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勝山
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陽光體育大課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不僅僅有助于緩解學生學習疲勞,還能調節學生的情緒、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最終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但是在中學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的過程中,小空間學校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陽光體育大課間的開展。基于此,筆者對小空間學校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中面臨的困難展開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改正策略。
關鍵詞:小空間;陽光體育;大課間;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4-01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75
素質教育背景下,基于當前中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的現狀,“陽光體育”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大課間作為落實“陽光體育”的重要途徑,可最大限度緩解學習疲勞,調節學生的不良情緒,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受到場地等因素的制約,小空間學校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還面臨諸多問題,難以保障大課間的順利開展。基于此,必須要結合小空間、小場地的實際情況,努力構建一套與其相適應的大課間模式,真正落實陽光體育的理念,不斷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必要性分析
結合當前青少年的體質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呈現出下降趨勢。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變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積極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必然需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已經在學校得到了應有的重視。為此,國家相關部門也提出了“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恰恰是落實這一要求的關鍵途徑。與傳統的體育活動相比,陽光體育大課間內容更加豐富、組織形式也更加靈活,可促使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力量、耐力、協調性等,最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二,是構建體育文化的需求。校園體育活動是以體育課程、課外體育活動等共同組成的活動。其中,大課間則是課外體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從其內涵來說,大課間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體育文化。因為大課間的內容、形式比較豐富,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最大限度緩解學生的疲勞現象,使得學生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放松心態、改變不良情緒等,真正實現學生的勞逸結合。另外,通過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實施,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校的體育文化,真正實現和諧體育文化氛圍的構建目標。
第三,是實現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必然趨勢。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中小學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還應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如此一來,學生在體育大課間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增強了體質、鍛煉了身體,真正實現了學生身心健康成長[1]。
二、小空間學校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策略分析
(一)依據場地,合理規劃體育器材
體育場地是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基礎,體育器材則恰恰是開展體育大課間的重要條件。在小空間、小場地的前提下,如何對體育器材進行合理地規劃,是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關鍵性因素。一方面,對現有的體育場地進行合理地劃分。基于小空間、小場所的實際情況,體育教師必須將學校內外各種體育場所進行整合、改造,對其進行科學劃分,將其規劃成為多個體育活動區域,包括公共通道、教學樓拐角處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體育大課間的活動場所。另一方面,依據現有的體育活動場地,布置相關的體育活動器材,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同時,在布置體育活動器材的過程中,還應不斷加強體育活動器材的管理工作,指導學生將其有序存放、擺放整齊,以免出現亂擺亂放、占據空間的現狀[2]。
(二)結合小場地特點,設計豐富的大課間內容
在小場地、小空間的情況下,中學在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進行優化設計,最終確保大課間活動的高品質展開。首先,結合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多數中學生對學校重復性的課間體操不甚感興趣,教師應立足于小場地、小空間的特點,精心設計一些武術操、健美操、啦啦操等內容,將其作為體育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其次,還應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等,選擇與其運動規律相適應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再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內容。部分中學生基于場地小、體育設備缺乏等現狀,學校在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的過程中,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利用學校特有的資源,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最后,在選擇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的過程中,結合場地小的現狀,應盡量選擇輪換的方式,避免體育器材出現匱乏的現象,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體育大課間活動需求。
(三)因材施教,創新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
基于小場地、小空間內的體育大課間現狀,為了不斷提升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品質,必須要對大課間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和優化,使其與小場地、小空間的需求相適應。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建:第一,構建“立體式”大課間活動模式。“立體式”大課間活動模式與小場地、小空間的特點相適應,主要是針對當前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場地小、班級多、人數多而設計的體育課間活動形式。具體來說,這一體育大課間的主要形式是將學校現有的體育活動場所進行充分的利用,包括操場、教室、走廊、安全空地等,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能夠同時運用的大課間活動體系。同時,在這一模式下的大課間活動中,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也從原來的廣播體操進行轉變,使其成為學生喜歡的武術操、健身操等,并引導學生在現有的體育活動場所內進行活動,真正適應了小場地、小空間的體育活動需求。第二,構建“循環式”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基于學校體育活動場所小、空間小的現狀,可借助循環式的體育活動模式,指導每一個年級的學生在每天不同時段參與不同的體育課間活動。第三,構建“小場地立體循環式”大課間模式。基于小場地、小空間的特點,學校在創新體育課間活動形式的過程中,還可以將“立體式”和“循環式”結合起來,借助體育活動場地、時間、內容循環利用,努力構建一套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模式[3]。
(四)因地制宜,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
基于小場地、小空間內的體育大課間開展的現狀,為了進一步提升陽光體育大課間的品質,學校在對其進行優化和更新的過程中,還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合理安排體育大課間活動。第一,年級分開活動。面對小場地、小空間的特點,教師在創新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應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其鍛煉需求,對體育課間活動進行調整。第二,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有針對性開展體育課間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學校的臺階,指導學生開展跳臺階訓練,發展和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還可以借助樓道的走廊等,指導學生開展俯臥撐訓練,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第三,結合不同的場所,創新不同的體育課間活動內容。基于學校場地小、空間小的現狀,在提升體育大課間活動品質的過程中,可結合具體的活動環境,采取不同的體育活動方式。
(五)強化管理、優化大課間活動品質
實踐證明,面對小空間、小場地的現狀,為了最大限度提升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品質,學校應全面加強體育大課間的管理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將學校的體育大課間管理工作進行劃分,使其成為區域管理、跟班管理等。在進行區域管理的過程中,可將學生的體育活動場所進行劃分,將其劃分為幾個合理的區域,并分別由專業的教師進行管理,引導每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特定的活動區域內展開相應的體育活動。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避免學生在體育課件活動中,出現亂占位置、影響其他班級學生體育活動的現象。跟班管理則是在學生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安全、有序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展開管理[4]。
三、結語
小空間、小場地是制約學校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關鍵性因素,直接降低了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質量,難以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落實“陽光體育”的理念,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必須要緊緊圍繞空間小、場地小的現狀,對體育器材進行合理規劃、豐富體育大課間內容、創新體育大課間形式、因地制宜開展大課間活動、強化管理等,不斷提升大課間活動的品質,并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 費利平.運動處方在中小學陽光體育大課間中的運用和推廣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7):144.
[2] ? 王政.陽光體育大課間實施體美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0(2):56.
[3] ? 唐菊紅.陽光體育大課間中的拓展項目創新——簡易攀巖在我校大課間活動中的恰當運用[J].體育風尚,2019(6):234.
[4] ? 吳玉紅.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與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上),20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