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應凱 李新春)■
2022年湖南省麻陽縣財政局堅持“內外并舉、全面深化財會監督改革”工作總基調,以“找弱項、補短板、強基礎、促提高”為出發點,突出“四個方面”工作,做好“兩個動作(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謀劃監督工作新思路。
突出監督主責主業,提高監督效能。圍繞防范化解重大債務風險、污染防治、鄉村振興和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等國家財稅政策落實開展精準監督,確保國家各項財稅政策落地不打折扣。
突出財經紀律執行,維護財經秩序。繼續開展對代理記賬機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檢查,助推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升。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拓展監督成果。聘請第三方開展對預決算公開情況的抽查,馳而不息開展預算管理、預決算公開檢查和預決算公開整改核查,扎實做好“互聯網+監督”工作。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加大處罰力度。
突出內控內審工作,確保“兩個安全”。以省廳內控試點工作為契機,加強橫向縱向聯系,學習先進內控管理經驗。細化內控考核細則,進一步完善內控制度條款,調整內控內審領導小組。強化內控信息化建設,構建財政大監督格局。加強人員配置和資金保障,變“要我監督”為“我要監督”。敢于監督、依法監督,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和干部廉潔“兩個安全”。
突出監督執紀問責,強化結果運用。強化常態化監督檢查和各級巡視(巡察)、紀委監委、審計和上級財政部門線索移交核查和問題整改,扎實做好監督檢查“后半篇文章”。打通監督檢查“最后一公里”,實現監督檢查與整改工作無縫對接。及時督促被檢單位對存在的問題,逐一加以整改并舉一反三。通過抽查、回訪和“回頭看”等方式,倒逼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徹底整改。對整改“走過場”或“打折扣”的,從重處罰。性質嚴重的,將移交紀委監委處理。
(張曉春)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安順市財政局圍繞工作職能,立足解決民生問題,高度重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和各項制度的落實,有力推進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其中,為了規范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以下簡稱“銜接資金”)的使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順市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方法》,進一步加強銜接資金監督管理。
一是強化任務落實,明確責任分工。明確了市、縣財政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在資金監管和績效管理、預算申報、資金分配建議及資金和項目具體使用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將銜接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報市人民政府,經市人民政府審批同意后,市財政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在60日內下達市級銜接資金預算,在收到中央、省級銜接資金后60日內將資金分配下達。
二是強化數據錄入,嚴把數據質量。加強系統數據錄入,要求將銜接資金的到賬、下撥、安排、支出、項目庫維護、項目立項、實施等全過程運行情況及時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市、縣鄉村振興部門負責做好數據錄入工作,市、縣財政及相關業務部門積極配合,加強與鄉村振興部門的溝通對接,及時提供相關資料到鄉村振興部門進行錄入。如因業務部門未及時或未報送相關文件及資料,導致鄉村振興部門延誤或無法錄入系統,影響年度內全市銜接資金績效評價考核的,明確由市(縣)兩級業務部門承擔主要責任。
三是強化時效監管,規范撥付程序。中央、省級銜接資金實行專項調撥、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保留原“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專戶”,并更名為“銜接資金專戶”,由省財政直接將資金調撥到市和省直管縣“銜接資金專戶”;市級國庫實際收到省級調撥的財政銜接資金后,在5個工作日內將非省直管縣資金下撥至非省直管縣“銜接資金專戶”。市級銜接資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通過基本戶或“銜接資金專戶”調撥資金。
銜接資金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報賬制管理,使用或承擔銜接資金項目建設的實施單位,根據項目立項批復或實施方案批復、實施合同或協議書、項目施工進度等,提出用款計劃并附有效報賬憑據,按規定程序申請資金,資金支付給最終收款人,嚴禁違規將資金支付到實有資金賬戶。
四是強化項目管理,提升落地效果。縣區按要求加強項目庫管理,同時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支持的方式,確保資金使用績效,提升項目落地效果。
