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晞
摘要:《遠大前程》是狄更斯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其中塑造的女性人物也是小說中的一大亮點。而當代對于女權主義的討論與爭辯空前熱烈,因此本文以女權主義為視角來討論男權主義社會下小說中這些女性的人物性格特點,從而進一步闡述維多利亞時代下的女權主義對于當代女權主義的發展和完善所產生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小說家,《遠大前程》是他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是他晚年時期的作品。斯·威爾遜認為,維多利亞時代的“普遍的偏見是喜歡婚禮的鐘聲和小腳的碎步聲,與此緊密相聯而在當時絕對要求的則是性的方面的純潔”(胡玲玲,2020)。通過狄更斯的作品,表達出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風俗,體現了男女性之間的社會矛盾,塑造出了處于當時社會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他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遠大前程》自問世以來,狄更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就一直為讀者們所探討的重點。其中對于女性人物的評價讀者們各有說法。有人認為狄更斯的所想表達的有關于女性的思想是在男權主義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只有對男性順從、依附、永懷感恩之心的女人才是符合當下的女性審美的;而有的讀者認為狄更斯的想法是尊重女性,他想通過此小說暗諷當下的男權主義思想。本篇文章分析《遠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去探究當時的女權主義思想對于當代的女性思想解放的發展。
一、《遠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遠大前程》體現了狄更斯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想,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體現了維多利亞時代最初女性思想的初步覺醒和解放,她們意識到自己權利和地位的薄弱帶給她們的只有壓迫、剝削和奴役,所以必須對壓迫者做出應有的反抗。其中對于當時時代背景下的男性審美和男權統治,不同的人物角色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和映射。本文就從赫薇香、艾斯黛拉、比蒂、喬大嫂四個書中十分經典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對其身上所發生的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特點出發,從女權主義視角來分析她們的思想行為,去探究她們身上所具有的優秀的女性品質以及對于女權主義思想的體現。
(一)陷入復仇深淵的赫薇香
赫薇香是狄更斯在《遠大前程》中一個十分典型的悲劇人物形象,她出身高貴且繼承家族財產,她富有又高傲,本應會有完美的一生。可是卻被她那可惡的異母弟弟阿瑟爾和騙子康培生合伙欺騙,以為自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卻因為慘遭欺騙,婚禮當天被騙子康培生無情拋棄,喪失了對人基本的信任,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快樂,變成了一個穿著古怪、行為也極其古怪的人。赫薇香把自己囚禁在沙提斯莊園里,巨大的家業頹敗也仿佛與她沒有任何的關系,她給自己上了一道十分沉重的枷鎖。而從此她活著的意義就是要去報復男人。她每天穿著結婚當天的婚紗,把莊園的鐘表都調停在她當時被拋棄的那一刻,“等我咽了氣,我就穿著這身新娘禮服,讓他們把我停放在這喜筵桌上一我死后就得照此辦理,也算是對他的最后一次詛咒--假如正逢他年今日,那就更好!"(王科一,1979:19)語氣中充滿了對康培生和阿瑟爾的怨恨和被拋棄的極端的苦楚。她把艾絲黛拉被養成了她的復仇工具。她將艾斯黛拉送到國外,將其培養成為一個淑女,讓艾斯黛拉利用自己的美貌來勾引男人,還將勾引到的男人冷酷地拋棄。對于皮普,她“故意逗我去注意艾絲黛拉的美麗,又把一顆又一顆寶石,給艾絲黛拉一會兒試戴在胸前會兒試戴在頭上,愈加引得我眼花繚亂。”(王科一,1979:26)
