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霞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今天,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而由疫情引發出的觀念、意識的沖突也愈演愈烈。在這種背景下,高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和開展人文教育實踐研究,幫助高中生培養其應具備的自尊心、社會意識和政治觀念等必備的品質,借助此次疫情對學生開展人文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人生、國家與社會的認識。因此,在疫情背景下,在班級中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圍繞疫情背景下高中班級人文教育實踐研究的現狀與有效開展人文教育的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疫情背景 高中班級 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人文教育指的是為高中生培養其當前階段所必需的個人品質,包括自信心、自立意識、社會意識、政治意識等多個方面,高中生只有具備這些良好品質,才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鼓勵學生為國家與社會做出貢獻。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之下,發生了許多刷新學生對國家、民族和社會認知的事件,為此,教師應針對高中生人文素養中的不足與缺陷,對高中生開展人文教育研究并運用有效的手段實現人文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在疫情背景下實現個人良好品質的升華。
一、分析疫情背景下高中班級人文教育實踐研究的現狀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發生了許多考驗個人人文素養的事件,引起了許多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紛紛在班級中開展了人文教育實踐研究,但是仍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有的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只重視高中生的考試成績,沒有意識到疫情背景下需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這就是有的學生只是埋頭學習而沒有得到個人修養的提高,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更不利于國家未來的發展。其次,許多教師初步接觸人文教育,既不能運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對當前高中生的個人品質進行調查,也不能在班級中實施有效的人文教育手段,盡管有意識地開展了人文教育,但是由于效率不高,既不能幫助學生實現個人修養的提高,也不能落實好班級人文教育實踐研究,不利于疫情背景下人文教育的開展。
二、探究疫情背景下有效提高班級人文教育實踐研究的方法
2.1大力開展線下實踐教學從而加強人文教育
想要有效提高高中班級人文教學的效果,僅僅憑借課堂上對人文素質的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疫情期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而教師應當重視這些事件對培養高中生良好人文素質的重要意義,大力開展線下的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疫情期間發生的一件件事,例如疫情期間發生的重大熱點話題,比如說“武漢封城”、“最美逆行者”、“習總書記講話”等等都可以作為線下人文教育實踐教學的內容。通過開展這類教學幫助學生從中領悟出高度的人文精神以及自身人文素質的不足之處,進而鼓勵學生在實踐之中能夠自覺接受人文教育并自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水平,促進班級人文教學的進展。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去慰問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教師可以聯系當地的醫院、志愿服務中心等設施,為學生爭取能夠與疫情期間主動支援重災區的逆行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開設線下人文教育實踐教學。高中生在與他們進行溝通的同時,能夠很好地從“逆行者”們的身上體會到人文精神的光芒,學生在與其交流溝通之中能夠自覺吸收社會責任、人文精神、家國情懷等優秀的思想,對國家、民族、社會等能夠產生更加深刻的新認識,在線下人文教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提高人文教育的有效性。
2.2運用互聯網教學手段加強人文教育的效果
當前有許多教師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來開展人文教育,而運用互聯網手段進行教學是提高人文教育的質量與有效性的簡單方法。在當前疫情背景之下,疫情期間發生的各種大小事件都能夠在網絡上找到相關資源,教師借助這些教學素材能夠很好的從個人意識、社會責任等方面為學生進行授課。此外,互聯網教學還可以結合圖片、視頻等方式,做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
比如,教師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的結果能夠很好的了解班級中學生人文修養的不足與缺陷,然后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針對性的尋找相關的事件作為教學素材。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面的品質時,就可以在網絡上尋找“疫情期間的志愿者”的相關報道,并結合圖片、視頻等表現方法制作成課件進行授課。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在視頻與圖片的影響下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趁機進行個人品質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社會責任。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如微信群、抖音等方式為學生推送疫情背景下體現人文精神的視頻或文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
[結束語]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當下,對高中生的個人修養與品質形成的巨大的沖擊,許多高中紛紛開展了班級人文教育,幫助學生在個人修養、社會責任與愛國情懷等方面提高人文品質。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或是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限制,或是難以掌握學生的人文修養,又或是不能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導致人文教育實踐研究停滯不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革、創新,可以通過開展調查問卷或是利用互聯網技術等方法展開人文教育,既可以有效推動人文教育的開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鼓勵其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車如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文教育哲學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0(06):76-79.
[2]張華軍.疫情背景下復興人文教育傳統的價值[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20,34(02):8-14.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疫情背景下高中班級人文教育實踐研究》2020YB096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