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萍
摘要:游戲既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又是幼兒的重要學習途徑。其中,角色游戲是幼兒時期最為典型的一種游戲形式。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不僅能體驗到扮演角色的快樂,還能促進語言、認知、交往等能力的提升。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然而,如果角色游戲中教師安排存在不當行為,將大大影響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本文簡略分析了以下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容易出現的不當行為及如何解決的探究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班幼兒;角色游戲;不當行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游戲主題是角色游戲開展與推進的主線,材料是角色游戲開展與推進的保障,開展與推進情況反映角色游戲價值的成效。結合觀察結果,分析角色游戲教師存在的不當行為。
1. 甄選角色游戲主題時,教師對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考慮不充分
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是開展角色游戲的基礎。教師創建的游戲主題,如果幼兒的生活經驗較貧乏,缺少與角色有關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就會導致幼兒不感興趣、參與度不高、情節拓展不夠,不能很好地表現出角色的行為和語言,游戲也不能完美順利進行。如果教師和幼兒對角色游戲主題甄選的內容可知,師幼共同選擇熟悉的游戲主題,幼兒的參與度高,表達能力強,就可以更好的開展與推進角色游戲進程。
2. 準備角色游戲材料時,教師投放的材料種類和難度層次不恰當
材料是游戲的基礎和保障,豐富多樣的材料不僅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求,還能拓展幼兒游戲思路。如果選擇不當高結構材料或不熟悉的材料就可能會限制幼兒的游戲。因此,教師在投放材料時,需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游戲技能。從角色游戲材料準備的現狀可知,大部分游戲材料需要教師制作,存在耗時耗力的問題。部分家委出資購買的中、高結構材料數量和創造性玩法較少,不能完全滿足小班幼兒動手動腦拓展的需要。幼兒對熟悉的材料會更感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幼兒作品和親子作來參與其中,即達到了游戲目標,又能起到節能環保廢物利用的教育作用。
3. 實施與推進角色游戲時,教師的介入時機不恰當
深度學習是在游戲的步步推進中實現的,如果游戲的實施與推進環節不恰當,游戲的教育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小班幼兒游戲主題不確定,游戲情節較簡單,交往技能較弱,教師如果不能適時介入與指導,部分幼兒對角色游戲的參與度會不高,有效的角色行為、角色語言較少,游戲情節的關聯性不強,游戲就極有可能沒辦法順利推進。教師如果沒有適時介入與指導,就會導致游戲表面上看很熱鬧,但幼兒并沒有真正參與。
4對策與建議
4.1甄選角色游戲主題時,通過多途徑調查豐富幼兒的經驗
角色游戲主題需要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應是幼兒近期較關注、討論較多的內容。在角色游戲開展前,教師可通過談話、投票等方式調查與豐富幼兒的經驗。如果幼兒的興趣度高,但經驗缺乏,教師就可以動員家長與幼兒一起實地參觀、網上收集與游戲主題相關的信息。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如幻燈片、視頻、動畫、虛擬仿真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濃厚的游戲氛圍,能吸引幼兒深入持久地投入到角色游戲中。在游戲實施與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可動員家長與幼兒去經歷或進一步了解與角色游戲有關的生活場景、故事、民俗等,激發幼兒的游戲熱情,為進一步拓展主題內容、角色語言和角色行為奠定基礎。
4.2準備游戲材料時,投放豐富多樣和有難度差異的材料
在準備角色游戲材料時,教師可將廢舊材料、幼兒作品、親子作品等引入到游戲中來,也可以將幼兒園現有的材料或幼兒與教師一起制作的材料引入到游戲中來,且最好是中、低結構的材料。這些材料既有難度層次,又無固定結構和功能,能給幼兒留有更多的創造空間,充分發揮角色游戲材料的“以物代物”和“一物多用”的功能。這樣做不但能豐富游戲材料的種類和數量,還有相應的難度差異,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材料,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親子合作中,家長和幼兒可用家中廢棄的快遞盒制作電視、微波爐、AI機器人等。這樣既能讓家長與幼兒科學互動,又能讓家長感受幼兒的成長,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當親子作品被運用到游戲中時,幼兒會非常自豪地向同伴介紹制作過程和材料功能,既能獲得自我意識的豐富與滿足,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又能豐富游戲材料。
4.3實施與推進角色游戲時,重視環節的合理性及介入指導的適宜性
游戲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即使時間局促,教師也要制訂游戲計劃與推進表,使經驗預期、游戲目標、游戲材料準備、游戲指導等了然于胸。
游戲前,師幼可回顧上次游戲的情況及問題(新游戲則需教師介紹游戲材料、玩法和規則),討論本次游戲的計劃和任務,明確新增的材料及材料玩法等,有目標地進行游戲。游戲中,教師需要重點觀察無所事事、破壞游戲秩序或遇到困難的幼兒,并適時指導。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角色分配、角色互動、情節發展等方面的問題,自己又無法解決時,教師要適時介入,與幼兒一起討論交流。游戲后,教師需要組織幼兒講評游戲的新成果及遇到的問題,師幼可用照片、視頻、圖畫或其他符號記錄游戲推進情況及新問題,把記錄表展示在記錄墻上,為下次游戲提供依據。教師需要經常組織講評討論會,引導幼兒反饋問題,同伴協作商議策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充分發揮支持、引導和促進游戲的作用,充分發揮觀察、記錄與分析的作用,及時介入指導并注意介入指導的方法。
5結語
教師在組織與實施角色游戲時,需要重視幼兒的興趣和能力。甄選主題內容時,需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幼兒的經驗;在準備與制作游戲材料時,投放豐富多樣和有難度差異的材料,為幼兒開展和推進角色游戲提供物質條件;在游戲的實施與推進過程中,重視環節的合理性及介入指導的適宜性。這樣能有效提高幼兒角色游戲的興趣,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嘉莉.角色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03).
[2] 沈新益.回歸大班幼兒生活經驗的“私人定制”類角色游戲支持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05).
[3] 周奕云.利用角色游戲提升幼兒社會交往能力[J].廣西教育,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