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飛
跳繩取材方便,花樣繁多,可簡可繁,且不受活動場地、氣候條件的限制,還可自行調節運動量,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尤其在冬季,跳繩既能取暖、娛樂,又可以健身、健腦,好處多多。
跳繩不僅有利于加強腿部、肩部、肘部、腕部、腰部的力量,而且還能夠提高身體的靈敏度、彈跳力、耐力和協調性。更重要的是,跳繩可以增強心臟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神經系統的協調能力,提高上下肢靈敏度。
在同樣的時間內,跳繩和慢跑所消耗的熱量、運動量大致相等。冬天跳繩,可使人呼吸加深,心率加快,從而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抗寒耐寒能力。
跳繩者需要用手握緊繩頭,可刺激手部相關的穴位,雙腳不斷地跳躍、觸地,猶如在進行腳底的穴位按摩。同時,跳繩是全身的綜合性活動,需要在大腦的指揮控制下才可以協調進行,會對腦下垂體發生有益作用,從而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活力。
跳繩雖然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但不小心也容易受傷,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項:
最好不要在凹凸不平、有砂石的場地、水泥硬板地等地面跳繩,以免損傷關節。可選擇軟硬適中的操場、木地板和泥土場地。也可以在水泥地上鋪上一塊毯子或塑膠墊進行跳繩練習,以減少落地時對關節的沖擊力。
跳繩時最好穿運動服或輕便服裝,這樣活動起來會更輕松舒適,也不容易受傷。可穿質地柔軟、底厚且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初學者宜用硬繩,待熟練后可改為軟繩。
跳繩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運動,練習前應先徒手進行伸展運動,讓足部、踝部、腿部和腕部肌肉興奮起來,逐漸進入狀態。
跳繩運動后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以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再停下來。
跳繩動作應由慢到快,由易入難。先學單人跳的各種動作,然后再學較復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的動作。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跳繩的速度:慢跳,平均每分鐘跳60~70次;快跳,平均每分鐘跳140~160次。每次跳5分鐘為一節,每天跳5~6節,每周跳6天,待適應后可逐步加量。
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這樣能夠緩解沖擊力,減少對軟組織的損傷,以及對踝骨的震動與傷害。
繩長應適中,呼吸要均勻,以手搖繩的速度控制繩子的旋轉速度,保持合適的運動量。超重者和中老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的跳繩法,同時應注意不要跳得太高。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肝臟病、腎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人不宜跳繩,過度肥胖,膝部、足部有骨關節疾病,腿腳不靈便者也不宜跳繩。