩后發生尿潴留的80 例產婦, 分析個體化綜合護理配合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的治療效果。
選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3 月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0 例自然分娩后發生尿潴留的產婦展開研究,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 40 例。 觀察組中,年齡 22~44 歲,平均(33.21±3.48)歲;孕齡 36~42 周,平均(39.05±4.18)周;新生兒體重 3~4 kg,平均(3.56±0.89)kg。 對照組中,年齡 23~44 歲,平均(33.52±3.51)歲;孕齡 35~42 周,平均(38.64±4.05)周;新生兒體重 3~4 kg,平均(3.61±0.87)kg。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產婦及家屬知情同意;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泌尿外科學》產后尿潴留相關診斷標準[3];②患者經會陰沖洗、滴水法等常規誘導排尿方式治療,無法自行排尿;③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開塞露有禁忌證患者;②因器質性病變、脫水等導致小便不通/尿潴留;③患者存在精神障礙、溝通障礙者;④病歷資料不全者。
1.2.1 干預 對照組進行熱敷腹部、按摩腹部、留置導尿治療。觀察組采用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治療。低頻電刺激:使用盆底治療儀(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PHENIX)低頻電刺激使患者排尿。產婦保持側臥位, 將A1 負極導聯線與導電粘貼片連接,貼在患者第五腰椎棘突的下凹陷位置,將A1 正極導聯線和導線粘貼片連接,貼在患者恥骨聯合上方充滿尿意的膀胱位置,依照產婦個體差異,對電流強度調節,直至患者感覺不適為止,注意電流強度不可超過60 mA,頻率為 35 Hz。 每次治療 20 min,2 次/d,緩解患者產后尿潴留情況。開塞露塞肛治療:患者仰臥位,下腿彎曲,上腿自然前伸,常規鋪巾消毒,將少量潤滑油潤滑產婦肛周皮膚,將開塞露[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46346]注入產婦肛門,完畢后拔出,以衛生紙按住肛門,提醒產婦有尿意時于床上便器屏氣排尿,1 次/d。
1.2.2 護理 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包括產婦產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心理護理、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留置導尿管護理,囑產婦定期復查等,緩解患者因產后尿潴留帶來的緊張、焦慮心理,滿足患者營養需求,預防患者尿路感染, 及時規避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促進患者盡快康復。觀察組采用個體化綜合護理配合個體化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建立個體化檔案:了解產婦的知識水平,家庭基本情況,講解家庭實用的育嬰知識。 ②向產婦及家屬講解發生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的治療方式,指導產婦學會心理調節,通過轉移注意力、聽音樂方式,減輕心理壓力,若遇到問題可及時向護理人員反饋。③建立產婦微信群:通過微信群,線上解決產婦育嬰問題,線上跟其他產婦交流育嬰心得,更有利于尿潴留治療,可預防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兩組均護理7 d。
觀察兩組的首次排尿時間、24 h 出血量及護理滿意度。
①觀察記錄患者的首次排尿時間。②觀察記錄患者產后24 h 的出血量。③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估量表,量表回收率100%,信度系數為 0.98。 滿分 100 分,分值>80 分患者表示滿意,分值60~80 分患者表示一般滿意,分值<60 分患者表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首次排尿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首次排尿時間、產后24 g 出血量的比較()
表1 兩組首次排尿時間、產后24 g 出血量的比較()
組別 例數 首次排尿時間(min) 產后24 h 出血量(ml)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 50.87±8.26 74.15±7.15 13.477<0.001 485.47±42.74 599.36±49.28 11.042<0.001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產后尿潴留指產后7 h 雖膀胱充盈,有排尿感,卻無法自主排尿,膀胱內尿量超過600 ml,為產后常見并發癥,主要與產婦分娩階段子宮對膀胱、盆腔神經叢壓迫引發膀胱肌麻痹相關[4-5]。 為產后常見并發癥,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最高達5%~7%,為產婦產后子宮收縮帶來負面影響,而誘發產后出血,尿液若長時間無法順利排出, 不僅降低產婦生理與心理舒適感,還增大泌尿系統感染發生,影響產婦預后。
目前, 治療產后尿潴留傳統方式主要為基礎護理、熱敷腹部、按摩腹部、留置導尿管,雖然能緩解產婦一時痛苦,但在拔除導尿管后,產婦仍無法自行排尿,甚至因導尿管留置導致尿道損傷,增大泌尿系統感染率,影響產婦產后康復[6]。個體化綜合護理為新型護理模式,通過分析產婦情況,掌握產婦對產后并發癥認識、育嬰知識水平等,構建個體化檔案,針對性制定護理措施,根據產婦健康知識水平、對產后尿潴留的認知展開健康教育,降低產婦心理壓力;指導產婦通過聽音樂、看電視方式,使產婦學會心理調節,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構建產婦微信群,解答產婦問題,定期分享育嬰心得,構建良好護患關系,預防產婦心理健康問題發生[7-9]。 通過有效護理措施,穩定患者不良情緒,避免患者因焦慮、緊張加重排尿困難。低頻電刺激下,生物波對產婦膀胱區、腰骶部位治療,喚醒因受壓而功能暫停神經細胞,加速麻痹盆底神經恢復,降低神經源性膀胱產婦膀胱殘余尿, 恢復產婦排尿功能,解除尿潴留[10-12]。治療產后尿潴留,開塞露有較強滲透性,甘油為主要成分,導瀉能力良好,將開塞露注入肛門,直接刺激患者直腸蠕動,發揮潤腸通便效果[13-15]。開塞露還有助于盆腔神經興奮, 提升逼尿肌收縮力,促進患者產生排尿意識。 個體化綜合護理、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的三者配合,對尿潴留改善效果更明顯。 本研究結果現示,觀察組的首次排尿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產后24 h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個體化綜合護理、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三者配合,顯著改善患者產后尿潴留情況,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對產后尿潴留采用個體化綜合護理配合低頻電刺激、開塞露塞肛治療,對病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縮短產婦首次排尿時間,降低產婦產后24 h出血量,提高產婦滿意度,該方法操作簡單,費用低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