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本文通過對現有體育評價體系和職業素養與高職體育的分析,提出了以健全職業素養為導向的體育評價體系,在原有發展“健康第一”與“終身體育”為主要目的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發展職業身心素質,職業損傷避免以及強化職業道德為目的的高職體育評價體系。希望通過對此的研究,豐富高職體育評價體系,更有利于高職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評價 職業 素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評價能夠完成對教學效果的評估。目前,隨著“全面發展”的提出,體育評價體系也逐漸豐富起來。如上海市在青少年中推行的“體育素養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涵蓋了態度、行為、成效三個維度,從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體育知識和意識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在今明兩年內,上海將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一生一檔案”,并定期發布報告。這有助于發現和培養優秀的體育苗子,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和干預。作為高職體育評價體系也應仔細分析,尋找適合職業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
一、現有高職體育評價體系
現有高職體育評價體系是過程性評價,同時也是形成性評價。體育評價體系早已從總結性評價轉移至了過程性評價,這是體育課程評價的一個進步。畢竟,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個人成績,容易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有天賦好的人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他的體育成績就可以及格甚至于優秀,而有些天賦較差的人可能付出了普通人幾倍的努力也只能剛剛及格。所以,進行過程性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內,花更多的時間去參與、了解體育,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并且逐漸形成一個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第一”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因此,我們可以把現有的高職體育評價歸為以發展終身體育為目的的體育評價體系。
那么,目前高職體育評價是否可以采用這種以發展終身體育為目的的評價體系呢?當然是可以的。高職院校的學生走出學校時約為21歲,如果60歲退休,將近有40年的工作時間,且退休后仍有維持身體健康,進行體育鍛煉的需求。因此,在高職學校就以發展終身體育為目的的體育評價體系顯然符合這種需求。然而,具體分析,這僅僅只是一個基本的需求。相對于職業,體育評價體系所涵蓋的內容還應有進一步的挖掘。
二、以健全職業素養為導向的體育評價體系的分析
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專業已經和以后要去往的工作崗位要求相適應了。這就要求高職公共課也能為專業課進行服務。高職體育教育也應該仔細剖析在體育教育中所需要賦予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包含主要包括了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專業知識素質、職業技能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等等。作為以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來說,以發展終身體育為目的的評價體系就已經在職業素養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上有所建樹,但顯然是不夠的。
首先,在職業身心素質的提高上來說,高職體育與健康課程首先要考慮課程內容的選取是否能夠為職業服務,而不僅限于發展個人興趣和愛好。例如,如果是航空、海航等相關專業,在水上體育項目的開展肯定是一個必選課程內容;如果是幼教、護士等相關專業,在形體等項目的開展肯定是必選項目內容;在信息等需要大量時間用眼的相關專業上,羽毛球、乒乓球等肯定是優選體育課程內容。仔細分析,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的選用應當是和學生所從事的專業具備必須性、一致性和優化性。
其次,高職體育評價體系應具備考察學生避免職業損傷的能力。從事一個工作四十年的時間里,等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事著相同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提到職業病。職業病不是一做這個工作就有的,而是長期的工作時間形成的。例如,護士、石化等的具備倒班性質的工種,年輕時,大家都覺得精力充沛,沒有感覺到工作給個人生活、健康帶來的任何影響。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會逐漸感覺到焦慮、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到了這個時間再去換工種,無論從精力還是技能上來說,實現的可能性都已經非常小了。所以,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教學與評價的內容上要能夠充分的考慮到職業人對于職業病防范的需求,在學校就能夠把相關知識提前就教給學生。只有先了解才能學會避免。
另外,高職體育評價體系應該涉及到職業道德素質。職業道德是反應的是一個人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和敬業程度,也是一個人生活觀念和價值取向的表達。現在的工作既要求個人能力突出,又要求具有高度的團隊合作意識;作為高職學校培養的學生都是去往的一線崗位,一線崗位首先提出的就是“安全第一”,在很多操作上也往往提出的是“令行禁止”的要求,這兩點,關系這這個企業單位是否能安全平穩的完成生產。因此,在對待職業道德素質的考核上,應該以安全為先、團隊意識和令行禁止為主要內容。這三方面在職業中是每個職業都有嚴格要求的,而且在體育課程中也是提出了要求的,只是沒有劃入到考核范圍。如果在體育評價體系中注重對職業道德素質的考核,明確考核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安全、高效的完成學習,同時也在行為上去約束和促進這三面的形成,對于整體的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
三、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各個高職院校都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專業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調整,保證學生在身心素質的發展上適應職業的需要;在體育理論上增加職業病相關知識的教授和考查,促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學會避免和減弱職業帶來的危害;在課堂要求和考核上注重對思想品質的提升和行為的約束,提高職業道德素養。最終形成具備以職業素養為導向的體育評價體系,為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評價提供可測可評的一個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肖春明 如何以職業教育為先導推進高職體育教育創新[J].東西南北.2019(15)
[2]梁棟 淺談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教研論從.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