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婷
摘要:在素質教育推行下,體育教育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健美操運動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之一,就需要轉變傳統教育內容,選擇新穎高效的教育方法,為學生創建出具有特色化的教育場景,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參與健美操運動的同時提升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學;健美操;訓練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進入新時代發展階段,健美操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逐漸受到社會關注,社會各界開始將體育教學改革的目光聚集到健美操改革創新方面,因此,學校必須在健美操中融入更多的美觀因素與藝術因素,并以地方傳統文化為基礎,讓健美操表演更具靈活性與多樣性。但是部分學校在進行健美操創新改革時,缺乏對健美操的深化解讀,致使健美操改革過程出現偏差問題,嚴重降低健美操教育的整體質量。
一、健美操的訓練作用
從宏觀層次分析不難看出健美操運動訓練有三項基本作用:第一,加強學生的耐力。健美操在訓練過程中非常重視增強學生的耐力,要求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與頑強的毅力,有耐心堅持訓練,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學生應認真練習身體屈伸、運動繞環、肢體擺動、波浪、專業跳躍、靈活轉體、滾動與平衡等動作。中學健美操教學必須由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在正式開展健美操訓練前,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項目愛好及特長天賦進行全面了解,針對學生的差異設置不同的耐力訓練強度。第二,加強力量訓練。健美操屬于一項有氧運動,在訓練過程中,應重視把握好平衡關系,協調四肢,增強柔韌性,從而達到力量訓練的目的。第三,加強柔韌性。健美操兼具藝術和體育訓練性,融合音樂、舞蹈藝術及娛樂文化因素,同時也會引入繩、帶、球、圈、棒等比賽器械,學生在運動訓練和競技比賽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器械完成相關動作,在跳繩或舞動繩子、頂球與踢球表演、鉆圈、舞棒、揮舞飄帶的過程中增強柔韌性,活躍韌帶、關節與肌肉,提高健美操表演的藝術美。
二、中學健美操教學策略
(一)情景化策略的應用
情景化教學的主要應用方式為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之上創設相關的情景,通過虛擬場景這一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堂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主動展開學習。在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注重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想要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首先就需要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健美操比賽的相關場景進行了解,同時還需要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比賽情景,通過這一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術。其次在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健康行為意識的培養,將健美操的教學內容與體育健康知識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完成健美操課堂的教學工作,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培養方式幫助學生逐漸養成健康行為。最后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溝通,通過這些方式來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綜合性的發展。
(二)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推動健美體操內容創新
學校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科學知識的重要場所,對于我國學生身體素質也需要肩負一定的責任,因此,學校在開展健美體操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適當地結合學生身心健康發育目標,提升學生身體感知能力,在實際健美體操教學活動中,一般女生的表現都會超越男生,很多男生認為自身不具備健美體操學習天賦,而后逐漸放棄對于健美體操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對體操內容進行創新,例如,男生做出一些力度較高的動作或彰顯自我優勢較強的動作,教師就可以使用一首節奏較快的音樂,將其動作進行適當地調整,降低健美體操動作之間的銜接感,強化力量感與行動感,讓健美體操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美,進而調動男同學對于健美體操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健美體操教學活動之中,以此來提升健美體操教學質量。
(三)營造適宜的教育環境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情感需求出發,為學生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展現學生主體性。如在開展步法教學時,需要以師生之間的合作來進行教學導入,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以后,教師就可以從基礎知識、鞏固訓練、拓展延伸三個層面出發,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確保健美操教學的順利開展。如在基礎教學階段,可以從模仿訓練出發,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融合多媒體技術,保證教學氛圍的輕松度,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健美操的樂趣。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以后,教師就可以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教學,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指令,在演示熟悉的肢體動作的基礎上表現自我,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在拓展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權,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以創編的方式開發新的步法動作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指導學生,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保持學習興趣。
(四)活動賽事推廣策略
在活動賽事推廣過程中,學校可以圍繞健美操舉辦一系列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例如,選拔本校健美操達人,通過競技的方式選出健美操水平最高的學生,鼓勵其積極向其他同學推廣,讓其帶動、邀請更多的同學加入健美操的隊伍之中。賽事活動可以選擇多種方式,如模仿活動,學校可以選擇若干種風格的健美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模仿,哪一支隊伍模仿得最好即獲勝。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健美操的創意設計活動,讓學生參考、借鑒教師教的健美操,設計自己喜歡的動作,選擇音樂,并進行編排,這種創意活動不僅能夠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總的來說,活動賽事的推廣策略旨在讓更多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輕松活潑的方式參與健美操運動項目,以增加健美操在學生群體中的認知度、接受度和喜愛度。
結束語
全面做好中學健美操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與健美操藝術理念設置可行的教學目標,將發展學生的體育天賦、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身心素養作為教學宗旨,努力實現健美操教學總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小紅.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1):90.
[2]袁文麗,詹曉梅,席毅林,等.2012年世界健美操錦標賽女子單項決賽選手難度動作分析[J].貴州體育科技,2013(4):36.
[3]張曉瑩,趙軒立.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完成核心競爭因素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