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騰哲
(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綜合科,天津 300070)
隨著人們對口腔健康意識的重視,口腔修復技術應用廣泛,過往治療方式中,因為技術的不成熟,患者的牙齒若有殘根、殘冠等情況,就需即刻拔除,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且不能對牙齒進行有效保護與使用。為了滿足大眾對口腔修復的需求,需要不斷地研發新的口腔材料,以適用于臨床,改變治療方式,緩解患者的痛苦。傳統的金屬螺紋樁機械強度通常較高且敏感性較低,腐蝕性美觀性低,因而其整體口腔修復效果較差[1];而纖維樁則屬于一種新型的非金屬材質的復合牙科修復材料,在修復口腔牙齒大面積受損時,可以與樹脂核、冠修復體共同使用,采用預成纖維樁之后,修復成功率提高,對于口腔各項功能的恢復也具有促進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預成纖維樁與金屬樁對口腔修復患者牙周健康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口腔修復患者8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參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1~65歲,平均(49.33±3.90)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30~65歲,平均(49.00±3.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種植修復臨床評價標準》[3]中口腔修復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就診時未見牙周病表現者;牙冠長度,牙根較長者;需要開展根管治療者;牙有殘根、殘冠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的口腔疾病者;自身存在牙周病者;精神或者意識障礙者等。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參照組患者采用純鈦樁治療:用P鉆預備根管,確保根尖留有4 mm的封閉區域,利用硅橡膠注射根管內取模,并將其送往加工廠鑄造樁核。先用暫時封閉的材料將樁道進行補充與關閉,當鑄造純鈦樁之后給患者先試戴,并調整磨合。將樁道、樁體消毒,待其吹干后用牙科玻璃離子粘固劑進行粘合,先進行調和與攪拌,之后用輸送器將其輸送到制根管內,完成鑄造核并戴入。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先仔細觀察患者的口腔內部情況,確保精準性,從而提高預后效果。戴入后要等到粘固劑完成固化之后,再將四周多余的粘固劑清理,并清理其他位置,即完成口腔修復。研究組患者采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首先將牙體組織進行去腐,并清潔,需要去除局部齲壞牙體,將正常的牙體進行保留,并開展相應的操作。另外,還需要依據之前的X線片對牙根長度進行檢查,了解彎曲、填充等情況,并依據直徑情況為患者選擇相對應的鉆針,將根管存留物質進行清理,在根尖位置保留3~5 mm的填充材料,對于纖維樁的選擇,盡可能選擇根管直徑1/3左右,大小適宜的。之后進行試樁,使其能夠穩定放置在樁道內,在表面采用75%乙醇進行預處理,再用粘固劑進行涂抹,待干燥后進行光照固定,再用粘固劑在內部進行涂抹,并光照40 s,備用,確保纖維樁能夠充分插入。將四周多余的樹脂與粘固劑進行清理,并塑造牙冠外形后進行光照固化。兩組患者均定期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修復成功率,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判定依據:經過治療后,患者咀嚼能力恢復到正常,并且沒有出現牙根斷裂,以及樁核、全冠沒有松動或脫落,利用X線檢查根尖也沒有出現陰影,整體的病情沒有變化,即為成功,否則為失敗。②牙周健康程度,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數、松動度及齦溝液含量。用牙周探針檢測牙齒周圍,記錄的最大數值即為牙周袋深度;將探針伸入牙周袋底或齦溝底部,取出探針后觀察10~15 s,根據出血量判斷齦溝出血指數;牙齒從一側到另一側搖擺的幅度為松動度。棉球擦拭實驗牙面,水氣槍沖洗牙齒,棉卷隔濕,氣槍吹干,1 min后用第1條濾紙提取齦溝液,再過1 min后用第二條濾紙提取齦溝液,將兩次齦溝液稱重取均值,以齦溝液的比重為1 mg/μL計算齦溝液的體積,即為齦溝液含量。③治療后6個月生活質量與患牙平均修復時間,生活質量評分以生活質量評定簡表(SF-36)[4]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最終獲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患牙平均修復時間標準:記錄患牙修復時間,取平均值。④治療后6個月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評分,評分標準:采用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分,調查表涵蓋20項條目,每項條目分值為0~5分,總分為100分。患者的分數≥?80分,即可歸為十分滿意,分數在65~79分可歸為尚可,分數<65分,即可列為不滿意[5]。⑤不良反應發生率,隨訪期間觀察患者有無出現牙根斷裂、樁核折斷、樁核松動或者脫落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修復成功率治療后6個月參照組患者中20例修復成功,成功率為50%(20/40);研究組患者中35例修復成功,成功率為87.50%(35/40),研究組患者修復成功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13.091,P<0.05)。
