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龍,張文玲
(右江民族醫學院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中國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0%。預計2025年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達到14.3%,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26%[1]3。“十四五”期末我國將正式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步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養老服務越來越難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急需在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下探索養老服務新業態,以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差異化的養老服務需求[2]。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3]。健康旅居養老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服務模式,以滿足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整合醫療、旅游、養老等多種資源,旨在為從事旅游活動的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療養、健康管理、休閑娛樂等多元化的養老服務。發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2017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休閑養生健康養老產業、‘候鳥式’旅游養老業、老年健康管理服務業、民族特色醫藥產業、老年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形成養老產業集聚區”[4]。這為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是對企業自身情況和生存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的方法。企業根據當下既有的條件進行比較分析,找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進一步將企業的戰略與內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其中,S代表內部優勢(strength)、W代表內部劣勢(weakness)、O代表外部機遇(opportunity)、T代表外部挑戰(threat)。將內部優勢和劣勢與競爭對手比較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實力所在,對外部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可以明確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5]56-61。SWOT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旅游企業戰略分析,本文借鑒這一分析方法,對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做進一步探討。
1.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S1)
廣西發展旅居養老產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廣西東面連接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粵港澳大灣區,臨近國內最具消費潛力的群體,發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國內消費前景廣闊;其次,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邊疆省區,擁有637 km的邊境線、1 595 km的海岸線,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是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有利于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合作;再次,廣西與云南、貴州、湖南、廣東、海南各省存在地域上的毗連性和旅游資源的密集性以及旅游特色的差異性[6],可以通過聯合開放來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促進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
2.具有宜居的生態環境(S2)
宜居的生態環境是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由表1可知,近5年來,廣西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水質達標率由2016年的93.0%上升到2020年97.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由2016年的93.5%上升到2020年的97.7%;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62.3%上升到2020年的62.5%,居全國前列水平。這些指標表明,廣西的生態環境比較適合人類長期居住。此外,據《2020-2025年廣西健康養老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統計,截止2019年底,廣西擁有的“長壽之鄉”達到29個,其數量占全國的35%,是全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份,表明廣西的生態環境有利于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這為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表1 廣西2016-2020年部分生態環境指標狀況
3.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醫藥資源(S3)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少數民族特色的醫藥資源豐富。壯醫藥是廣西比較有影響力的民族特色醫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壯瑤醫藥振興計劃(2011-2020年)》可知,壯醫以“陰陽為本”“三氣同步”“三道兩路”“臟腑骨肉氣血”等學說為核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壯醫目診、藥線點灸、經筋推拿等20多種技法已形成技術規范[7]。壯醫藥已成為一個具有醫療、保健、教育、科研、文化、產業體系的民族醫藥。此外,廣西還具有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等多種少數民族醫藥資源[8]。這為少數民族醫藥特色的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4.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S4)
旅游資源是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根據《廣西旅游導游圖(2020版)》可知,廣西擁有國家5A級景區7家,4A級景區248家,3A級景區82家;五星級鄉村旅游區64家,四星級鄉村旅游區177家;五星級農家樂62家,四星級農家樂199家;特色旅游名縣32個;四星級以上汽車營地5家等。廣西A級旅游景區空間分布呈現集聚狀態,有利于發揮集聚效應[9]。此外,廣西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特色旅游資源。廣西是我國5個民族自治區之一,少數民族風情濃郁,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傳統節日、民俗風情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項目。廣西文化與旅游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西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共8.76億人次,同比增長28.2%,實現旅游總消費10 241.44億元,同比增長34.4%。可見,廣西優質旅游資源對國內外游客有強大的吸引力,這為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醫療資源不足(W1)
