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熱依?沙拉焦里
摘要:幼兒思維比較簡單,無法理解較抽象的知識。而開展游戲化教學是降低知識難度、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建立起幼兒與家長的橋梁,以促進游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基于;教育游戲;幼兒;教學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也是幼兒進行生活探知和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為了保證幼兒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實現對他們的有效教育和引導,開展以游戲為基礎的教學活動至關重要。為了更好地落實游戲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實現幼兒啟蒙教育的理想目標,做好對其運用模式的研究至關重要。
一、因材施教的應用游戲教育
對于不同的幼兒來說,其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基礎能力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幼兒教師在應用游戲教育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化特點,因材施教的應用游戲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應用價值,增強整體幼兒的學習體驗感,切實地提高每一名幼兒的學習水平和基礎能力。例如:以往幼兒教師在教幼兒認識各種蔬菜和水果時,通常都是先為幼兒展示這些蔬菜、水果的圖片,然后一一告知幼兒這些都是什么蔬菜和水果。據相關調查顯示,多數幼兒對這樣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幼兒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并將游戲引入到教學中來。讓幼兒分組進行買賣蔬菜、水果的游戲,一些幼兒扮演買家,一些幼兒扮演賣家,在游戲中幼兒需要說出自己要購買什么蔬菜或者水果,并找到相應的模型,并且在買賣的過程中,幼兒還可以效仿著家長盡心討價還價。在這一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游戲活動中,很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幼兒便可以記住很多種蔬菜和水果的名字。
二、提高游戲教學的轉化效率
組織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幼兒積累新知識,確保幼兒階段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為此,教師也要高度重視游戲化教學效率的轉化,在教學活動中踐行寓教于樂的理念,幫助幼兒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幼兒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小兔子學本領”的游戲,由幼兒分別扮演乖巧可愛的兔子寶寶,并創設兔子一家學習拔蘿卜和采蘑菇的故事情景。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的要求,還可以根據幼兒的狀態,適當的融入數字教學的內容,在幼兒注意力更加集中的條件下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巧妙地借助這一游戲環節,帶領幼兒通過畫畫的形式完成一系列的練習活動,讓游戲教學的情境更加多元化。同時,教師還要在這一過程中放手讓幼兒去做,引導幼兒主動發現游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效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在這其中增強幼兒獲得的成就感。這樣一來,幼兒就能更好地認識到游戲只是學習的鋪墊,更重要的是要在游戲中增長見識,讓孩子們從小能對這種教學方式產生正確的認知,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做足準備。而且,為了推動幼兒階段的教學活動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自身也要做好相應的調整,可以通過定期參加專業化培訓活動的形式幫助其更好地挖掘適合幼兒的游戲教學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化水平。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就能更好地確保游戲教學轉化率的提升,讓幼兒能夠更好的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更快樂地學習知識,增長技能。確保教師的指導工作更加具體化、專業化,確保幼兒從小得到正確的指引和啟發。
三、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教師需要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研究成功的教學案例,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引導幼兒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新的詞語時,教師可以開展看圖找物品的游戲活動,在游戲開始前,先講解游戲規則,并做出示范;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在一旁指導幼兒;游戲結束后,給予幼兒表揚與嘉獎。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游戲教學形式,要懂得隨機應變,改變單一化、成人化的審美形式,帶著一顆童心,與家長進行溝通,并針對幼兒的特點設計適合幼兒的教育游戲。教師在對待不同幼兒時,要注重因材施教。每位幼兒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學習能力與性格等也存在差異,教師要尊重每位幼兒的個性特點,但不能完全不干預幼兒的學習行為,而是應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在一旁間接地指導幼兒。
四、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游戲的難度
游戲教育對兒童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但如何找到足夠的游戲角色和減少游戲難度是我們幼兒園老師今天必須解決的問題。此外,許多家長忙于自己的工作,很難陪伴孩子長時間玩游戲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兒童能夠正確觀看有用的小游戲視頻,或使用學習機器與游戲互動。增加學習知識的樂趣,讓孩子學習游戲、童話、真理等故事還可以使用視頻電話與幼兒園的孩子互動,提高對與朋友合作的默契,幫助孩子在朋友的指導下提高活動熱情和觀察能力。幼兒的教育不應過于急躁,使他們承受太多壓力,也不應受到不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從而阻礙他們的發展和成長。學前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游戲教育促進他們的有益成長例如,在玩角色扮演游戲時,幼兒園或家長可以設立小額獎勵,獎勵表現良好的兒童,使兒童對這一活動更感興趣,提高兒童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兒童的表現和溝通能力,并使兒童感到比兒童通過基于游戲的教育,教師和家長能夠更好地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兒童的權能。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游戲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是回歸幼兒最擅長學習模式的教育方式,給幼兒認知水平進步與發展帶來了重要助力。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要了解幼兒的認知水平,保證所設計的游戲能夠符合幼兒認知興趣,同時也能夠帶給他們良好的認知指導,讓幼兒真正通過游戲完成知識學習,由此來進一步完成對他們的教育,讓幼兒獲得全面發展,也為推動幼兒教育水平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偉秦.幼兒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創設分析[J].求知導刊,2019(34):5-6.DOI:10.14161/j.cnki.qzdk.2019.34.004.
[2]靳小玲.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育游戲的運用探討[J].新課程(綜合版),2019(08):152.
[3]楊玉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育游戲的運用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