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陽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購買和使用汽車的人數不斷上升,而在有限的道路交通資源的情況下,交通擁堵以及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大大上升,而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則需要對交通事故車輛及周圍環境進行信息采集,對事故現場進行重建,進而還原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而對事故車輛的責任進行鑒定。近年來,為了更好地重建事故現場,分析相關事故產生的原因,對事故車輛進行責任鑒定以及采取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如今在大部分地區已經使用了信息技術、監控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對交通事故信息進行采集。本文主要介紹了當前在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過程中主要應用的三種技術類型,包括:基于攝影測量的技術、基于視頻解算及分析的技術以及基于電子智能的技術。并分析了這些技術在交通事故信息數據庫、交通事故分析重建、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改善過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道路交通 事故信息采集 應用研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number of people owning and using cars is rising. In the case of limited road traffic resource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raffic accident is rising greatly. In the event of accident, it may need to collec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thus reducing 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Th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ccident vehicle need to be identified. In recent yea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in most areas to collect traffic accident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reconstruct accident sites, analyze the causes of related accidents, identif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ccident vehicles an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ee types of technolog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raffic accid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cluding photogrammetric technology, video solu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ffic accid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traffic accident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improvement is analyzed.
Key words:road traffic, accid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我國當前交通事故發生的數量逐年上升,而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其處理過程也非常繁雜,需要對交通事故進行信息采集、事故鑒定、責任判定、現場重建等操作,而一旦交通事故出現,則會影響整個道路交通的運行效率,從而導致出現二次交通事故的概率上升,為了減少這樣的現象,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快速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信息采集非常關鍵,除此之外,交通事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準確對于后續交通事故責任判斷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只有在交通事故信息全面且準確的情況下,對于交通事故責任的判定才會更加公平、公正。
1 基于攝影測量的技術
1.1 近景攝影測量技術
近景拍攝測量技術主要包含了兩種,一種是單目式攝影測量技術,另一類則是雙目式攝影測量技術,當前在交通事故近景攝影測量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單目式攝影測量技術使用更為廣泛。通過單目式攝影測量,能夠對交通事故中車輛痕跡、車輛碰撞變形情況等進行細節拍攝,能夠較好地還原交通事故發生時的細節,并據此判斷交通事故車輛的行駛狀況,當前通過使用單目式攝影測量技術,通過拍攝交通事故的現象,并通過設置標定物能夠實現對交通事故三維重建,方便在后續交通事故分析以及責任鑒定過程中,能夠使用相關三維重建數據及模型還原事故現場,為事故定責提供較好地依據。雙目式攝影測量技術則是通過根據現場空間點在其中兩張 照片上的位置推算出事故現場在實際空間中的三維坐標位置,并根據上述信息重建三維模型的一類技術,但這一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較為復雜,因此在交通事故鑒定過程中鮮少使用。
盡管近景拍攝技術具有能夠反應交通事故細節、重建事故現場以及能夠快速恢復事故路線交通通暢等方面的優勢,然而隨著當前技術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交通事故信息的采集水平以及要求也有所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景拍攝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要求。
1.2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近年來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通過無人機攝影測量能夠實現對事故現場進行整體性拍攝,進而更好地還原事故現場,以無人機拍攝測量所得出的圖片及數據為基礎,并在其中融入其他技術所獲取的事故現場,能夠更加精準地還原事故現場,因此近年來,在交通事故的測量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使用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但是目前在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的過程中,無人機的使用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無人機在高空運行時,如果飛行高度過高,則會導致拍攝的照片質量大打折扣,同時在天氣較為惡劣或者是交通事故現場樹木較多的情況下,無人機攝影測量也將面臨較大的阻礙,正是基于此,當前在交通事故信息采集中使用無人機拍攝測量技術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良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在交通事故信息采集中的應用。
