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越 王星藝 左 文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永州 425199)
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成果的不斷提升,我國也更加重視文化方面的建設。民族信仰是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瑤族是我國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滿了神秘色彩,宗教信仰獨立而繁復多樣。研究瑤族民間宗教,對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推動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的進步,并最終推動國家的整體進步。
湘南地處偏僻,多崇山峻嶺,交通不便。湘南少數民族眾多,瑤族是其中之一,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是瑤族人口最多的聚集地。江華瑤族自治縣地處南嶺北麓,與粵桂交界,位于湖南省最南端[1]。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復雜多變。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一般以林業為生,分布在東部山區。民族民間宗教是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江華瑤族自治縣為例,對瑤族民間宗教進行研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以原始宗教信仰為主。原始宗教信仰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民間宗教信仰的核心,且極具地方特色。對于大自然的崇拜,也是他們信仰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多山,瑤族人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山中,他們與大自然密不可分。他們認為有很多神靈都生活在廣袤無垠又神秘莫測的大自然中。江華瑤族人民還認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生命,他們崇拜山神、林神、土地神等自然界中的神。江華瑤族人民居住在大山中,所吃所用都取自于大山中,他們認為山神掌管著山上的一切。因此,山神最受他們的尊崇和崇敬。此外,他們對土地神也十分尊重。他們相信,只有尊重土地神莊稼才能夠獲得豐收。江華瑤族人民還會將土地廟修建在村子旁邊或者是田地旁邊。但是土地廟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并沒有修建得很豪華。但他們卻有一顆真誠的心,會花很多時間來祭拜土地神,希望得到土地神的保佑。
崇拜祖先。江華瑤族人們認為人的死亡,只是肉體上的死亡,靈魂尚在,且在另一個地方保護著后代。所以每當他們在祭祀祖先時,家中的長輩口中會念叨著祖先的名字。告訴祖先今天是什么節日,邀請他們回來過節之類的話語。他們所祭拜的祖先通常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大多都是祖輩和父輩。江華瑤族最為隆重的祭奠祖先的節日是七月半,但此次祭拜的并不局限于祖父輩兩代。江華瑤族從農歷的7月13日開始過節一直到農歷7月15日結束。他們會在農歷7月13日的晚飯時把貢品擺放在神龕上,并迎祖先回來過節。農歷7月14日正式過節,這天的晚餐和祭品都十分豐富。農歷7月15日午飯過后會進行燃放鞭炮,然后將祖先送走。
崇拜圖騰。圖騰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均有體現,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人民也十分崇拜圖騰,狗就是他們所信奉的圖騰[2]。狗在江華瑤族自治縣中的地位很高,他們喜歡狗、尊重狗。不會虐待狗,更不會殺狗,只有等狗正常死亡后,他們才會將它的尸體掩埋掉。古時候,生產力十分低下,當人們出去勞作時,狗就在家中看守著家園。時間一長,人們認為狗已經與自己的生活不可分割,他們失去了狗就失去了一切,所以他們漸漸地開始崇拜狗,認為狗能夠幫助并保佑他們開展一切事務。江華瑤族人們在宗教信仰方面屬于原始宗教信仰,并不是人為的宗教信仰。他們信仰大自然,他們相信神靈就在他們的身邊,這些都充滿了江華瑤族人們的宗教特色。
有助于調節人們的心靈狀態。對人的心理狀態進行調節,促使人精神狀態的穩定是宗教的一個最主要的作用。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民間信仰也具有此種作用,它對調節瑤族人民心理情況發揮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宗教能夠調節江華瑤族人們的精神世界,對他們的思想、意識以及行為起到正確規范作用,讓人的心靈更加祥和,心理狀況更加平衡。在江華瑤族人們的心中,他們所信奉的神無堅不摧、力量強大,能夠有效地保護他們的生活[3]。江華瑤族人們通過信仰宗教,會掃除那些隱藏在心靈中的陰暗面,在使內心感到愉悅的同時,促使內心充滿力量感。人應該服從神靈的教導并具有耐心,不過于追求物質、促使精神得到滿足是江華瑤族人們民間宗教信仰的主要要求。江華瑤族人們在進行民間宗教信仰時,能夠極大地調節心靈狀態,最大程度地消除負面的心理,促使人們強化心理承受能力、找到精神支柱。
