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靜
在全球環境污染日趨惡化以及企業生產發展的高能耗背景下,我國將綠色經濟發展納入宏觀的經濟管理,低碳經濟已經在國內廣泛推行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企業作為低碳經濟發展體系中重要的戰略組成部分,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碳排放量是我國企業當下亟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低碳經濟既是全球各國在新時期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貫徹落實的經濟發展政策,構建以低碳經濟為核心,國家、政府、企業組成部分的戰略體系,致力于節能降耗,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就我國現階段發展情況而言,工業企業的碳排放量是我國總體碳排放量中的主體,不僅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在此背景下,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降低碳排放量、減少能耗順應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趨勢。例如,LX企業領導層人員深刻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落實國家“碳中和”戰略目標,在業務增長的同時,向低碳經濟發展轉型,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量。
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就需要對當前的實際性發展需要進行必要的考慮,又要對未來的預期性發展進行考慮,值得企業注意的是不能夠以犧牲后期利益為代價換取眼前短期的利益。在該理念的引導下,企業要統籌考慮當下利益與預期利益的關系,在低碳背景下堅持可持續發展,可以減少目前生產活動的資源浪費,推動生產技術水平進步,從而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碳中和”與“碳達峰”的目標提出并開始貫徹執行之后,在我國未來的生態環境會逐漸好轉的同時也會為市場中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現階段我國的能源結構依舊以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為主,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占比不多,但是在國家大力支持低碳經濟發展以及全球致力于環境保護與節約資源的宏觀背景下,低碳經濟的市場前景不可否認。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會發現新的發展機遇,推動企業在未來某一階段實現轉型升級。例如,LX企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注重拓展產品的多元化與包容性,軟件和智能設備在新的經濟發展趨勢下得到了新的發展契機。
一方面,我國的能源結構占比雖然有所調整,但是變動幅度不大,結構的主體依舊是以煤炭、石油等化石類能源為主,比重高達85%,而清潔能源與新能源的使用頻率不高,覆蓋面不廣。另一方面,我國不少企業的節能降耗技術受制于外國的核心技術,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推動低碳經濟進步具有較強的限制性,導致部分企業無法全面將節能降耗技術應用于生產發展,常規能耗量依然較高。
首先,我國企業用于物流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先進性,不少企業在產品物流運輸方面的作業模式依舊保持著傳統的模式,設備老化、結構單一性極為明顯,效率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其次,企業在產品的物流配送方面,所采用的運輸工具能耗高、污染大,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消極影響。最后,企業在產品的包裝方面,部分企業在對產品進行包裝時,經常會出現與小型產品對接大型包裝紙盒的現象,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沒有使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對環境污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企業工廠內部進行的生產活動經常會出現需要對外排放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在廣義上可以劃分成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三類。如果這三類污染物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不加以處理就進行排放將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破壞,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低碳背景下,已經有很多企業認識到了污染物處理之后再排放的重要性,紛紛采用技術手段、凈化設備或者交由第三方公司進行處理來減少企業的廢棄物排放。但是依舊有部分企業既沒有掌握先進的技術,也沒有采用其他手段來對本企業的產品生產進行凈化處理再排放。
(1)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
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從能源結構改善方面入手,在生產活動中調整自然資源與清潔能源的比重。在不影響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轉而利用清潔能源來替代煤炭、石油等能源。
(2)統籌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近年來,清潔能源在我國國內得到了較為充分地進展,用來采集光能、風能、水能的設備設施得到了研發與量產,并新增了一定數量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自然資源緊缺的局面。另外,清潔能源項目逐漸滲透進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產業的統籌融合,以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資源進行生產活動,減少了碳排放量,在環境保護與節能降耗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采用新技術助推節能降耗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研發并使用新型的節能的環保技術、開發新的生產技術以及應用節能設備等手段都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節能降耗,減少碳排放量。國內企業應主動并積極研發低能耗、高質量的產品,對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產品,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與扶持。LX公司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損耗問題,安裝了低能耗的節能燈并改進了生產設備,不僅提高了設備的隔熱性能,而且在降低資源損耗的同時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1)采用低碳包裝
