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是提高審美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對于事物正確認識、保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美育滲透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方面,本文針對應用文寫作現狀,就如何提高應用文教學以及將美學教育滲透其中表達自己的一點拙見,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應用文 ?美育滲透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一種教育,培養理解、喜歡和創造美的能力,又稱美育或審美教育,是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學校的審美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為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學生的道德、智力和身體發展。美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素質,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和創新精神。
二、應用文寫作在教學中的地位
應用文寫作是語文教學開展過程重要的一部分,從古至今,應用文文體就在為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做貢獻,不同時期均有利用應用文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例子,應用文是重要的紐帶。時代變遷,應用文寫作在當下利用率也很高。以中學生為例,求學過程中需要學習寫作各類文書從而為未來的工作做準備,生活中也少不了書寫信件,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型的網絡文體更加隨處可見。應用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掌握應用文寫作基本技能,才能夠在現實生活甚至未來工作崗位中游刃有余,融入其中,成為社會一員。
三、應用文寫作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應用文逐漸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重視,步入社會求職,工作過程中應用文書寫能力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能力,需求很明顯。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不是很好,學生在校期間,對于應用文寫作相比其他題材很不屑,覺得很簡單,但實際上寫作中途錯誤百出。步入社會之后,成人類的應用文寫作培訓學校,質量參差不齊,再加上從業壓力導致的學習時間不夠集中化、系統化,教學情況堪憂。當然,應用文寫作現狀不太好,還有其他因素。比如教師團隊認為應用文認為應用寫作課堂枯燥乏味,相對于文學寫作課很難有深度,教學方式也很難有創新。整個的教學逐漸的走向模式化,一旦教師形成這樣的想法,自然應用文寫作不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寫作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比較強,實際生活中很少能夠使用到,學生潛意識地認為其不重要,從而對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不夠重視。
四、應用文寫作的要點
1.應用文寫作要有針對性
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資深的教師一般會采取講授式教學,模式化的教學是經驗的堆砌,基于對知識的梳理將其傳授給學生關于應用文寫作的理論。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告”這種文體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從公告的定義、特點、用途、寫法等幾方面來講授。這樣的方式偏離了應用文寫作的實用性和實踐性,理論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們在教學過程感到無趣,學生自然也這么覺得。關于應用文教學的理念和模式需要改革,應用文寫作有針對性的培訓,從實際情況出發培養寫作能力。
2.應用文寫作要有實用性
應用文經常被用于處理公務,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從業人員更是需要熟練使用,保證工作正常運轉,是人際溝通不可或缺的重要文體,也被用于憑證和依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處理各種事情常用的、傳統的文體。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工作和生活交流更加方便,應用文所發揮的效用也越來越多,應用文經常被用于生活學習工作中去處理實際問題,實用性很強。
五、美育滲透途徑與方法
1.創設情境
教師可以將針對其他題材的寫作授課手段用到應用文寫作中來,比如多媒體設備的引入,可以使應用文寫作課堂變得不那么枯燥,多媒體可以給予學生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全面感知美的信息,誘發學生審美探索欲望。課堂上,針對應用文內容創設情境,再現應用文寫作需求情境,用音樂語言渲染氛圍,有助于學生理解寫作需求,從而感知文字美,體驗美。
2.美讀
葉圣陶說過: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的方式可以最直接的調動審美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或者親自美讀示范,帶動真實的情感,調動學生的聽覺,進入人物,情境再現。學生還可以進行美讀練習,深化對內容的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
3.斟酌用詞
品析應用文的語言、雖不及文學作品優美,生動,但是應用文的一字一詞都是如此精煉,字詞的變動會損及原文語言的整體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帶領學生變動文章的個別字詞,體會前后的變化,鍛煉學生對于語言的敏感性,感悟語言美,還可以讓學生體會應用文題材的情感以及它的實用性、體會到用詞準確的必要性。
4.角色互換
閱讀教學中教師們經常會用到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會角色的心境,設身處地會人物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將心比心表達人物所思所想同樣也是適用于應用文題材的寫作教學。拿一封書信為例,“但悲不見九州同”是陸游的心境,同理,假設現在需要學生自己書寫一封信件,如何設置框架結構、如何措辭、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圖,學生可以瞬間明白,就像體會到陸游的愛國情懷是一個道理。
六、提高應用文寫作的方法
1.細致觀察
學習的過程是少不了仔細觀察的,醫學生在學醫過程中“視聽觸扣”四個字時刻謹記,可見視覺觀察是一門技能學習必須掌握的,寫作同理,想要下筆行云流水,就得先從觀察美的文章來開始,養成習慣。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重視這一步驟,從而為書寫真實內容做鋪墊。
2.積累素材
古往今來,博古通今的文豪學者,做起文章來得心應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年的知識積累。平時多涉獵不同題材的文章,同時注重閱讀效率,才能在實戰中快速高效地完成寫作。讀書不是簡單的翻閱,想要在書中獲取知識,必須有自己的思考,可以將其中的所思所想做一個積累,作為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學以致用,這樣的文章才是充實有力的。
七.結語
美育滲透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培養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操、促進身心健康,將其滲透在寫作中更是培養了學生對于文字的審美,激發創作靈感。文言文寫作教學遇到瓶頸,美育滲透其中更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到達困頓之境,但是還是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相信隨著教學工作者的不斷探索,文言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不再是難題。
參考文獻
[1]王虹. 論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 ?2021(2012-23):114-114.
[2]廖艷平. (2019). 論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國際公關(8), 1.
作者信息:孔德茵,女(1987.11.1),漢族,籍貫 廣東佛山,碩士。研究方向:文學研究、美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