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群體,多項調查結果表明,60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半數患有慢性疾病,且部分70歲及以上老年人普遍患有多種不同的慢性病[10]。有效滿足老年人對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才能增強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吸引力。然而,總體來看,廣西醫療資源數總量不足,且存在空間分布不平衡、城鄉差距明顯的特點[11]。由表2可知,一方面,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廣西在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每萬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萬人擁有注冊護士數、每萬人醫療機構床位數四個方面均處于劣勢;另一方面,與旅居養老做得相對較好的云南省和海南省相比,除了每萬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與云南省一樣以及每萬人醫療機構床位數比海南省略多外,其余方面均處于劣勢。“醫養”和“康養”是推進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醫療資源的不足,將會導致對以“醫養”和“康養”為目的的旅居老年人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表2 2019年全國及部分地區醫療資源數量對比
2.養老服務發展滯后(W2)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可知,廣西面臨養老服務發展滯后的困境,不利于推進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一是老齡事業政策制度缺乏針對性、協調性和系統性,在推進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利于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二是老齡事業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的特點,一些具有“長壽之鄉”美譽的農村地區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適老化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難以滿足旅居老年人對健康養老服務的需求;三是專業人才隊伍短缺,養老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普遍較低,導致高質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四是養老服務市場化規模小,政府的優惠政策難以有效落實,不利于旅居養老產業形成集群集聚效應。
1.老年人口基數大,消費能力逐步提升(O1)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然而,從積極老齡化的視角來看,人口老齡化對我國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卻是一大機遇。我國老年人口具有基數大和增長快的特征,表3展示了我國2015-2019年老齡化發展的狀況,其中,我國65歲以上人口由2015年的14 386萬人快速上升到2019年的17 603萬人,老年撫養比由2015年的14.3%上升到2019年的17.8%。從年齡結構來看,我國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是老年人口的主體,且根據全國老齡委的調查數據顯示,70%的老年人退休后有旅游的意愿[12]。因此,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有利于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創造出巨大的“長壽紅利”。此外,我國居民消費呈快速上升趨勢,如表3所示,我國居民人均消費由2015年的15 712元上升到2019年的21 559元,多數年份的同比增長率保持在8%以上。居民消費快速增長從側面反映出老年人對健康旅居養老服務需求的巨大潛力,預示著健康旅居養老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表3 我國2015-2019年老齡化和居民消費支出狀況
2.旅游業快速發展,旅居養老升溫(O2)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醫療健康、旅游和養老服務的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表4展示了我國2015-2019年旅游業發展的狀況:一是我國旅游服務機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旅行社的數量由2015年的27 621家上升到2019年的38 943家,五年內增長了1.4倍。二是游客數量增長快,我國入境游客的數量由2015年的13 382.04萬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14 530.78萬人次,5年內增長了近1.1倍;國內游客數量由2015年的399 000萬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600 600萬人次,5年內增長了1.5倍。三是旅游的經濟效益好,一方面,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由2015年的113 650百萬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31 254百萬美元,5年內上升了1.15倍;另一方面,國內旅游總花費由2015年的34 195.05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57 250.92億元,5年內上升了1.67倍。此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旅游服務越來越難以滿足民眾的需求,多元化的旅游服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進一步推動了健康、旅游和養老服務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選擇旅居養老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養老觀念開始由“被動養老”逐步向“主動享老”轉變[13]。這進一步說明了健康旅居養老產業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表4 我國2015-2019年旅游業發展狀況
1.政策保障不健全(T1)
國家及地方政府為了推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然而,針對健康旅居養老的政策體系尚不完善,難以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一是旅居養老的老年人并未納入異地就醫的覆蓋人群。根據國家醫保局印發的《醫保政策問答手冊》,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主要覆蓋四類人群中并沒有將旅居養老群體納入其中,這意味著旅居老年人異地享受醫療服務在醫保報銷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不利于推進“醫療健康”和“旅游”的融合發展。二是長期護理保險尚未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特別是在異地享受長期護理服務普遍缺乏相應的異地直接結算政策支持,不利于吸引需要長期護理的老年人前來廣西享受健康旅居養老服務。
2.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抑制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T2)
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的數據顯示,在機構養老服務費用方面,54%的老年人認為每個月消費1 000元以下可以接受,30%的老年人認為每個月消費價格在1 000-1 999元之間可以接受,11%的老年人認為每個月消費在2 000-2 999元之間可以接受,只有5%的老年人認為每個月消費3 000元以上可以承受[14]。這反映了老年人群體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在我國,甚至還有不少老年人將自己有限的養老金反哺家庭[15],這進一步降低了老年人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可負擔性。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消費是一種多元化的消費行為,費用普遍高于機構養老。國內多家旅游服務網站的消費價格顯示,14天以上包含餐飲、住宿、文化娛樂、保健療養等多項旅居養老服務人均消費均在3 000元以上。高額的旅居養老服務費用超出了大多數老年人的消費能力,抑制了旅居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不利于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市場的開拓。
