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周
(建湖縣中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鹽城 224700)
急性腦梗死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局部腦組織血管狹窄、閉塞或腦血流灌注不足,為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可導致局部腦組織內腦神經細胞缺血、缺氧,引發局部腦組織梗死,神經功能缺失,且其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抗血小板藥物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其中阿司匹林可通過抑制乙酰化環氧酶(COX-1)活性的不可逆性,達到抑制血小板內前列腺素H2(PGH2)的產生,減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的作用,可有效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但相關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對部分已處于活化狀態的血小板無法產生抑制作用,且停藥后疾病復發率較高,整體治療效果欠佳[1]。奧扎格雷鈉具有促進前列環素(PGI2)生成、有效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屬高效強力TXA2合成酶抑制劑,可發揮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腦細胞修復的效果[2]。本研究旨在分析奧扎格雷鈉聯合阿司匹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建湖縣中醫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1、9例;年齡53~81歲,平均(69.38±4.51)歲;發病至就診時間5~14 h,平均(8.92±1.63) h;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脂例數分別為13、11、8及10例。試驗組(20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2、8 例;年齡52~83歲,平均(69.43±4.41)歲;發病至就診時間5~15 h,平均(8.87±1.72) h;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脂例數分別為14、12、7及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者;入組前未使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者;首次發病者;對本研究配合度較高者等。排除標準:近期存在腦出血史或腦外傷史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礙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常規治療(控制血壓、穩定血糖、調節血脂、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減輕腦水腫及保護腦神經等)。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53035,規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試驗組患者加用奧扎格雷鈉注射液(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3429,規格:2 mL∶40 mg),將80 mg奧扎格雷鈉注射液加入至氯化鈉溶液(250 mL 0.9%)中,并于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4 d。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基本痊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評分減分率≥90%]、顯著進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NIHSS評分減分率46%~89%,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進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NIHSS評分減分率18%~45%)及惡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NIHSS評分減分率 ≤17%)[5]。總有效率 = 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②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兩組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晨起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進行檢測。③血清Hcy、VEGF及NSE水平。血液采集方式同②,經3 000 r/min離心10min后,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檢測。④NIHSS、Barthel指數(BI)[6]、改良Rankin量表(MRS)[7]評分。 NIHSS、BI及MRS評分分值分別為0~42分、0~100分及0~6分,分值與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體痙攣程度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清 Hcy、VEGF、NSE 水平、NIHSS、BI、MRS評分均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血液流變學指標 較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均降低,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血漿黏度(mPa·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 紅細胞壓積(%) 纖維蛋白原(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0 2.41±0.38 2.13±0.16* 6.48±0.95 5.43±0.69* 12.09±2.78 10.17±2.34*50.68±6.17 45.71±4.42*3.71±0.65 2.53±0.54*試驗組 20 2.39±0.42 1.19±0.12* 6.42±0.89 4.11±0.84* 12.02±2.83 8.13±2.13*50.32±6.25 38.78±4.31* 3.67±0.62 1.79±0.48*t值 0.158 21.019 0.206 5.430 0.079 2.883 0.183 5.020 0.199 4.58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學指標 較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cy、NSE水平均降低,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Hcy:同型半胱氨酸;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組別 例數Hcy(μmol/L) VEGF(ng/L) NSE(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0 23.91±2.31 16.64±1.75* 283.29±15.19 353.52±17.65* 28.43±2.54 15.57±3.49*試驗組 20 23.95±2.23 10.18±1.22* 283.42±14.98 409.20±19.43* 28.38±2.38 12.14±2.06*t值 0.056 13.543 0.027 9.486 0.064 3.78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NIHSS、BI及MRS評分 較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MRS評分均降低,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BI評分均升高,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NIHSS、BI及MRS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NIHSS、BI及MRS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NIHS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I:Barthel指數;MRS:改良Rankin量表。
組別 例數NIHSS評分 BI評分 MR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0 14.19±2.53 7.29±2.23* 51.13±17.54 63.49±18.52* 3.82±0.54 2.46±0.49*試驗組 20 14.27±2.61 5.13±2.17* 51.32±17.49 76.40±19.63* 3.85±0.49 1.57±0.37*t值 0.098 3.104 0.034 2.139 0.184 6.4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腦血管供血障礙性疾病,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及血管壁損傷等因素相關,頭痛、語言障礙、惡心、眩暈、嘔吐、吞咽困難、肢體運動障礙等為其主要臨床表現,且多發于老年人群,嚴重影響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阿司匹林具有減少TXA2的合成,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屬環氧合酶抑制劑,但其在降低TXA2水平的同時,也可抑制PGI2的生成,進而導致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不甚理想,在臨床應用中受限[8]。
奧扎格雷鈉具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時其還具有改善大腦內微循環障礙、能量代謝異常、增加大腦血流量及抑制大腦血管痙攣的作用,可促使大腦局部缺血癥狀得以改善,腦部神經缺損程度減輕,生活質量得以提高[9]。本研究中,較對照組,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BI評分均升高;血漿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NIHSS、MRS評分均降低,提示采用奧扎格雷鈉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患者可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調節血液流變學相關指標水平,改善腦組織缺血癥狀,同時也可減輕神經功能損傷,改善肢體痙攣情況,效果較為理想。
研究表明,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其是人體內硫氨基酸一個重要的代謝中間產物,而血清中高水平的Hcy可提高腦梗死的發病概率[10];VEGF可作用于內皮細胞,促使膠原酶等生物活性因子分泌,進而誘導新血管再生,是腦組織缺血后重塑的重要因子,其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關系;NSE是神經元、腦膠質細胞、星形細胞重要的組成成分,屬特異性蛋白,當腦損傷和腦梗死發生時,神經元、腦膠質細胞、星形細胞將釋放大量的NSE,其水平升高,表明患者腦損傷加重[11]。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血清Hcy、NES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清VEGF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將奧扎格雷鈉聯合阿司匹林應用于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可降低機體內血清Hcy、NSE水平,提高血清VEGF水平,進而減輕腦組織損傷。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奧扎格雷鈉可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血流灌注,增加缺血腦組織暗帶血流,進而減輕腦組織損傷程度,降低機體內Hcy、NSE水平,提高VEGF水平,控制病情發展[12]。
綜上,急性腦梗死患者經奧扎格雷鈉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后,可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改善血液流變學相關指標,降低機體內血清Hcy、NSE水平,提高血清VEGF水平,減輕腦組織損傷程度,且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與肢體痙攣情況,治療效果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