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玉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染源是感染出血熱病毒的鼠類,或是感染病毒的動物,具有明顯的地區(qū)性和季節(jié)性特點,發(fā)病率高[1]。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該疾病的主要并發(fā)癥和致死因素。目前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早發(fā)現,早休息,早治療[2,3]。為探究連續(xù)性血液凈化的療效,本研究主要針對普通血液透析法和連續(xù)性血液透析進行療效的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血液凈化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6 例;年齡24~86 歲,平均年齡(55.01±11.49)歲;出血程度:重度18 例,中度17 例,輕度14 例;透析前少尿或無尿21 例,透析前合并高血容量綜合征18 例,心力衰竭(心衰)、肺水腫8 例,腦水腫3 例,肺部感染3 例,明顯消化道出血2 例。觀察組男21 例,女28 例;年齡28~88 歲,平均年齡(58.11±10.91)歲;出血程度:重度16 例,中度23 例,輕度10 例;透析前少尿或無尿22 例,透析前合并高血容量綜合征17 例,心衰、肺水腫6 例,腦水腫4 例,肺部感染3 例,明顯消化道出血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接受治療,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均符合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標準[4,5]。排除標準:患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括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抗病毒、呼吸支持、營養(yǎng)支持、生命體征監(jiān)護等的內科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連續(xù)性血液透析治療,選用百特Accura 機型,濾器選擇AV600,每次治療更換新濾器,保持200~250 ml/min 血流量,置換液速度為3~4 L/h,根據患者病情確定超濾量。先進行1~2 次透析,透析時間為2 h/次,間隔24 h 后再行第二次治療。置換液采用前稀釋方式輸入碳酸氫鹽,低分子肝素鈉抗凝處理。治療3 周。
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療,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3 次/周,150~250 ml/min 血液流量,5~6 h/次,低分子肝素鈉抗凝處理。治療3 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隨訪1 年生存情況及治療前后PLT、BNP、腎功能指標、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及炎癥指標水平。腎功能包括BUN、Scr;血流動力學包括CVP、HR、CO;炎癥指標包括TNF-α、IL-1β、IL-6 及IL-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存情況比較 隨訪1 年,觀察組患者生存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91.8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存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LT、BNP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LT、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LT 高于本組治療前,BNP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PLT 高于對照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LT、BNP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LT、BNP 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BUN、Scr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UN、Scr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BUN、Scr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VP、HR、CO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VP、HR、CO 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1 cm H2O=0.098 kPa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1β、IL-6 以及IL-8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IL-1β、IL-6 以及IL-8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流行廣、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的特點[6]。該疾病危害性極大,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發(fā)熱、腎臟損害以及出血,同時可以導致低血壓休克。臨床上多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損害。目前由于無特效藥物治療,只能采取對癥支持治療方法,若救治不及時,極易引起死亡,所以一旦出現,要及時到醫(yī)院觀察治療[7,8]。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血液凈化已成為近年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療方法。臨床上常用的血液凈化技術為連續(xù)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技術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9]。其治療優(yōu)勢在于:①利用小分子溶質可通過半透膜特性,將血液中的小分子毒性物質或代謝廢物清除掉,有利于恢復水、鹽平衡或酸堿平衡的小分子物質加入到血液循環(huán);②利用半透膜的超濾特性除去體內過多的水分以代替腎臟的部分排尿功能[10]。連續(xù)性血液透析治療具有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中分子物質清除率高等優(yōu)點,可作為血液透析一種補充方法[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BUN、Scr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BUN、Scr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UN、Scr 作為評估腎損傷嚴重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其升高說明機體出現腎功能損害,同時患者在臨床中常處于少尿或無尿期。而采取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后,能很好的調節(jié)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改善腎功能,減輕心臟負荷。觀察組上述指標更低于對照組,則表明在改善腎功能方面的療效更滿意。治療后,兩組患者PLT 高于本組治療前,BNP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PLT 高于對照組,BN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VP、HR、CO 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提示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對疾病預后有益,且治療效果更好[12]。同時,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IL-1β、IL-6 以及IL-8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后,患者TNF-α、IL-1β、IL-6 以及IL-8 水平明顯降低,表明此療法對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改善腎功能、血流動力學指標,減輕心臟負荷,降低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