2.2 牙周健康程度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數、松動度及齦溝液含量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牙周健康程度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牙周健康程度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牙周袋深度(mm) 出血指數 松動度 齦溝液含量(μL)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參照組 40 2.00±0.90 0.82±0.36* 1.60±0.75 1.15±0.50* 1.69±0.77 0.90±0.44* 2.78±0.90 1.73±0.77*研究組 40 1.99±0.89 0.55±0.23* 1.58±0.78 0.88±0.35* 1.60±0.72 0.45±0.11* 2.80±0.89 1.20±0.54*t值 0.050 3.997 0.117 4.830 0.540 6.275 0.100 3.56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生活質量評分與患牙平均修復時間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患牙平均修復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修復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修復時間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生活質量評分(分) 患牙平均修復時間(min)治療前 治療后6個月參照組 40 64.31±8.21 78.55±6.21* 99.88±12.13研究組 40 64.09±9.05 86.98±3.32* 65.10±10.11 t值 0.114 7.571 13.930 P值 >0.05 <0.05 <0.05
2.4 患者滿意度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患者總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總滿意度比較[例(%)]
2.5 不良事件研究組患者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例(%)]
殘冠與殘根不僅會影響口腔疾病患者的正常生活,還會影響牙齒正常功能的使用,所以對于殘冠與殘根需要及時進行修復,以此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應用的修復材料較多,最常見的為金屬樁,也是傳統口腔修復材料,但在應用中美觀性不高,接受度較低,因此具有一定的應用局限性。
隨著對修復材料的深入研究,在操作修復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樁體的現有機械性能、自身可靠性、穩定性等,在修復過程中,不同的材料與設備差異性也不同,過往進行口腔修復會采用金屬樁進行修復,制作工藝較為復雜,盡管自身機械性能較好,但在治療的過程中,若患者根尖出現病變,就不容易再次取出,自然性差,不符合患者原本的生理特征,長時間的使用也會出現松動與移位的情況,必然會影響患者口腔功能,也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6]。而與金屬樁相比,采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的效果更理想,其制作工藝更為簡單,可以縮短患者的修復時間,強度更高。具體而言,預成纖維樁能夠減少以咀嚼為主的口腔活動造成的超負荷力,通過優化咀嚼支持力,減少對牙齒造成的傷害,從而提高穩定性,緩和對下部與四周組織的壓力。同時,預成纖維樁可以提供較強的抗剪切力,且耐腐蝕、耐疲勞性,更貼合口腔,和牙體組織接近,透光性高,美觀性較高,患者對此接受度更高[7]。本研究中,治療后6個月研究組患者修復成功率、生活質量評分及患者總滿意度均高于參照組;患牙平均修復時間短于參照組,提示在口腔修復中應用預成纖維樁,修復成功率較高,并且修復時間較短,患者整體的滿意率更高,預后更好。
在口腔修復中,患者牙周健康問題至關重要,牙周袋是牙周炎的臨床表現,牙周袋深度越深,牙周健康受損越嚴重;出血指數、松動度程度與牙周健康程度呈負相關;齦溝液是一種血清滲出物,正常情況下少量存在,其含量越低,牙周越健康[8]。采用預成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可以減少出現金屬腐蝕造成的繼發性感染情況,且預成纖維樁的使用材料和牙齒自身結構較為類似,生物相容性也較高,可以提高和殘余牙根的吻合度,避免牙齒發生松動;另外,預成纖維樁也有較高的彈性和硬度,修復后各項指標恢復更為理想,減少齦溝液的分泌;同時,預成纖維樁在修復后對于牙齒造成的損傷更小,減少牙周腫脹、出血等癥狀,降低牙齒脫落、移位等風險的發生,整體修復效果更高[9]。本研究中,治療后3個月研究組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數、松動度、齦溝液含量及隨訪期間不良事件總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提示在口腔修復中應用預成纖維能夠改善患者的牙周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較好。
綜上,在口腔修復中應用預成纖維樁較金屬樁的修復成功率較高,且能夠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情況,不良反應較少,修復時間較短,大大提高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整體滿意度,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