在對上文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各種形勢進行交叉分析,形成了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SO、WO、ST、WT四種策略,其策略矩陣如圖1所示。

圖1 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策略矩陣圖
首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發展優勢,依托廣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優勢、“長壽之鄉”的品牌優勢、少數民族特色醫藥資源優勢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推進醫療健康服務、旅游服務以及養老服務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休閑養生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候鳥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療養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田園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民族醫藥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等多元化的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其次,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招商引資的優勢,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本投入健康旅居養老產業,通過社會資本的力量提升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活力。再次,應當加強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有效引導,逐步形成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集聚區,將集聚效應轉化為健康旅居養老產業市場的“規模效應”,有效提升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打造全國性的健康旅居養老目的地。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完善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異地結算機制,有效提升旅居老年人異地醫療服務和長期護理服務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16]。其次,要降低老年人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成本,提高老年人對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一方面,充分發揮廣西少數民族醫藥低成本的優勢,推進少數民族醫藥文化與旅居養老的融合發展,降低老年人醫療健康服務的成本;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鄉村旅居的低成本優勢,推進村落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發展,降低老年人旅游服務的成本。再次,要提升廣西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廣西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長壽之鄉”,應當進一步突出廣西長壽品牌的優勢地位,大力推進長壽文化與健康旅居養老的有機結合,通過長壽品牌的“聲譽效應”提升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首先,要增加醫療衛生人力資源供給,有效滿足旅居老年人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一方面,要抓住健康旅居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配套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更多的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投入健康產業;另一方面,要依托廣西的醫學院校,通過校企聯合培養等方式加快老年醫護人員的培養,同時鼓勵執業醫師、護士、技師等到健康旅居養老機構多點執業,有效滿足健康旅居養老服務業對專業化醫護人員的需求。其次,要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完善老齡事業的政策體系,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協調性和系統性,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有效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二是要促進老齡事業的平衡發展,加強農村和邊遠地區適老化服務設施的建設,為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要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一是通過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患者合理有序就醫,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使用,緩解廣西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二是完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同時借助“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化平臺發展遠程醫療,引導優質醫療資源較多的醫療機構幫扶醫療資源相對貧乏的醫療機構,提升農村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提升旅居老年人聚集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其次,要促進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供需匹配。一方面,要加強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推進養老服務的多元化與高質量發展,滿足老年人對多元化和高質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提供與老年人支付能力相匹配的健康旅居養老服務,防止供需的錯配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發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有利于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廣西在發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優勢、“長壽之鄉”的品牌優勢、少數民族特色中醫藥資源優勢以及旅游資源優勢,同時也面臨醫療衛生資源不足、養老服務發展滯后的困境。本文以SWOT分析為基礎,對廣西發展健康旅居養老產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總體而言,面對外部機遇,應該將自身的內部優勢有效轉化為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優勢,同時克服自身的不足,有效提高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質量,滿足老年人對高質量健康旅居養老服務的需求。面對外部的挑戰,一方面,要把自身的優勢進一步打造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不斷提升健康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促進供需匹配來減少內部劣勢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