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升,杜東儒,李金銘,張 鵬
(東北石油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目前,我國已步入經濟發展的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和根本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已由經濟高速增長階段轉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時代背景下,每個地區都在追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黑龍江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對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度與評價,并對其提升路徑進行研究也就成為具有重要價值的課題。
就經濟增長質量而言,已有部分學者對其進行研究,近期代表性成果有:李夢欣和任欣怡(2020)[1]運用主客觀結合賦權的方法對中國省域的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度和評價,得出中國區域內經濟增長呈現“東高西低”的特點;胡忠和張效莉(2020)[2]采用變異系數法確定指標權重,后運用改進的TOPSIS法對沿海11 個省份經濟增長質量進行實際測算,認為其總體上呈現三級梯隊結構特征;劉力鋼等(2020)[3]運用DEA 模型和Dagum 基尼系數及分解等方法對東北三省旅游經濟增長質量水平進行評價,認為其總體水平不高且存在明顯的地區差距;毛艷(2020)[4]基于經濟新常態的視角,從經濟增長結構、經濟增長的福利分配、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民生質量、生態質量和國民經濟素質六個維度對中國十大城市群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與評價;張貢生(2020)[5]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等方面入手研究了黃河流域經濟質量發展情況;劉學之等(2020)[6]從經濟穩定增長、經濟結構優化、綠色生態以及社會福利四個維度入手,對全國30 個省(區、市)的經濟增長質量水平進行了測算;田利輝和王薇(2020)[7]認為在應對疫情期間,高質量創新對經濟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洪宇和馬成文(2020)[8]認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其增長與第三產業貢獻率、R&D 經費支出占比、引進及吸收國外技術費用占比等因素顯著相關;陸善勇和郭超然(2020)[9]基于綜合優勢的視角,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測算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增長質量水平,結果表明廣西的要素稟賦指數、創新能力指數和交易效率指數排名均靠后,經濟增長質量水平偏低;王丹和項桂娥(2020)[10]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從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入手,測算安徽2004—2018 年的經濟質量發展水平;黃寧陽和黃娟(2020)[11]運用熵值法,基于2005—2017 年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對湖北省經濟增長質量進行評價,并建議湖北省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應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和可持續性;郭文慧和雷良海(2020)[12]基于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的視角,運用二次熵值法綜合評價了長三角40 個地級市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由上述文獻可知,學者們基于不同的視角研究經濟增長質量,并就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體系、測度方法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其研究大多是以全國的經濟增長質量作為研究對象,或者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省份,對于資源型省份的研究卻是較少的。因此,本文以黑龍江省為例,構建包括經濟增長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經濟福利水平以及經濟創新水平四個維度的指標體系,在運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運用TOPSIS 法對其2010—2019 年十年間的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度和評價,并提出改善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的建議,為政府制訂相關經濟政策提供理論參考。
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從經濟增長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經濟福利水平、經濟創新水平四個維度構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

表1 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熵權法是一種可以用于多對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方法,作為一種客觀賦權法,其原理是以事實為依據,對于變化較大的指標給予較大的權數,而對于變化較小的指標給予較小的權重,從而客觀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TOPSIS 法即優劣解舉例法,是一種能精準地反映各評價對象與最優解的接近程度,以此評價優劣的綜合評價方法。為了能更準確評價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質量水平,故將熵權法與TOPSIS 法相結合,對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進行測度和評價。
具體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步驟1,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
由于選擇的指標存在正向指標和逆向指標,而且指標的計量單位也不同,故需要對原始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正向指標標準化公式:

逆向指標標準化公式:

式中:Xij為原始數據,Max(Xj)為第j指標的最大值,Min(Xj)為第j指標的最小值,Yij為標準化后數據。
步驟2,計算各個指標的信息熵。

步驟3,確定各指標權重
第j項指標的權重為:

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步驟1,確定參評對象的加權評價值。
第j項指標的加權評價值為:

步驟2,確定最優值和最劣值。

步驟3,確定各評價對象與最優值和最劣值的歐氏距離。

步驟4,計算TOPSIS 評價值。

其中,Ui越接近于1,則代表此評價對象的水平與最優水平越相近;相反,Ui越接近于0,則代表此評價對象的水平越趨近于最劣水平。
依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中2010—2019 年歷年相關經濟數據,按照構建的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公式(1)和公式(2),對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如表2 所示。
根據表2 數據,依據公式(3)計算出指標的信息熵,再依據公式(4)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結果如表3 所示。

表2 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指標標準化結果
由表3 可知,就基礎指標而言,經濟增長結構中的第三產業占GDP 比重(X1)、經濟增長動力中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率(X4)和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X7)、經濟福利水平中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X10)以及經濟創新水平中的R&D 經費占GDP比重(X14)對經濟增長質量的貢獻較高。

表3 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指標權重
在運用熵權法計算出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根據公式(5)計算出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基礎指標的加權評價值(見表4)。為直觀顯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經濟福利水平和經濟創新水平變動情況,將各維度指標得分進行匯總,繪制折線圖,如圖1 所示。