2 基于視頻解算及分析技術
2.1 視頻檢測器解算及分析技術
固定在道路上方的視頻檢測器是用于交通事故現場信息采集較好的方式之一,當前這一信息采集方式在我國應用也較為廣泛,在大多數的城市地區交通繁忙路口均有視頻檢測器。使用視頻檢測器解算及分析技術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視頻檢測器位于道路的上方能夠較為完整地記錄其拍攝范圍內交通事故的發生情況,從而為交通事故的定責提供較為客觀、完整的依據;另一方面,在部分交通事故中存在駕駛人員逃逸的現象,在這一類型交通事故的信息采集中,僅通過交通事故現場信息采集很難還原交通事故現場,而通過視頻檢測器結算及分析技術則能夠較好地還原事故發生現場,并根據視頻中駕駛人員的車輛特征,甚至是駕駛人員的面部特征來尋找逃逸車輛及人員。
2.2 行車記錄儀解算及分析技術
盡管當前我國視頻檢測器解算及分析技術的應非常廣泛,但是在部分路段并沒有安裝這一設施,而現場拍攝測量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為了在交通事故發生時,更好地呈現交通事故發生時的狀態,越愛越多的駕駛人員開始在車輛中安裝行車記錄儀。首先行車記錄儀是以車輛駕駛者的視角進行拍攝的,因此能夠最準確、真實地反映交通事故發生時的現場情況;其次,通過對行車記錄儀所拍攝的視頻還能夠計算出當時行車的速度,判斷其速度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違規行為;最后,當交通事故發生時,存在一方逃逸現象時,根據行車記錄儀拍攝的畫面,能夠找到逃逸車輛的某些信息,甚至能夠記錄下逃逸車輛的車牌,從而幫助相關人員快速找到駕駛逃逸者。基于以上優勢,購買和使用行車記錄儀的車主越來越多。
3 基于電子智能的技術
3.1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
三維激光掃描儀是結合激光測距和相位差的 原理對被測物體快速掃描測量,生成的點云數據 可傳送至計算機分析處理。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能還原交通事故中導致車輛變形的產生模擬過程,進而獲取事故現場的整體布局、制動痕跡、事故車輛數據,不僅如此,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還能夠對現場環境進行分析,從而判斷是否存在現場環境因素導致交通事故出現的因素,如若存在相關因素,則需要對道路環境進行優化,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在實際使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過程中,由于使用這一技術較為繁瑣,因此在現場勘探過程中使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較少,但但車輛變形信息作為易保存信息,并不一定要求在事故現場立即提取,因此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后續提取和鑒定車輛變形信息時較為便利。
3.2 汽車事故數據記錄器技術
車輛事故計量器是當前部分較為高檔的轎車廠商所提供的一類技術服務,通過這一技術,能夠較為準確地獲取車輛在發生事故前、發生事故時以及發生事故后交通事故發生過程中汽車行駛速度的動態過程,但是這一技術的相關數據信息需要獲取廠商授權后才能使用,不僅如此,汽車事故數據計量器技術當前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各個汽車生產商所使用的標準并不統一,加之這一技術出現的時間還比較短,我國當前在這一方面的應用還比較少。
3.3 GPS技術
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通常需要派遣交通管理人員前往現場勘查,不僅如此,在交通事故發生的過程中,經常伴隨著人員傷亡問題,需要的醫護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救援,在交通事故發生后,交通管理人員以及醫護人員越早趕往事故現場,則事故現場能夠保存得更加完整,同時傷者也能夠得到更好地救治,因此在事故發生之后,如何快速前往事故地點非常關鍵,在過去事故發生后,只能根據交通事故報警人員所提供的大致位置信息,搜尋交通事故發生地點,而通過應用GPS定位技術,則能夠精準定位交通事故的發生地點,從而方便相關人員趕往現場進行事故信息采集及對傷者進行救治。
3.4 智能網聯技術
智能聯網技術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技術,智能聯網技術通過使用傳感器能夠感知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各項信息,采集汽車在形式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從而為事故信息采集提供更加智能的方案。在這一技術應用過程中,一旦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職能聯網技術將自動感應這一情況,并將事故情況反映到監控中心,便于監控中心進行及時救援,同時根據傳感器中的信息記錄,也能夠較好地了解到汽車在事故發生前后的動態信息。
4 應用分析
4.1 交通事故信息數據庫
通過對上述技術的應用,能夠較為完善地對車輛事故信息數據進行采集,通過將所有車輛數據信息采集結果匯總到數據庫中,將形成交通事故信息數據庫,通過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分析,則能夠探究事故特征、事故原因以及事故因素的關聯程度,使得汽車生產商家能夠根據相關因素對汽車結構設計進行優化調整。
4.2 交通事故過程分析重建
在交通事故發生時,由于事故鑒定人員并不能夠觀察到事故車輛全程的行駛情況,因此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事故鑒定人員需要根據交通事故發生后所采集的信息對交通事故發生的過程進行重建,盡可能還原事故現場,從而根究還原情況進行定責。而上述三種技術能夠幫助事故鑒定人員獲取交通事故現場的各類信息,最大限度還原事故現場。
4.3 道路交通安全狀況的改善
進行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分析另一重要目的是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情況,通過事故數據信息,對于常發生事故的地點,采取一些人為措施進行干預,例如:通過張貼告示牌、駕駛人行為干預,杜絕危險駕駛行為等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道路安全情況。
參考文獻:
[1]楊杰.高速公路事故信息采集與事故成因關聯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8.
[2]孫軼軒.基于數據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3]楊博,金先龍,張曉云等.基于數字化攝影測量的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和過程再現[J].汽車工程,2010,32(6):530-534,546.
[4]蘇娜.基于數字化重構的城市交通事故快速處理系統[D].重慶交通大學,2012.DOI:10.7666/d.Y2104689.
[5]曾順民.淺談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及再現分析系統[J].上海汽車,2006,(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