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沖,李良明
國家越來越重視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問題,并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積極促進學生的體育參與、保障學校體育教育教學。不難發現,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角色正在改變,而且變得越發重要。尤其是本次“雙減”意見的出臺,給校內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提供了重大契機。正確認識體質健康與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對于提高青少年體質和進一步開展學校體育有重要作用?;凇绑w育與智育”的研究成果拓展到“體測成績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通過對山東省鄄城縣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和文化學習成績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解析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將更好地協調體育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分配情況,提高家校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體與智”方面的成長發展。
本研究以山東省鄄城縣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抽取山東省鄄城縣城鎮與農村中學中共6所學校的學生,其中公立、私立、農村中學各2所。
根據本論文研究的需要,通過登錄湖南科技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平臺,在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平臺上,利用關鍵詞相關文獻,并從其中選取了多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報紙進行了仔細讀研,了解體質健康與學習成績的研究現狀,為本論文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本研究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咨詢相關專家及各中學教師意見,來設計確定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是了解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為掌握中學生運動現狀,本人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內進行一手資料的收集整理。根據研究的需要和要求設計的訪談提綱,對個別中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了解他們對體育課的認知、感受和態度;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目的及影響因素;以便更全面地掌握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現狀的現狀情況及探究更深層次的原因,為論文的研究提供翔實的實踐依據和理論依據。
對調查問卷所獲的數據,通過微軟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并對其獨立樣本T檢驗、單多因素方差分析、積差相關性分析等,為本研究提供數據上的參考并作為研究依據。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所收集的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據進行歸納、整理、比較和分析。使本研究內容富有邏輯性和層次性。
將體質測試標準劃分為體質合格組(60-100分)與體質不合格組(60分以下),體質合格組的樣本量為2430,體質不合格組的樣本量為234。
以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合格組和不合格組作為組別,以學習成績(將學習成績總分換算為100分制)平均分作為測量變量,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表1 體質測試合格和不合格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由圖表統計結果可知:體質合格組的學習成績平均分為73.21,標準差為15.23;體質不合格組的學習成績平均分為56.85,標準差為10.04,獨立樣本T檢驗T值為-2.826,P值為0.004(P〈0.01),說明體質合格組和體質不合格組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體質合格組的學習成績顯著高于體質不合格組的學習成績。
以體質合格與不合格的不同性別作為組別,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平均分作為因變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2 體質成績合格與不合格性別關系表
由表中的統計結果可知:不同性別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差異性,體質合格率及體質不合格率與性別間的交互效應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統計學差異。由圖中可以清晰看出,體質成績越好,學生的學習成績越高。

表3 體質合格率的BMI等級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以體質測試合格率和不合格率以及BMI作為組別,以學生學習成績平均分作為測試變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從而得出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體質合格組BMI等級分組中,低體重的樣本量有144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3.87;正常的樣本量為1980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3.42;肥胖的樣本量為252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2.61;超重的樣本量為54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5.4。而在體質健康測試不合格組BMI等級劃分中,低體重的樣本量為36人,其學習成績的均值為42.36;正常的樣本量為108人,其學習成績均值50.34;肥胖的樣本量為72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68.83;超重的樣本量為18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50.43。
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中顯示:體質健康組別中F值為13.531,所對應的P值為0.000,;BMI組別中F值為1.356,所對應的P值為0.273;體質組別與BMI組別的交互效應下F值為1.275,所對應的P值為0.312。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體質組別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BMI組別沒有明顯的差異性,而兩者之間交互效應也不顯著。通過多重LSD比較,BMI等級分組之間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體質分組與BMI等級分組之間的交互效應沒有顯著性差異。以此可以看出學生的身體形態對學生學習成績影響效果不是很明顯。但過輕與過重都會影響學生身體發育,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就會凸現出來。
以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合格率和不合格率、肺活量等級作為分組,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平均分作為測量變量,從而得出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4 肺活量等級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體質合格組中肺活量的等級劃分中,優秀的樣本量有504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4.93;良好的樣本量為504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1.95;及格的樣本量為1296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3.21;不及格的樣本量為126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0.63。而在體質健康測試不合格組肺活量等級劃分中,優秀的樣本量為36人,其學習成績的均值為49.81;良好的樣本量為36人,其學習成績均值51.64;及格的樣本量為90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59.89;不及格的樣本量為72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60.47。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的統計結果如表所示:在體質健康測試分組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顯著差異性,在肺活量等級分組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存在差異性。體質合格組別與肺活量等級分組之間的交互效應不存在顯著差異性。通過多重LSD比較分析,在肺活量等級中優秀與良好,良好與及格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從身體機能來看,在體質健康測試分組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顯著差異性,在肺活量等級分組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存在差異性。體質合格組別與肺活量等級分組之間的交互效應不存在顯著差異性。通過多重LSD比較分析,在肺活量等級中優秀與良好,良好與及格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基礎,加強體育鍛煉對于提高心肺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以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合格與不合格的身體素質各項指標作為等級進行分組,將身體素質測試內容設定為爆發力立定跳遠和耐力長跑。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平均分為測試變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5 立定跳遠等級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表6 長跑等級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以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合格與不合格及立定跳遠等級進行分組,以學生的學習平均分作為測量變量,從而得出統計結果,如上表所示:體質合格組中立定跳遠的等級劃分中,優秀的樣本量有38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5.63;而在體質健康測試不合格組立定跳遠等級劃分中,優秀的樣本量為66人,其學習成績的均值為51.94。
以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合格與不合格及耐力跑等級進行分組,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平均分作為測量變量,體質合格組中耐力跑的等級劃分中,優秀的樣本量有112人,其學習成績均值為77.21。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體質組別的學習成績具有顯著差異,體質組別與立定跳遠等級組別之間交互效應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多重LSD比較,在立定跳遠等級分組中優秀與良好、優秀與及格、良好與及格、良好與不及格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體質組別與耐力跑等級組別之間交互效應不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多重LSD比較分析,耐力跑等級之間只有優秀與良好、優秀與及格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來看,立定跳遠與學習成績平均分具有顯著差異性,耐力跑的交互效應沒有顯著差異性,其余的都具有顯著地統計學意義。以此可以看出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較顯著地影響作用。
相關分析是研究一個變量與另一個變量間的相互關系,對“體測成績”與“學習成績”兩個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了解兩個變量間相互關系的性質和緊密程度。