有助于人與人和諧共處。江華瑤族自治縣民風淳樸,并不像大城市那般人際關系比較緊張,這與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密不可分。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內容宣傳:人無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要想獲得神明的庇佑,務必做到和諧共處。在日常生活中,也融入了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宗教儀式。但是他們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并不局限于以一個家庭為單位,通常會聯合幾個家庭一起舉行儀式。只有多個家庭通力合作,才能夠促使儀式的完美結束。他們的宗教中還常常勸誡與開導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會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們這樣做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引領他們只有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對自身的發展才更加有益。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信仰的神明也帶有強烈的和諧相處意味。例如樹神,他們認為樹是群體出現的,森林是由眾多的樹木組成,只有一棵樹是沒有辦法成氣候的,只有越來越多的樹聚在一起,才能夠產生無堅不摧的神明的力量。所以,他們所崇拜的樹神是一個集體,而不是單獨的某一棵樹。江華瑤族人民的信仰中認為,每個神所承擔的任務各不相同且獨具特色。但不管是山神還是土地神,抑或是樹神,都會與其他的神進行和睦共處。如果這些神明之間存在矛盾,那他們就不配稱為神明。在江華瑤族人民的心中,神明具有極大的包容性、慈悲性。能夠諒解別人的辛苦,也能夠在必要時候犧牲自己保護其他人。所以,為得到神明的庇佑,他們會去學習神明、模仿神明,以期與神明之間的距離更短[4]。但江華瑤族自治縣人們知道自己并沒有神明的力量,他們只能去學習神明的那些美好的品質。去包容別人,不與任何人產生爭執,不會對任何人惡語相向,能夠友善地與人和諧共處。江華瑤族人們在追求自身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時,還要求自己能夠與他人和諧共處,想要每個人都能夠生活得更加安定。在他們的民族信仰中,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民間信仰讓自己的心態平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安定,和諧,且具有幸福感。他們還認為,當自己出現困難時,他們的信仰還能夠幫助他們對目前所面臨的情況進行改善,并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獲取未來生活的希望,最終走向幸福。
有助于社會穩定。江華瑤族自治區瑤族人們所信仰的宗教,還要求做人應該至誠至善,要樂于助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并且告訴他們,只有多做善事才能夠獲得神明的保護,在現世生活得更加幸福,死后也能夠去往幸福的世界里。所以,行善施助也是江華瑤族信仰中的一大特色。布施是江華瑤族自治縣中經常可以看到的行為,他們會施舍給單獨的某個人,或者是某個家庭。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會上的貧富差距與強弱之間存在的問題,能夠幫助社會的安穩發展。但是,雖然他們主張布施,但又強調不可以隨便布施,也不能夠隨便接受別人的布施。從本質意識上來說,這是反對不勞而獲,主張人們勞動致富。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勞動是件十分光榮的事情,不勞而獲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會受到人們的鄙夷。至于那些專門從事宗教的人們,也不應該只接受人們的供奉而不勞動,這樣的做法也會受到人們的排斥。此外,隨便向別人乞討也是不道德的,更有損人格尊嚴。人們在社會上的行為規范受到道德與法律的保護,而宗教能夠為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人們創設出一個強大的心理指令。人們會將道德視作神明所傳授給他們的命令,并甘愿去遵守道德[5]。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對人們的生活和道德方面都具有明確的規定,例如人們應該常做善事,不可作惡,應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等。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人們的生活中,這些宗教的教義已經滲入到方方面面中。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的宗教對他們的道德進行約束,這也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為社會穩定的一種方式,宗教信仰中具有的正確的行為規范與價值觀導向作用,能夠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人們所信仰的宗教,能夠為社會構建一個正確的秩序。信徒通過信仰宗教來約束自身的行為意識,而在他們的信仰中,對做錯事的人們也有一套讓他們能夠改過自新的流程。江華瑤族自治縣之所以民風淳樸,與他們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綜上所述,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民間信仰是一種世俗信仰,更是一種民間自發的行為活動。群眾基礎寬廣,地域性強,富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瑤族民間信仰并沒有嚴密的組織系統,但早已扎根于瑤族人民的心中,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瑤族人民的生活中,充分發揮其獨特的社會功能,又與其民族心理、民族感情、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方面充分融合。對瑤族民間信仰的研究,應以認真負責和尊重的態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對民間信仰中存在的精華和糟粕進行客觀鑒別,最終促使民間信仰能夠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