企業在對生產的產品進行區域物流配送時,應該提高對產品的關注度,改善原有的包裝理念,采用與產品相契合的外包裝并采用可降解或者可以循環使用的環保型包裝,促進企業物流順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趨勢。就我國各領域進行區域物流配送的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還沒有在產品包裝方面認識到可降解材料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企業應該積極主動引導員工認識綠色包裝,相關企業部門工作人員要合理選用產品的包裝材料與規格,避免因材料選用或包裝尺寸不合理而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2)使用低碳配送的方式
由于我國在產品運輸方面長期以來都會產生大量的含碳氣體,不僅加劇了溫室效應,而且對環境質量造成了嚴重地破壞。因此,企業在對產品進行物流運輸時,應該對運輸工具進行必要的考量與更換,以低能耗、低碳排放量的運輸工具來取締原有的高能耗運輸工具,從而減少企業產品配送階段的碳排放。LX公司在中央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流程中采用了電動叉車作為運輸產品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沒有采用裝貨量多、碳排放量大、能耗高的貨運車,電動叉車。第二,在以往企業產品運輸的過程中,經常采用單一化的運輸方式來完成產品的運輸,但是這種單一化的運輸方式具有極強的局限性,受制于地理、天氣等因素影響明顯。有鑒于此,企業可以對原有的運輸方式進行創新,采用多式聯運的方式來完成產品的運輸,打造水陸空一體化的物流運輸系統,打破傳統運輸方式的局限性。
在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都對企業下屬工廠明確了生產條例,規范了工作人員在生產工作中的用料行為。LX企業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明令禁止使用臭氧消耗物質,并要求將化學物質的排放視為環境事件上報,并由相關部門予以處理。LX企業在經營流程中并無直接排放大量廢氣,如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等。此外,LX企業也沒有使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或工業濕法的工序,故不存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點源。
(1)道德建設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從道德他律與道德自律兩方面來看待企業的治理行為。在道德他律方面,過去由于國家法制化建設不夠完善,為企業的道德缺失埋下了隱患。而今我國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健全與發展,多項法律法規和法律條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其他常規化行為都進行了宏觀規定,在法律層面為企業的道德行為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時刻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在企業內部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員工的合理需求。具體體現在企業對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首先,在員工招聘階段,拓展人才尋訪、社交媒體、員工推薦等多條員工招聘渠道,致力于招收優質化人才;其次,在員工薪酬方面,LX公司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形成了短期長期相統一的薪酬獎勵機制,而且薪酬與績效掛鉤,在調動了員工積極性的同時又提高了員工的薪資水平。另外,彈性的福利待遇穩定了現有的員工基數,又不斷吸引員工加入。再次,LX公司具有極強的包容性,為沒有收入來源和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深入貫徹了人道主義。最后,LX公司定期為公司員工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員工在各自崗位的執行及服務能力,推動員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2)產品設計
低碳材料的運用和材料的循環再利用。企業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應當注重材料的選擇,盡可能地選用可再生、降解和能夠循環使用的材料。在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可以在產品設計及生產過程中利用環保材料進行生產,防止具有污染性的材料以及非再生材料對環境造成消極影響。以電子產品為例,現階段在電子產品領域應用的材料較為廣泛,如金屬、陶瓷、皮革等材料在材料性能及經過工藝加工之后,常會滋生出有毒氣體,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還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LX正在延長過剩、冗余、報廢和市場召回產品的壽命,并將它們翻新,達到客戶期望的質量和可靠性水平。
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清潔能源的使用還是循環材料的利用上,都要以產品的質量保證為前提,將產品質量與環保低碳相統籌結合起來進行管理,避免出現貫徹了低碳環保,卻拉低了產品質量,導致二者的協調性失衡。LX在開發、制造、運輸、安裝、使用、售后服務和回收的每一個環節都遵循產品生命周期評估(LCA)的指導,保障現有及未來產品在符合低碳環保理念的過程中不斷改善和提升。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對于企業在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具有良好的積極影響。對于現階段阻礙企業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問題,可以從環境治理與公司治理兩個大方面來進行討論解決,并以LX公司為案例進行策略參考,以助推我國企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