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君,侯 芳,李 潔,彭 潔
(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婦科,江蘇 蘇州 215128)
藥物流產是終止意外妊娠的主要手段,具有安全有效、無創便捷的特點。在藥物流產后,諸如絨毛組織等妊娠產物可能會殘留在宮腔中,導致陰道持續出血、月經失調等其他癥狀,且患者發生術后感染的概率較高,因此將宮腔內殘留物安全、有效、徹底地排出極為重要。目前,西醫治療以口服黃體酮膠囊為主,對子宮內膜有良好的修復作用,能夠促進子宮內膜的生長,其停藥后可出現撤退性出血,從而帶走宮腔內的部分殘留物,起到清宮的作用,但長期服用會出現突破性出血、陰道點狀出血等情況,對患者身體有一定損傷[1]。中醫認為,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屬于“墮胎不全”“產后惡露不絕”范疇,病因在于產后瘀血未盡,情志失調,其主要治療原則應以活血行氣、化瘀止痛為主[2]。復方益母膠囊是一種治療婦科疾病常見的中成藥,其含有益母草、當歸、川芎等中藥成分,有活血化瘀、調經消腫及增強子宮收縮能力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討復方益母膠囊聯合黃體酮對藥物流產術后宮腔殘留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血流動力學指標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γ-干擾素(IFN-γ)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收治的400例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27.91±4.23)歲;孕次1~4次,平均(2.63±0.41)次;孕周3~7周,平均(4.72±0.51)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0 ~ 35歲,平均(27.93±3.74)歲;孕次1~3次,平均(2.60±0.31)次;孕周3~6周,平均(4.65±0.44)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華婦產科學》[4]中對于早期妊娠的診斷標準,且經臨床醫生診斷確診者;年齡20 ~ 35歲者;藥物流產后14 d內超聲復查顯示宮腔內異常回聲者;無流產禁忌證者;無其他嚴重并發疾病者等。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或嚴重免疫系統疾病者;人工流產術后者;對研究藥物過敏者;精神異常或有明顯認知功能障礙者;無法口服藥物者等。本研究經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規格:50 mg/粒)口服治療,50 mg/次,3次/d。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復方益母膠囊(翔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06,規格:0.42 g/粒)口服治療,1.68 g/次,3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7 d,隨訪時間為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實用婦產科學》[5]中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的療效標準判定。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宮腔內殘留物自行排出且出血癥狀得到控制,超聲檢查顯示宮腔內無殘留;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宮腔內殘留物已排出且出血癥狀得到改善,超聲檢查顯示宮腔仍有殘留物,但體積減小;無效:治療后患者未清除宮腔內殘留物且出血癥狀未得到改善,超聲檢查顯示宮腔內殘留物無變化,清宮困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月經情況。隨訪期間,記錄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宮內積血、月經復潮、周期性腹痛、月經量異常的情況。③子宮內膜厚度與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后兩組患者第1次月經復潮后的第14天采用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子宮內膜厚度、博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水平。④炎性因子水平。分別采集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2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5 min,分離血清,置于-70 ℃冰箱中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ELISA)檢測(試劑盒由上海嵐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檢測)TNF-α、IL-2、IFN-γ的水平。⑤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嗜睡、頭暈、停經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差異。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0.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月經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月經復潮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宮內積血、周期性腹痛、月經量異常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宮內積血、月經復潮、周期性腹痛、月經量異常發生率比較[例(%)]
2.3 子宮內膜厚度與血流動力學指標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子宮內膜厚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 PI、RI、S/D 水平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與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與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PI:博動指數;RI:阻力指數;S/D:收縮期峰值與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比值。
?
2.4 炎性因子水平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 4 兩組患者血清 TNF-α、IL-2、IFN-γ水平比較 (±s, pg/mL)

表 4 兩組患者血清 TNF-α、IL-2、IFN-γ水平比較 (±s, pg/mL)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2:白細胞介素-2;IFN-γ:γ-干擾素。
?
2.5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藥物流產易對子宮等生殖系統造成損傷,引起月經不調、陰道出血及子宮內膜感染等癥狀,由于藥物流產后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子宮宮腔內絨毛組織、蛻膜組織無法完全脫落排出,影響藥物流產術后宮腔殘留患者子宮內膜的修復,增加感染的風險。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手段是清宮術,但由于進行清宮術的過程會再次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從而導致宮腔粘連,因此不建議在藥物流產后采取清宮術處理宮腔殘留物[6]。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類藥物,對藥物流產停藥后所出現的撤退性出血起到“藥物刮宮”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宮腔殘留物,且會損傷患者的子宮功能[7]。
中醫認為,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的病因多為術后瘀血未盡、氣虛血瘀,不能排盡蛻膜,宮腔長期處于血瘀的狀態,導致行經不暢,加之情志失調、元氣受損等,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調經為主。復方益母膠囊中含有益母草、川芎、當歸、木香等多種中草藥,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祛瘀的功效;川芎可活血行氣;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當歸可益氣補血、調經止痛,諸藥共用發揮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益氣補血的功效[8-9]。復方益母膠囊對子宮的收縮作用可更好地促進殘留物的排出,且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減少宮腔殘留物導致的感染。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宮內積血、周期性腹痛、月經量異常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月經復潮率、子宮內膜厚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復方益母膠囊聯合黃體酮可有效提高臨床效果,有助于宮腔殘留物的排出,促進子宮內膜修復,改善月經紊亂的癥狀,且安全性較高。
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物易引起炎癥反應,血清TNF-α、IL-2及IFN-γ均為重要的炎性細胞因子,協調機體發揮免疫作用,其水平升高,表示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傷,免疫系統被破壞后,易導致患者發生宮腔粘連,宮內異物無法順利排出,從而導致宮腔殘留的情況[10]。益母草可活血祛瘀,木香有抑菌消炎的作用,能顯著減少陰道出血、感染等類型的并發癥,益母草中的益母草堿成分對子宮有強烈的收縮作用,可有效提高子宮平滑肌細胞的舒縮能力,促進藥物流產后殘留的絨毛蛻膜組織、瘀血及時排出體外,緩解患者的陰道出血癥狀,并促進對子宮黏膜的修復[11]。當歸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當歸多糖能改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水平,刺激造血干細胞的增殖,促進紅細胞分化,通過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高免疫能力[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復方益母膠囊聯合黃體酮可減輕藥物流產后宮腔殘留物引起的宮腔炎癥反應,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復方益母膠囊聯合黃體酮可以有效提高藥物流產術后宮腔殘留患者的臨床療效,促進子宮功能的恢復,減輕宮腔炎癥反應,且安全性高,建議臨床研究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