五是強化事后監管,持續監督到位。全面落實縣區及主管部門公開公示制度,銜接資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資金分配結果、鄉村兩級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情況等信息及時按照公開公示相關要求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市、縣切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讓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全過程在陽光下運行,全方位保證銜接資金使用的精準到位和有效使用。
(張 琦 吳小嶺)
預算管理一體化是推動預算管理信息化、規范化的有力舉措,是2021年財政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也是江蘇省財政廳財政重點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江蘇省東臺市財政局國庫科、信息中心對照實施方案、加強科室聯動、緊抓關鍵節點,預算管理一體化執行板塊系統部署有序、穩步推進。
一是細化實施方案。2021年8月,該局國庫科、信息中心與實施公司技術人員根據《東臺市推廣部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制定執行板塊實施主計劃,將執行板塊準備、測試、上線、運行等各階段工作逐項細化分解,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各方任務和階段性成果。
二是完善基礎數據。2021年6—9月是預算執行板塊的項目準備階段,主要任務是編制需求規格說明書、完成基礎數據準備工作。8月,按照《關于開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預算執行板塊)需求規格說明書編制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開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預算執行板塊基礎數據上報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需求規格說明書的編制和系統基礎信息、人員信息等信息的收集和上報工作。
三是加快工作節奏。預算執行板塊系統部署時間短、節奏快、任務重、壓力大。為確保2022年預算執行板塊順利上線運行,該局將工作任務向前提、工作節奏加快。2021年9月14日,專題召開預算執行板塊工作部署會議,市人民銀行、財政業務代理銀行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參會。會議上實施公司負責人對系統聯調測試工作做了說明,該局分管副局長對預算執行板塊部署實施工作提要求作部署。
四是突出工作重點。預算執行板塊能全面上線運行的關鍵是國庫集中支付各項業務能夠順利辦理,即業務流程要走得通、財政資金要出得去。在系統聯調測試過程中,該局將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測試列為重中之重。目前,財政、人行與工、農、建、農商行四家國庫集中支付業務代理行之間的直接支付、授權支付、劃款清算、資金退款等業務已經全部測試完成。
后期,該局將繼續按照《實施方案》和實施計劃,扎實推進系統部署、培訓、上線等各項工作,確保預算執行板塊2022年順利上線運行。
(吳 璐)
2021年8月以來,湖北省應城市整體推進村級債務化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已有63個村完成債務清零,其中負債10萬元以下的41個村債務全部清零,提前實現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年度工作目標。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成立以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從市政府辦公室、市紀委監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抽選精干力量組建業務指導專班、跟蹤督查專班,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應城市化解村級債務工作實施方案》。各鄉鎮成立鎮長牽頭的化債領導小組,財經所組建工作專班,各村以市扶貧工作隊、駐村干部為依托,設立化債工作隊,形成“市級指導、鄉鎮落實、村級實施”的推進機制。同時,鄉鎮設立村級化債資金專戶,封閉運行,除保運轉、保應急、保民生及上級專項資金外,村級其他收入原則上全部歸并到資金專戶,優先用于化解村級債務。
清查鎖定債務,精準化解。以村為單位,根據債務形成的時間、原因、用途、來源等內容,對全市原核定的村級賬面債務逐筆進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在債權債務清查過程中,邀請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和村民代表逐筆核對后,由村民代表大會予以審核確認,經張榜公示后上報市化債辦備案。市化債辦印發了《應城市化解村級債務具體辦法》,明確對金融機構債務分年度實施豁免、減免;對單位部門分類落實政策減免;市財政列支3000萬元,對化解個人債務按自籌資金40%實施“以獎代補”;對貧困村、經濟弱村通過應急資金500萬予以傾斜化解。
建立健全臺賬,規范有序。建立健全臺賬登記,做到不錯、不重、不漏;全面推行公示公開,做到村民認可、債權人認可。空虛債務核減、落實政策減免化解的需要提供請示報告、核減報告、會議記錄、債務明細;自籌資金化解的需要提供銀行進賬單;其他方式化解(對沖、化轉、協商分期償還)的需要提供債權人簽字認可承諾書。歸檔“一村一方案”“一債一策”資料;完善糾紛調處記錄,做到“一事一表”“一問題一調解”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