表7 ANOVA表

表8 相關性測量
隨著體測成績的逐步提高,總成績均值出現了高低起伏不定的趨勢,這說明體測成績和總分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總分與體育成績之間的線性關系為0,二者沒有線性關系,同時總分與體育成績的相關性測量R遠遠小于1,Eta系數為0.407、Eta方0.165均很小,進一步說明學習成績與體測成績相關性不顯著。
綜合一系列數據驗證,加強體質鍛煉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因此多運動不應成為成績不佳的借口。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名中學生,只是學習好是不行的,提升身體素質,體育活動也不可缺少,同學們應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力圖使自己成為一名四有新人,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部發展。
為了進一步的探究體測的各項數據與各等級學習成績的相關性,學習將中學生學習成績平均分按照優良中差四個等級進行劃分,其中90分及其以上成績為優,80分-89分為良,60分-79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將體質測試的各項評分進行等級分組,統計出各項指標中學習成績平均分的等級人數。

表9 BMI與學習成績的人數交叉統計表
從BMI評分與學習成績平均分的交叉表中可以看出,在學習成績優中,低體重22人,正常386人,肥胖36人,超重10人;在學習成績良的中,低體重24人,正常的有818人,肥胖72人,超重24人;在學習成績中,低體重116人,正常的有514人,肥胖150人,超重32人;在學習成績差中,低體重28人,正常248人,肥胖124人,超重60人。

表10 BMI與學習成績相關性統計表
通過積差相關性分析后得出的統計結果如表所示: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056,相關系數P為0.486,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
從身體形態來看,積差相關性分析得出BMI指數與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正向相關關系。但BMI指數評分在超重和低體重范圍內,學生學習成績優所占的比例較低,這說明學生的身體形態雖不會對學習成績產生明顯的影響,但不好的身體形態會使學生心理產生障礙,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學習成績。

表12 肺活量與學習成績人數交叉統計表

表12 肺活量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統計表
從肺活量評分與學習成績平均分的交叉表中可以看出,在學習成績優的454人中,肺活量指數評分優秀的有114人,良好的有108人,及格的有204人,不及格的有28人;在學習成績良的938人中,肺活量指數評分優秀的有262人,良好的有230人,及格的有314人,不及格的有76人;在學習成績中的812人中,肺活量指數評分優秀的有172人,良好的有210人,及格的有244人,不及格的有238人;在學習成績差的460人中,肺活量指數評分優秀的有54人,良好的有36人,及格的有216人,不及格的有162人。
通過積差相關性分析后得出的統計結果如表所示: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838,相關系數P為0.000,肺活量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從身體機能來看,積差相關性分析得出肺活量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肺活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心肺功能好,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表現得更優異。

表13 身體素質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統計表
通過積差相關性分析后得出的統計結果如表所示:坐位體前屈與學習成績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179,相關系數P為0.032,坐位體前屈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立定跳遠與學習成績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901,相關系數P為0.000,立定跳遠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50米跑與學習成績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041,相關系數P為0.575,50米跑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耐力跑與學習成績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286,相關系數P為0.024,耐力跑測試成績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從身體素質來看,積差相關性分析得出五十米跑與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坐位體前屈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立定跳遠與學習成績存在正相關關系,耐力跑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學生身體素質越好學習成績也就越好,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基礎。
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體質測試合格組與不合格組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身體形態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效果不明顯,身體機和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顯著的影響。
通過對體測成績與學習成績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身體形態與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身體機能與學習成績之間成正相關關系,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基礎。在身體素質方面,除五十米跑與學習成績之間沒有相關性之外,其余各項體質測試都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差異,且體質測試成績越好學習成績也就越好??梢娭袑W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改善對于提高學習成績具有促進作用。
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合理的安排體育教材,在體育課中多關注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多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體育教師要多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學生體育成績,科學的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要多激勵學生對體育運動熱情,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保障學生運動時間,避免其他任何理由搶占體育活動課。
政府、教育有關部門要提高中學的體育硬件設施,對于中學體育硬件設施不足或者落后的情況下,要給予實質資金上的支持;政府要加強中學的體育教師師資力量,同時出臺相應政策來吸引和留住人才。
加強家長、學校、學生對體育的重視。中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學校、家長、學生重理論知識學習輕體育鍛煉的現象,轉變重學習輕鍛煉的思想至關重要。將體育考試測試常態化,注重平時期中期末體育成績,使其在考試分數所占比例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學生、家長、學校對體育的重視,而不單單重視理論學習,進而不斷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