對于赫薇香這一女性角色,她的命運是極其痛苦和悲慘的,家產如此富有可依然彌補不了她心理上對于愛的渴望。她被康培生欺騙拋棄才終結了她本來看似無憂無慮的日子。她報復男人的心理凸顯了她對當時男權主義壓迫的反抗。她的這一偏執造成了她和艾斯黛拉兩個女人一生的悲劇。狄更斯認為赫薇香是瘋癲的,他對于赫薇香的塑造完全顛覆了當時社會對于完美的家庭女性的印象,當時的維多利亞時代對于女性是要求順從于丈夫的,可是赫薇香這一人物形象是對于丈夫充滿仇恨的,她以報復男人為樂,心理上受傷也是希望通過報復世間男子而受到彌補,這也說明了狄更斯在塑造赫薇香這一人物形象時反抗男權主義的肯定和默許,同時也說明了狄更斯對于維多利亞時代男權社會的審美畸形的間接的不認可。在男權社會,對其統治下的女性只有軟弱的印象;而男人往往會給出堅韌的印象。而赫薇香與艾斯黛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赫薇香是完全不符合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審美的,而艾斯黛拉是過度的迎合了當下的男性審美,這兩者也由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說明了狄更斯對于女性形象塑造時的多樣性,也突出了狄更斯在從不同角度去塑造女性形象從而表達出狄更斯的維護女權主義以及他想表達出的真善美的思想。
(二)被迫淪為復仇工具的艾斯黛拉
小說中的艾斯黛拉是赫薇香的養女,而赫薇香養育她的初衷就是為了自己的復仇計劃。艾斯黛拉是《遠大前程》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形象充滿了悲劇色彩。艾斯黛拉美艷高貴、儀態萬千,她從小身心被赫薇香操縱。赫薇香把艾斯黛拉送出國外,將她培養成為了一位名門淑女,讓她在當時的名門望族、青年才俊之間周旋游走,不斷勾引這些男人,讓他們深深地陷入愛戀中無法自拔,之后便恨恨地拋棄以達到赫薇香復仇的目的。主人公皮普青年時期生活貧困,不得不來到沙提斯莊園當義工,在《遠大前程》中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營造了一個荒涼陰森的沙提斯莊園,書中描寫的如在造酒的作坊最遠處有一道老舊的圍墻,走過去是一座荒廢了的院子,四周雜草叢生,蔓延到邊界,這樣的描寫創造出一種荒涼的氛圍,也奠定了小說的感情基調。而皮普在此也遇到了他暗戀一生并且也影響了他一生的女神-艾斯黛拉。郝微香對匹普說過:“我收養她,就是為了叫人愛她。我撫養她,教育她,就為了叫人愛她。我把她栽培成這樣一個好姑娘,就是為了要讓人愛她。"(E科-,1979:53)
由此可見,赫薇香對她的養女艾斯黛拉的操控與壓迫是超出想象的,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艾斯黛拉在這看似富貴生活下的艱辛和不易。
(三)善良積極、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比蒂
比蒂在《遠大前程》中可以說是狄更斯創作的符合他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了,是善良與愛的化身。這種溫柔堅定、積極向上的審美取向,是中西方均適用的,因為她的性格形象符合了當下社會的道德取向和價值取向。比蒂是個孤兒,卻與同為孤兒的皮普在性格方面很不一樣,比蒂善良勇敢,對待生活積極樂觀,也不斷地去幫助和體貼身邊的人。她傾盡自己所能去幫助皮普,傾盡自己所學去教皮普知識,引導皮普去成為一個勇敢正直的人;不僅如此,她還悉心照顧皮普受傷的姐姐喬大嫂。
結論
《遠大前程》中的女性形象體現出了狄更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主題,他的作品中也一直都是體現的有真善美的高尚品德。他主張的平等、自由、博愛的思想在資產階級時代是十分難得的。狄更斯建造的沙提斯莊園,讓這些女性形象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人物的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和命運是緊密相連的。
參考文獻
[1]孫艷華,沈黎明,孔凡梅,華東. 《遠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淺析[J]. 新西部,2020,(12):108-109.
[2]楊薇. 豪宅中的作坊——《遠大前程》的中產階級身份轉變意象[J]. 外國文學評論,2020,(01):108-139.
[3]李偵. 狄更斯《遠大前程》倫理敘事及其當代價值[J]. 江西社會科學,2019,39(04):236-242.
[4]劉星. 熱奈特敘事理論視角下的《遠大前程》[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