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媒體報道,某日,40歲的朱女士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失去意識,送醫檢查被確診為急性胰腺炎,血糖已經超出儀器能檢測的范圍,最終也沒能搶救過來。據了解,朱女士每天喝兩到三瓶紅酒,不吃主食只吃水果。
專家簡介
韓梅,遼寧省金秋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醫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遼寧省糖尿病學會委員、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及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
高血糖與胰腺炎密切相關
“朱女士屬于連續的高糖飲料攝入,造成高血糖高滲狀態,并發膽道感染,引起重癥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遼寧金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韓梅介紹,血糖高,未必能直接導致胰腺炎,但如果血糖或者血壓一直比較高,多數是有高血脂,臨床上將這一組綜合征稱之為代謝綜合癥,高血脂是導致胰腺炎的一重大因素。
喝酒和胰腺炎發病存在一定關系。長期酗酒會刺激十二指腸黏膜,使乳頭發生水腫,妨礙胰液排出。急性胰腺炎時,由于胰酶在胰腺組織內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導致胰腺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腫、出血、壞死。這些病理改變必然影響到散布在胰腺中的胰島α細胞、β細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和胰島素分泌減少,引起血糖升高。但是,并非所有胰腺炎都會引起血糖升高,約有8%~35%的病人出現血糖升高。
“喝酒降糖”是個偽命題
一些糖友在飲用葡萄酒后測量了血糖,發現餐后血糖低于以前。因此,這部分糖友相信飲酒可以降低血糖。那么,喝酒真的可以降低血糖嗎?韓梅表示,喝酒并不能真的降低血糖,而是會造成血糖波動,因為飲酒后人體的血糖往往先低后高。
飲酒后血糖降低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飲酒后3~4小時,由于酒精刺激胰島素分泌加快,導致血糖降低;二是空腹狀態飲酒且酒后沒有進食,體內儲存的肝糖原用完就會出現低血糖。另一方面,由于酒本身的熱量很高,每克酒精能產7千卡熱量,相當于增加了主食量。酒精本身又會降低某些降糖藥的效果,從而導致患者血糖的上升。因此對于糖友而言,依靠“喝酒降糖”是個偽命題,千萬不可嘗試,否則血糖會忽高忽低。當血糖反復發生異常波動時,容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導致治療過程中頻繁發生低血糖并出現各種慢性并發癥。
產生胰島抵抗也會“升糖”
血糖升高確實會帶來負面影響,而很多人陷入了誤區,認為想要控制好血糖就只能減少食物攝入量,因此平時采取了不吃早餐、不吃晚餐或干脆就不吃主食的方式來控制血糖。韓梅表示,三餐不規律飲食,營養物質沒能及時提供,也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部分人還會有胰島抵抗作用,血糖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韓梅說。
韓梅最后介紹說,“升糖”的誤區還有很多。比如有些人認為含糖低的食物可以隨便吃,但實際上是任何食物都要適量,同時還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谷物、豆類、奶類、肉類、蔬菜、水果都要吃,每大類里也要多樣化,但在同類食物中可盡量選擇血糖負荷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