圖1 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維度指標得分情況

表4 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基礎指標加權評價值
就經濟增長結構而言,由圖1 可知,經濟增長結構2010—2019 年得分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2015 年之后增速趨緩。從表4 可以看出,就產業結構而言,第三產業占GDP 比重(X1)和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X2)自2010—2019 年均呈不斷增加的趨勢,這與黑龍江省不斷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以及實施“互聯網+”的行動有關;就城鄉結構而言,黑龍江省的城鎮化率(X3)的得分也是不斷增加的,這說明黑龍江的城鎮化水平正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這與黑龍江省不斷加強城鎮建設有關。
就經濟增長動力而言,從圖1 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動力自2011 年之后呈現下降狀態,2016 年之后小幅度增加,增速較緩。其中,由表4 可知,黑龍江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率(X4)和公共財政收入增長率(X5)自2010—2019 年總體是有所下降的,這說明黑龍江省地區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也說明黑龍江省經濟增長需要尋找新動力;全社會勞動生產率(X6)呈增長趨勢,這與黑龍江省不斷促進就業,勞動力創造價值的能力得到提升存在一定聯系;但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X7)不穩定,呈波動趨勢,需要改善。
就經濟福利水平而言,由圖1 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的經濟福利水平自2010—2019 年呈不斷增長的趨勢,且增速較快。其中,從表4 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X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X10)和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X11)的得分基本呈遞增趨勢,可見黑龍江省的農村和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斷提升的,而且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得分有超過城鎮的趨勢,這與黑龍江省不斷推進農村的振興和脫貧有關;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X12)和醫療支出(X13)的得分也是不斷增加的,這說明黑龍江省的民生保障水平正在穩步提高。
就經濟創新水平而言,由圖1 可知,黑龍江省經濟創新水平的得分呈波動狀態,自2017 年之后,明顯呈下降趨勢。從表4 可以看出,雖然黑龍江省的專利申請數(X16)和專利授權數(X17)整體是增長的狀態,但是黑龍江省的R&D 經費占GDP 比重(X14)和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X15)的得分卻是不斷下降的,這說明黑龍江省對于科研的投入和教育的投入還有待于增加。
根據公式(6)和公式(7),分別計算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各個基礎指標的最優值和最劣值。根據公式(8)和公式(9),計算出經濟增長質量各個基礎指標與最優值和最劣值的方差,之后計算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與最優值和最劣值的歐氏距離,如表5 所示,可以看出,自2010—2019 年,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質量的水平與最優值的距離是逐漸縮小的,與最劣值的距離是逐漸擴大的。

表5 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指標距離值
根據公式(10),計算出2010—2019 年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的TOPSIS 值,為了直觀反映其變化趨勢,將計算結果以折線圖的形式展現,如圖2 所示。
從圖2 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的TOPSIS 值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其中,2013—2015 年的增長速度較快,2015—2017 年增速趨于緩慢,2017 年之后則呈現稍微下降趨勢。

圖2 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TOPSIS 值
綜上,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水平自2010—2019年總體呈現不斷提升的態勢,但是其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就各個維度而言,經濟增長結構的得分不斷提高,這說明黑龍江省的經濟結構處于不斷優化的過程中,這主要與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有關;經濟增長動力得分卻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與黑龍江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有關;經濟福利水平得分也是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這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生活福利的不斷改善有關;經濟創新水平的得分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受科研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得分降低的影響。由此可知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質量雖然不斷提升,但是依舊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繼續提升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質量重點要從經濟增長動力和經濟創新水平兩個方面入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增加經濟創新項目,同時也不能忽視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及經濟福利的持續改善。具體建議如下:
優化經濟增長結構。一方面,利用地理優勢,加強對外貿易與合作,充分利用中俄邊境地理優勢,深化邊境貿易,整體推進國際貿易示范區建設;另一方面,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利用黑龍江省的地域特色,大力發展冬季旅游文化,帶動服務業發展;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高質量信息化工業園區,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培育經濟增長動力。第一,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和現代化農業,打造生態產業鏈,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第二,充分利用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充分利用冰雪資源,用冷資源來帶動熱消費,開展更多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活動;第三,更加重視投資的有效性,加快基礎設施投資,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增加經濟福利。首先,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時加大扶持力度,讓農民接觸到新的政策、新知識和新技術。其次,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最后,加大對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投入,提升居民幸福感。深化醫療改革,提升鄉鎮醫院的醫療水平;加大城鄉居民就業保障,建立健全就業信息獲取平臺;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制度,通過多種方式保障低收入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重視經濟創新。在教育方面,一是普及學前教育,注重縣區內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提升中小學辦學水平,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重視高職院校的發展和規范民辦教育。在科研方面,政府要加大對科研項目的投入力度,支持科研創新,在政策方面可以適度增加創業補貼,或者是從稅收方面給予企業優惠待遇;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產學研結合,共同推進經濟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